伊朗导航之困:从GPS桎梏到北斗破局!真是要被伊朗在导航系统上的“迷糊操作”气到无语了!若不是10月4日伊朗官方宣布正与中国磋商引入北斗系统以应对GPS信号干扰问题,估计不少人还以为伊朗早就用上北斗了呢,谁能想到它在这上面吃了这么多亏才幡然醒悟。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0月4日那天,在德黑兰“世界太空周”开幕式上,伊朗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对着直播镜头,一脸无奈地承认了一个残酷事实:过去整整三十年,伊朗居然把国家导航的“命根子”——导航系统,交到了美国人手里。这就好比把自家大门的钥匙交给了别人,结果人家毫不留情地把钥匙给“拧断”了。
今年6月以色列和伊朗冲突爆发,GPS信号说没就没,一下子全乱套了。波斯湾里,9万多个船位点就像喝醉了酒一样,1500多次跳错位置。有的油轮直接“爬”到了阿联酋赛马场的图标上,仿佛要去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赛马会;德黑兰市区里,导航集体“罢工”,司机们没办法,只能把纸质地图摊在方向盘上,像老古董一样看着地图找路。亚兹达尼安还说,伊朗正在和中方谈“北斗接入”,打算先在1 - 2年内把交通、农业、物联网等关键领域搬到北斗系统上,3 - 5年后再发射自己的导航卫星。
![]()
那为啥伊朗拖到今天才想起来换导航系统呢?这背后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狗血。早在2021年,中伊25年合作协议里就明确写了北斗合作的事儿,可伊朗革命卫队高层就像护着自家宝贝一样,担心“军事机密外泄”,一直把方案压在抽屉里,不让它见光。到了2024年,黎巴嫩真主党传呼机爆炸事件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公开喊话“别用苹果手机”,可看看那些高官们,人手一部iPhone,就连发这条推特的设备都是iPhone。
美方后台日志一拉,高官们在哪儿、见了谁、停留多久,全都一目了然,就像被人装了监控一样。更惨的是暗杀事件,纳坦兹核设施的运输车因为GPS轨迹被美方死死盯住,科学家们就像待宰的羔羊,被“定点清除”;伊朗自己想干扰GPS来反制,结果把民用信号也给掐断了,霍尔木兹海峡的货轮就像瞎子一样“盲开”,有一艘直接搁浅在岸边。这一连串的打击,就像一个个响亮的耳光,抽得德黑兰眼冒金星,这才终于明白把“命根子”攥在别人手里的代价有多惨重。
![]()
那接下来伊朗该怎么走呢?伊朗通信部已经拿出了一份“两步走”的施工图。第一步,在2026年底前,把全国1200万套车载导航、8万艘渔船终端、5000台精准农业拖拉机全部换成北斗双模芯片。中国厂商已经给出了报价,单台模块比GPS贵8美元,不过伊朗政府补贴5美元,用户实际也就多掏3美元,这买卖看起来也不算太亏。第二步,从2027年起发射自主导航卫星,计划先打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加上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MEO),预算18亿欧元。
伊朗央行也很给力,直接从石油换人民币账户里划出22亿欧元专用。其实,俄罗斯曾经推销过自家的“格洛纳斯”系统,可这“格洛纳斯”卫星老化严重,在中东地区的信号漂移大得离谱。伊朗试飞无人机的时候发现误差超过30米,这哪还能用啊,直接就给否掉了。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更尴尬,地面主控站里居然有北约军官值班,伊朗一看“后台共享”条款,脑袋摇得像拨浪鼓。算来算去,北斗成了唯一“不附加政治开关”的现货,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
![]()
再把目光放长远些看,北斗系统在亚太区的实测定位精度能达到0.5米,而且短报文功能还能在通信断网的时候发短信,就像给设备装了一个“紧急呼叫”按钮。伊朗革命卫队已经把北斗终端绑在“沙希德 - 136”无人机上试射,7发7中,这精准度简直绝了。伊朗汽车协会预测,到2028年伊朗新车的北斗渗透率能到70%,这还能带动中国北斗芯片出口新增1.2亿美元的订单呢。至于自研星座,伊朗航天局也承认“先把北斗当拐杖”,2030年前如果7颗国产导航星能顺利入轨,再把“拐杖”扔掉。到时候,中东将出现第二套独立于美欧的导航体系,全球导航市场格局也将从“四强”变成“五极”,这其中的变化可真是让人期待。
一句话总结就是:伊朗被GPS“断片”逼到了墙角,终于学会了“两条腿走路”——短期抱北斗的大腿,长期自己造星。至于能不能成功,就得看那18亿欧元烧完之前,他们是不是还一边偷偷用着iPhone发推特,一边喊着要独立自主啦。对于伊朗的这一系列操作,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