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家再预测房价走势:一线止跌,三四线"躺平",两个建议得当回事

0
分享至



“买房送车位、送装修、再送一年物业费”。

这种朋友圈刷屏的促销信息,你肯定见过。

看着是挺诱人的,但说实话,很多人心里都在打鼓:现在入手到底是抄底还是接盘?万一买完就套牢咋整?

就在大家纠结的时候,8月份的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

根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70城房价指数,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从上月的6个增加到9个——上海涨了0.4%,北京、深圳的跌幅明显收窄。

更直观的是成交量:上海“沪六条”出台当周,新房成交面积环比暴涨35.25%。北京五环外刚松绑限购,周末成交量直接比之前多了20%-30%。



有意思的是,这边一线城市在回暖,那边三四线城市依然在“躺平”。

惠州15万一套的海景房没人要,鹤岗的房子几万块都卖不出去……

同样是房子,怎么就活成了两个世界?

1.一线在“托底”,三四线在“消化”

全国商品房库存6.8亿平米,70%堆在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的去化周期动辄18个月起步,有些甚至要两三年才能卖完。

但北上广深的核心区域,6到9个月就消化干净了。

更关键的是人口流向。

一线城市有就业机会、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人自然往那儿跑。限购一松绑,改善型需求和新流入人口的购房需求立马释放出来——你看北京五环外,放开限购后业内预计全年成交能破10万套/季度。

反观三四线城市,产业基础本来就薄弱,年轻人拼命往外跑。

那些靠煤矿、钢铁起家的资源型城市更惨:资源枯竭了,经济没了支柱,人口外流越来越严重,房子盖得再多也没人买。

有些地方的房价已经“腰斩”了——不是夸张,是真的从1万多跌到五六千。

一线城市还在“托底”稳楼市,三四线城市已经全面放开限购,几乎是躺平状态了。



2.核心区“谨慎调控”,小城市“全面松绑”

你可能注意到了,北京五环外才刚刚松绑限购——五环内还没动静呢。

这说明一线城市的政策导向很明确:稳字当头,不能让房价大起大落。

但你看看那些三四线城市,早就把限购政策扔一边了,甚至开始花式促销:送车位、送装修、补贴契税,能用的招都用上了。

问题是,这些招数管用吗?

从目前的情况看,效果有限。

因为根本矛盾不在政策上——三四线城市缺的是人口流入和产业支撑。你把房价降到再低,没工作机会也留不住人啊。

而一线城市不一样:只要稍微松松口子,需求立马就冒出来了。毕竟人在那儿摆着呢。

刚需自住的、改善置换的、新流入人口的需求一直都在,只是被压抑着。

所以专家预测接下来的趋势是:“北上广深先行企稳,强二线要再熬1-2年。”

这话听起来挺客观的,至少符合目前的市场表现。

3.给普通人的两个建议:别再幻想全国房价普涨

面对越来越明显的城市分化,咱们普通人买房真得长点心。



第一个建议:按城市等级做决策。

如果你在一线或者强二线城市,是刚需自住的话,现在可以考虑出手了。

但记住几点:尽量买现房(期房风险太大),月供别超过收入的30%(不然生活质量会受影响),买完房以后手里至少还要留足两年月供的钱(以防万一)。

选择标准也很简单:核心区+地铁沿线。

这种房子抗风险能力强,就算短期内房价有波动,长期来看也不会太离谱。

如果你在三四线城市,手里还有多套老破小或者位置偏的房子,建议趁早优化一下资产结构。

说句不好听的:有些房子留着以后可能更难出手,及时止损也许是明智选择。

第二个建议:对房子的心态要转变——从“投资”回到“居住”。

以前买房都想着“买入即赚”“持续升值”,但未来这种情况很难再出现了。

核心资产还能抗通胀——比如北上深的学区房、内环次新房,这些确实还有保值增值空间。

但普通住宅就是消费品了,跟买车一样,满足生活需要就好。

说到底,未来的楼市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整体普涨了。

一线城市和强二线会率先企稳回暖,三四线城市还得继续熬一段时间。

如果你是刚需自住的,别纠结了——选对城市、选对位置、控制好预算,现在入手问题不大。

但如果你还想着炒房发财,那真得醒醒了。

毕竟时代变了,房住不炒才是主旋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你们以为恒大的2.4万亿窟窿是许家印一个人挖的吗?

你们以为恒大的2.4万亿窟窿是许家印一个人挖的吗?

维纳斯的眼泪
2025-11-04 22:47:34
演艺界中短发大姐姐 女神 翼舞/つばさ 舞

演艺界中短发大姐姐 女神 翼舞/つばさ 舞

素然追光
2025-11-05 01:15:03
美联储重磅发声!降息,大消息!黄金,突变!

美联储重磅发声!降息,大消息!黄金,突变!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4 07:58:04
张靓颖也老了,演出服还是那么大胆

张靓颖也老了,演出服还是那么大胆

可乐谈情感
2025-11-04 07:32:24
“1欧元买18架F-16战机”,罗马尼亚与荷兰以“象征性价格”签署购机合同

“1欧元买18架F-16战机”,罗马尼亚与荷兰以“象征性价格”签署购机合同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18:11:44
港圈大佬开撕王家卫!能有今天全靠1人,丑闻被扒,牵连多位女星

港圈大佬开撕王家卫!能有今天全靠1人,丑闻被扒,牵连多位女星

阿纂看事
2025-11-04 16:54:14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阿纂看事
2025-10-23 09:38:57
出色,湖人队布朗尼·詹姆斯用实力回击质疑者

出色,湖人队布朗尼·詹姆斯用实力回击质疑者

好火子
2025-11-05 02:28:04
纽约市长选举爆冷!20个百分点优势蒸发,反对党集体“隐身”?

纽约市长选举爆冷!20个百分点优势蒸发,反对党集体“隐身”?

杜鱂手工制作
2025-11-03 18:00:27
曼联再见!5000万“废柴”转投AC米兰!7000万顶级“节拍器”来投

曼联再见!5000万“废柴”转投AC米兰!7000万顶级“节拍器”来投

头狼追球
2025-11-04 08:32:20
中央通报后,湖南省政府表态

中央通报后,湖南省政府表态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4 19:51:49
争议!孩子拿篮球砸人!父亲冲入场内暴力推人,引爆家长群殴飞踹

争议!孩子拿篮球砸人!父亲冲入场内暴力推人,引爆家长群殴飞踹

念洲
2025-11-03 19:34:47
11月4日俄乌:俄罗斯领导人的新命令

11月4日俄乌:俄罗斯领导人的新命令

山河路口
2025-11-04 17:53:06
月薪0-1000元?江油二医院就“护理岗招聘信息出错”致歉:系审核不严所致

月薪0-1000元?江油二医院就“护理岗招聘信息出错”致歉:系审核不严所致

界面新闻
2025-11-04 19:20:16
跟一位日本比亚迪车主聊了聊,才明白我们对「出海」有多天真

跟一位日本比亚迪车主聊了聊,才明白我们对「出海」有多天真

极客公园
2025-11-04 12:54:39
60亿日本动画内地定档,评分8.8,中国观众将助其超越《哪吒2》

60亿日本动画内地定档,评分8.8,中国观众将助其超越《哪吒2》

影视高原说
2025-11-03 18:56:47
确认了!浙江新增一座机场

确认了!浙江新增一座机场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4 22:32:16
江苏一地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被查

江苏一地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04 19:15:05
上海交大解剖376名糖尿病死者,惊讶发现患糖尿病的人,有7大特点

上海交大解剖376名糖尿病死者,惊讶发现患糖尿病的人,有7大特点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03 12:32:42
一旦房地产救不起来,明年中国楼市或有5大难题?

一旦房地产救不起来,明年中国楼市或有5大难题?

诗词中国
2025-11-04 19:06:59
2025-11-05 02:59:00
财经保探长 incentive-icons
财经保探长
用有趣诠释专业,用专业诠释财经!欢迎关注财经保探长~
874文章数 70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卷首语 | 拒绝和解的勇气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教育要闻

初二英语掉分背后,是思维升级的阵痛

数码要闻

苹果为Apple One品牌推出全新切片LOGO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