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在土耳其的一番表态引起了不少关注。
![]()
他抛出了几条所谓的“停火条件”,看起来像是在释放善意,但细看之下,却是带着明显的挑选对象意味,俄罗斯愿意就乌克兰问题和美国谈,但对中国却没有表现出类似的主动。
这就让人不禁想问,俄罗斯在战场上越来越被动的情况下,为啥宁可向美国示好,也不主动找中国帮忙?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考量?
从2022年2月开打以来,这场战争已经拖了三年多,一开始,俄罗斯声势浩大,兵分几路,目标是快速拿下基辅,逼乌克兰政府投降。
![]()
但显然,现实远比计划复杂得多,乌克兰不仅没被吓倒,还得到美国、欧洲多个国家的大量援助,包括先进武器、情报支持、财政援助等,战局迅速僵持下来。
俄罗斯一开始确实打得很猛,坦克、导弹、空军轮番上阵,乌克兰多个城市遭到重创,但乌克兰并没有崩盘,反倒在西方的支援下逐渐稳住了防线。
特别是乌军在赫尔松、哈尔科夫方向的反攻,一度让俄罗斯损失不小,到现在,战线基本稳定在乌东和南部地区,谁也吃不下谁,变成了一场典型的消耗战。
![]()
这种局面对俄罗斯来说并不轻松,军费开支巨大,不断消耗国家财政,西方制裁也在持续,虽然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勉强稳定了收入,但国内经济压力依然很大,再加上兵员紧缺、战损增加、社会情绪变化,俄罗斯内部确实在承受不小的压力。
所以就在最近,俄罗斯方面提出了一套“有条件停火”的方案。从外表看,这些条件依然强硬,乌克兰必须放弃加入北约、承认俄罗斯对部分乌东地区的控制,并进行“非军事化”。
但相信大家也都能看出来,这些条件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退让,因为俄罗斯已经不再要求乌克兰全面投降,也不再坚持推翻乌克兰现政府,只是希望保住目前手上的地盘,并阻止乌克兰继续靠近西方。
![]()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俄罗斯在谈判对象上明显倾向于美国,而不是中国,按理说,中俄关系一直被称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下也有很多互动。
但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却始终没有公开呼吁中国出面斡旋或提供关键支持,而是不断释放信号给美国,希望通过谈判缓和局势。
这其实和俄罗斯的外交传统、国家定位有很大关系,从历史上看,俄罗斯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虽然地理上横跨欧亚,但在文化、政治、外交层面,它更倾向于向西看。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多次尝试融入欧洲体系,但屡屡碰壁,特别是在北约东扩的问题上,双方矛盾不断激化。
所以俄罗斯对西方其实是又恨又爱,它对西方的不信任是根深蒂固的,但同时,他们又始终希望能和西方保持某种合作或对话的通道。
![]()
当战争陷入僵局时,俄罗斯自然还是优先考虑和西方谈判,尤其是美国,毕竟,美国是北约的带头人,也是对乌克兰援助最多的国家,如果能通过和美国谈成某种安排,不仅能缓解战争压力,还能在国际舞台上保全面子。
相比之下,俄罗斯对中国的态度就复杂得多,俄罗斯需要中国在经济、能源、外交上的支持,不过也不愿意被视为依赖中国的“小老弟”。
![]()
特别是在远东和中亚地区,俄罗斯一直高度警惕中国影响力的扩大,而在一些俄方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眼中,过度依赖中国可能会让俄罗斯失去战略自主。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中国一直坚持中立立场,强调和平解决问题,不赞成任何国家通过战争改变边界,这种立场虽然稳健,但也意味着中国不会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背书,所以从俄罗斯的角度看,向中国求助未必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暴露出自己在战场上的被动。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当前的战略目标其实并不是彻底结束战争,而是“冻结战局”,也就是维持当前的控制区不变,然后通过谈判让这种现状被国际社会默认。
![]()
这种操作其实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也用过,当时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遭到西方制裁,但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国家对这个事实逐渐“适应”了,虽然口头上不承认,但实际操作中已经接受了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
这一次,俄罗斯似乎也想复制这个套路,通过制造谈判氛围、释放停火信号,让国际社会对乌东局势“冷处理”,慢慢转移注意力,所以它现在更倾向于和美国打交道,试图制造一种“我们愿意谈,是你们不愿意谈”的印象。
但对中国来说,这种局势似乎对咱更有利,中国始终强调和平发展,不参与战争,也没有被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中,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既没有站队,也没有被拖下水,反而稳住了自身的节奏,还在能源、贸易等方面从中获得了不少合作空间。
![]()
所以说,俄罗斯现在的“宁可向美妥协,也不找中国”的做法,其实是它当前处境下的权宜之计,它既不想彻底倒向东方,也不想完全失去和西方的谈判机会,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虽然看起来尴尬,但对俄罗斯来说,是保住大国地位的一种方式。
未来这场战争怎么收场还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俄罗斯已经不再追求全面胜利,而是试图以谈判换取缓和,而谁能在这场博弈中保持稳定、把握节奏,很可能才是最后的赢家。
![]()
从目前各种迹象来看,俄罗斯抛出的停火条件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它还会继续在战场上寻求筹码,在外交上寻找突破,在内部维持稳定。
而中国的角色,依旧是保持冷静、坚持原则,不急于介入、不轻易表态,这种策略,反而让中国在变局中始终处于不被动的位置。
![]()
而正是这种旁观中保持主动,不参与却不缺席的态度,或许才是最适合当前国际局势的做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