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突破谷歌难题!中国500 米之上建电站,用风筝年发电超 6500 小时

0
分享至

你敢信吗?中国在 500 米高空把巨型 "风筝" 送上了天,直接从云层里 "偷电"。

2024年1月7日,安徽绩溪的山谷里,一群工程师盯着天空中的"大风筝"缓缓飘着——中国首个高空风能发电项目成功并网了。



这个装机2×2.4兆瓦的"空中电站",用氦气球带着伞梯设备在300-3000米高空上下翻飞,通过缆绳就能带动地面发电机78。比起传统风机,它就像把笨重的台式电脑换成了轻薄的平板,不仅发电量翻倍,连占地面积都缩水到1/3019。

靠高空强风带动涡轮旋转,每天能发出相当于 500 户家庭使用的电量。当全球还在为地面风电的噪音和生态问题头疼时,中国已经把能源战场搬到了九霄云外,让 "天上掉馅饼" 变成了 "天上发电站"。



大风车变成 "麻烦制造者"

这些几十米高的 "大风车" 转起来确实能发电,可背后的麻烦实在不少。单台风机的噪音能达到 102 分贝,相当于站在装修的电钻旁边,就算距离 200 米,噪音还是比正常说话声大得多。



河北某风电场做过统计,每年有超过 2000 只候鸟撞上风机叶片,附近的鸟类密度比原来下降了 40%。没了鸟儿捉虫,地里的蝗虫泛滥成灾,农民不得不重新喷农药,反而增加了污染。

而且,地面风电特别 "挑地方",要么去偏远的戈壁滩,要么到沿海的滩涂地,光运输一个风机叶片就需要拆半座山修路,对生态的破坏肉眼可见。



最尴尬的是,地面风就像任性的孩子,说变就变。平原地区的风速经常忽大忽小,一年里能稳定发电的时间只有 2000-3000 小时,剩下的时间风机只能像雕塑一样杵在那儿 "喝西北风"。



相比之下,高空 500 米以上的风就靠谱多了,那儿没有建筑物和山脉阻挡,风速稳定不说,风力密度还是地面的 20-100 倍,简直是天然的 "风力发电厂"。



把天空变成 "能源粮仓"

中国科学家早就盯上了高空这块 "风水宝地"。你想象一下,在 500 米到 3000 米的高空,有一层永不停止的 "风之河流",那儿的风速常年保持在 15-25 米 / 秒,相当于地面 10 级大风的强度,而且一年能吹 6500 小时以上,几乎全天候发电。2024 年,中电工程在鄱阳湖做过测试,同样面积的高空风电装置,发电量是地面风机的 5 倍,而且不用砍一棵树、占一分田,直接在荒坡上就能开工。



这么厉害的高空发电是怎么实现的呢?其实有三种 "秘密武器",第一种叫 "系留风筝式",就像放巨型风筝,让飞行器在高空做 "8" 字飞行,通过缆绳带动地面的发电机转动,特别适合风速变化大的地方。



第二种是 "系留飞行器式",把发电机直接装在无人机大小的飞行器上,飞到高空后展开涡轮叶片,边飞边发电,电力通过缆绳传回地面,灵活又高效;第三种是 "系留浮空器式",用氦气球把发电装置送到高空,靠稳定的风力持续发电,就像在天上建了个 "浮动电站"。



别小看这些 "空中发电站",它们解决了地面风电的所有痛点。没有噪音,500 米高空的噪音传到地面就跟树叶沙沙响差不多;不伤害鸟类 ,鸟儿通常在 300 米以下活动,高空发电区域成了它们的 "安全区"。



它还特别省地方,一个高空电站的占地面积只有地面风电场的 1/50,连城市周边的小山坡都能利用起来。2025 年投产的安徽项目,直接在 3000 米高空建了个 "风电农场",发的电不仅供周边村庄使用,还并入了国家电网,真正实现了 "天空供电"。



当 "空中电站" 遇上 "飞行难题"

当然,把电站搬到天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023 年北欧有个试验项目,因为高空低温导致飞行器结冰,整个装置差点像冰块一样掉下来,好在应急降落伞及时打开,才没酿成事故。



中国的科研团队也遇到过麻烦:高空强风让缆绳频繁振动,再好的碳纤维材料也会出现裂纹,后来他们给缆绳加装了 "智能减震器",就像给绳子戴上了 "防震手环",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天上的发电机会不会撞上飞机?放心,民航飞机飞行高度在 7000 米以上,高空发电站最多到 3000 米,中间差着好几层楼的高度呢。不过对于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和无人机,中国想出了 "双重保险"。



一方面给每个发电装置装上军用级雷达,实时监测周边空域,一旦有飞行器靠近,系统会自动让装置下降高度;另一方面,缆绳上装了 "智能熔断装置",万一遇到紧急情况,缆绳会像保险丝一样自动断开,发电装置带着降落伞慢慢飘落,就像一片轻盈的羽毛。



现在,高空风电的成本还是有点高,单兆瓦造价 300 万美元,是地面风电的 2 倍。但科学家算了一笔账,随着技术成熟,5 年后成本能降到 150 万美元,而且高空风电不用频繁维护,寿命比地面风机多 5 年以上,长期来看反而更划算。



更让人兴奋的是,中国已经在研发 "移动式空中电站",未来可以用直升机把发电装置运到偏远山区、海岛,甚至是灾区,哪里需要电就搬到哪里,真正实现 "电力到顶"。



当美国还在为地面风电的生态问题打官司,欧洲还在纠结风机选址时,中国已经悄悄把能源革命的战场搬到了天空。那些在 500 米高空旋转的 "电力风筝",不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一种全新的能源哲学 —— 不再过度索取土地,而是学会向更高的天空借力。



下次当你抬头看到天上飘着的 "大气球",别以为那是科研玩具,那可能是中国正在建设的 "空中能源库"。从地面到天空,从风车到风筝,这场静悄悄的能源革命,正在重新定义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的手机充电、家里用电,都会来自头顶那片永不枯竭的 "风之海洋"。这就是中国,总能把别人眼中的 "不可能",变成触手可及的 "日常"。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智化回应封杀言论,自曝疾病缠身刚好退休,3天后关闭微博

郑智化回应封杀言论,自曝疾病缠身刚好退休,3天后关闭微博

萌神木木
2025-11-01 15:15:57
教育部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名校实验1个月0作业,结果出人意料

教育部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名校实验1个月0作业,结果出人意料

新东方
2025-10-31 11:31:27
江一燕这腰非得要露出来吗?腰上这一圈肉还挺让人出戏的

江一燕这腰非得要露出来吗?腰上这一圈肉还挺让人出戏的

TVB的四小花
2025-11-01 14:36:44
一旦开启武统,大陆和台湾谁先垮?柯文哲:大陆恐怕撑不过两周。

一旦开启武统,大陆和台湾谁先垮?柯文哲:大陆恐怕撑不过两周。

明月文史
2025-10-10 12:23:09
没想到这么快,几个小时就举了白旗,弹尽粮绝,不投降就没命了!

没想到这么快,几个小时就举了白旗,弹尽粮绝,不投降就没命了!

科普100克克
2025-10-05 15:24:42
编剧秦雯被曝袭警被抓后找人捞出,是否属实应有蓝底白字通报

编剧秦雯被曝袭警被抓后找人捞出,是否属实应有蓝底白字通报

极目新闻
2025-10-31 21:01:03
沉冤得雪!男子遭婚内强奸诬陷关285天获国赔,女方哭悔要吃牢饭

沉冤得雪!男子遭婚内强奸诬陷关285天获国赔,女方哭悔要吃牢饭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2 02:32:16
黄仁勋儿子罕见谈在公司与父亲关系:他就是老板!亚裔父母的孩子都会受到父母的压力,没有压力不可能!

黄仁勋儿子罕见谈在公司与父亲关系:他就是老板!亚裔父母的孩子都会受到父母的压力,没有压力不可能!

大白聊IT
2025-11-02 00:03:05
3:2!中国女排开门红,副攻新星8拦,接应是软肋,U系列边攻差

3:2!中国女排开门红,副攻新星8拦,接应是软肋,U系列边攻差

跑者排球视角
2025-11-01 23:56:11
90天倒闭230家,多地关店老板跑路,毛利高达60%的生意也扛不住了

90天倒闭230家,多地关店老板跑路,毛利高达60%的生意也扛不住了

泠泠说史
2025-10-24 15:44:20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1 23:02:23
大妈在深圳当保姆10年,被冤枉偷手镯,回家打开行李箱后愣住了

大妈在深圳当保姆10年,被冤枉偷手镯,回家打开行李箱后愣住了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0-17 17:06:25
自带BGM的“前最帅央视主持人”亚宁复出,一晚涨粉3万

自带BGM的“前最帅央视主持人”亚宁复出,一晚涨粉3万

潇湘晨报
2025-11-01 11:05:15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刘建国被爆把单位成果给儿子报奖,论文“套娃”发表?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刘建国被爆把单位成果给儿子报奖,论文“套娃”发表?

学术星球
2025-10-30 21:04:07
细思极恐!澳洲杨兰兰撞残人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到底去了哪里

细思极恐!澳洲杨兰兰撞残人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到底去了哪里

一盅情怀
2025-10-27 17:26:27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她66岁担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丈夫中将,两个儿子也是中将

她66岁担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丈夫中将,两个儿子也是中将

牛锅巴小钒
2025-11-01 14:07:19
俄外交部:如果俄罗斯资产被没收,俄方将做出极为沉痛的回应

俄外交部:如果俄罗斯资产被没收,俄方将做出极为沉痛的回应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01 16:08:08
【解局】中美防长会谈释放的几个信号,专家这样解读

【解局】中美防长会谈释放的几个信号,专家这样解读

环球网资讯
2025-10-31 17:19:08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卷史
2025-11-01 16:30:36
2025-11-02 04:36:49
Hi科普啦 incentive-icons
Hi科普啦
传播有益的生活知识及科学文化
2454文章数 344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亲子
艺术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亲子要闻

子宫写真火遍法国!不去医院就可看性别,还能给胎儿“打印”一张脸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军事要闻

卡塔尔:加沙可能陷入“无战无和”局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