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写张无忌,总说他优柔寡断,可我觉得,他不是优柔,是太贪暖。光明顶上那碗喂到嘴边的茶,他明明知道烫,还是忍不住喝了。递茶的人,叫周芷若。
让我们回到汉水河畔。那个船家女摇橹,重伤的少年喝着她喂的鱼汤。这时节的周芷若,清澈得像汉江的水,连心疼都是透明的。她大概不知道,这一碗鱼汤,要用一生的眼泪来还。
张无忌这辈子,最怕亏欠别人。他记得每一个对他好的人,却分不清感激和爱情。在光明顶被六大派围攻时,周芷若刺向他的那一剑,与其说是狠心,不如说是试探——她想看看这个记住所有恩情的男人,会不会也记住疼痛。
可惜她错了。张无忌的九阳神功连玄冥神掌的寒毒都能化解,何况区区一剑穿胸的痛?他后来总是说“芷若待我很好”,这话听着温柔,实则残忍——他记得她的好,却始终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变坏。
婚礼上的那场变故,是金庸写得最诛心的篇章。周芷若撕破喜服时,指甲掐进掌心的痛,远不及看见张无忌追赵敏而去时的万分之一。当年读到这里,忽然明白:有些转身,比任何武功招式都更具杀伤力。
其实周芷若的悲剧在于,她太懂得怎么对别人好,却不知道该怎么对自己好。在峨眉金顶,她把掌门指环攥得发烫,就像攥着早已冷却的旧梦。最讽刺的是,当她终于练成九阴白骨爪,成了武林闻风丧胆的灭绝师太继承人,却再也找不回汉水河边那个会脸红的自己。
张无忌后来不是没有回头。他在海外孤岛想起周芷若的次数,可能比他自己承认的要多。但破镜重圆终究是童话,更多时候,重拾旧梦不过是把碎瓷片又扎进心里一回。
万安寺塔下,周芷若那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比任何海誓山盟都惊心动魄。这话里藏着多少不甘——我宁愿你记得我的愧疚,也不要你忘记我的爱情。
很多年后,当张无忌为赵敏画眉时,可会突然想起,曾经有个姑娘,在濠州客栈里为他彻夜守着一盏茶?茶凉了又续,续了又凉,就像他们之间永远错位的真心。
周芷若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里最伤人的,从来不是决绝的“我不爱你”,而是犹豫的“也许爱你”。她像一面照妖镜,照见每个在情爱里患得患失的灵魂——我们嘲笑她走火入魔,可谁心里没有个求而不得的张无忌?
如今重读《倚天》,忽然发现金庸最狠的一笔,是让周芷若最后青灯古佛。这哪里是惩罚,分明是慈悲——既然红尘这杯酒又苦又涩,不如早早换成清茶。虽然,那茶永远喝不出汉水河畔的滋味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