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个账号,将陆续更新神帖哦↓↓↓
女子获刑后4年3次卡点怀孕
逃避收监?法院回应
因虚开发票罪、职务侵占罪,江苏镇江女子孙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但同案人家属却发现,自立案至今孙某4年3次怀孕生子,至今未被收监。9月下旬,上游新闻记者从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目前法院正在依法办理该案。
![]()
润州区人民法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女子刑事立案后多次怀孕生子
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判决书显示,出生于1987年的孙某曾是当地一家公司财务经理。2021年9月3日,孙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主动投案,同年10月1日被取保候审;2023年2月24日,孙某因犯虚开发票罪、犯职务侵占罪,被润州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十万元;2024年5月28日,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维持原判的二审判决。同案人朱某也因虚开发票罪、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朱某被收监后,朱某的家属却发现孙某被立案后一直因怀孕未被收监。
朱某家属龚女士告诉上游新闻记者,2021年时,孙某以“怀孕”理由取保候审,2022年第一次开庭庭审时,孙某显怀非常明显。“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不计入刑期。所以孙某在不考虑减刑的情况下,服刑时间应该是2023年2月4日到2026年8月3日。但实际上孙某一直未被收监,我们每次向法院询问情况,均被告知孙某又怀孕了。”
今年9月24日下午,润州区人民法院针对此事向龚女士进行释法工作后,上游新闻记者通过多渠道核实到,在被立案前,孙某已育有一子。
2021年9月案发时,孙某因怀孕被取保候审,2021年12月6日孙某生产,哺乳期到2022年12月5日结束。因当时案件仍在审理期间,司法机关并未对孙某变更强制措施;
2023年1月,司法机关发现孙某再次怀孕,2023年2月24日一审宣判,2023年10月5日孙某再次生产,哺乳期至2024年10月4日;
距离其哺乳期结束还剩一周左右时的2024年9月27日,孙某第三次以查出怀孕为由,申请监外执行,此时二审判决已生效。
润州区人民法院向医院核实,并找到孙某的负责医生做了笔录后,确认孙某怀孕并准许监外执行。2025年5月27日,孙某生下被立案后的第三个孩子,出生证明上父亲空白,随母姓。
“孙某于2021年5月离婚,处于离异状态下,却连续在即将收监时‘卡点’怀孕,立案至今4年生产3次。如果这次哺乳期结束后,孙某再次怀孕,就可以抵扣全部刑期。有理由怀疑她是在通过怀孕恶意逃避收监。”
记者通过查询法律条文了解到,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65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孕妇,因怀孕或哺乳婴儿可暂予监外执行,执行期间计入刑期。
龚女士说,对于她提出的质疑,9月24日,主审法官告诉她,怀孕方式、孩子生父信息属于对方隐私,目前法律规定只要处于怀孕或哺乳期就不能收监,孙某的情况法院已依法审查。
![]()
孙某数罪并罚被判刑。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针对该情况,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回应上游新闻记者时表示,接到龚女士反映的情况后,法院高度重视,并调取了孙某监外执行的相关信息,暂未发现有违规未收监的情况。但对于孙某持续怀孕的情况也会密切关注,依法处理。
多名律师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针对上述信息,可以怀疑孙某存在恶意怀孕的情况。在司法实践里,恶意怀孕指的是被告人主观上以逃避刑罚为目的,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利用怀孕来获取暂予监外执行机会,比如连续“卡点”怀孕,在哺乳期届满前故意再次怀孕以申请监外执行;被暂予监外执行后再次犯罪,然后利用取保候审期间怀孕;不顾自身抚养能力,生育多名子女;还有非婚生育多名子女等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
面对这种情况,司法机关会根据相关法律条文来处理。《刑事诉讼法》第265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这里的“可以”赋予了司法机关一定的裁量权。若认定被告人存在恶意怀孕的情况,司法机关可以决定不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网友评论
又不是拖得过去的,一年生一个,看你能拖几年?
主要是抵刑期,怀孕期间本身不能直接抵刑期,但怀孕妇女符合条件可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计入刑期。这个孙某的有期徒刑是3年6个月,再生一个,刑期就抵扣完了。
那也得坏得上才行,这掐点没那么好掐的。
要怀得上呀, 我身边好多一胎都难怀。
钻空子了,但是只能说操作比较骚。
太恶劣了,恶意怀孕,必须收监!
女子朋友圈发布死讯,男友赶去葬礼后报警了
近日,新疆昭苏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以恋爱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被告人拉某冒充未婚女性,编造生病、怀孕等谎言骗取他人钱财11万余元,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
2020年12月,拉某与努某经人介绍相识,两人经常微信联系,拉某隐瞒个人婚姻状况与努某交往并与其确立异地情侣关系。
2020年12月3日至2024年5月27日,拉某编造生病、怀孕检查、住院分娩等谎言,共骗努某112458.53元,骗取的钱财用于个人生活开销。
2024年6月,拉某担心谎言被发现,遂制造自己死亡的假象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死讯。努某得知后携家人前往拉某家中参加其葬礼,结果发现拉某还活着,已婚并育有2个孩子,努某当即报警。
6月20日,昭苏县人民检察院以拉某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巨额财产,构成诈骗罪向昭苏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昭苏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认为,被告人拉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112458.53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近日,昭苏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拉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被告人拉某退赔被害人努某经济损失112458.53元。
目前,该案判决已生效。
(来源:据法治日报 视频:南都官微)
网友评论
判的轻了点。
一个谎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圆。
快5年了一次面都没见过,能被骗走11万元也是神奇。
拉某与努某经人介绍相识,这个介绍人也挺奇葩。
就是说这女的不在朋友圈发死讯,这个谎言一时半会还很难被拆穿。
诺奖得主来自巴勒斯坦难民家庭,儿时和8个兄弟姐妹住同一房间
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北川进、英国科学家理查德·罗布森、出生于约旦的科学家奥马尔·M·亚吉,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开发”方面作出的贡献。
评委会认为,获奖者开发了一种新型分子结构。他们创造的结构——金属有机框架,包含大空腔,分子可以在其中流入和流出。研究人员用它们从沙漠空气中收集水,从水中提取污染物,捕获二氧化碳并储存氢气。
奥马尔·M·亚吉的经历则非常传奇,1965年出生于约旦安曼一个来自巴勒斯坦的难民家庭,亚吉小时候和家里8个兄弟姐妹一起住在一个房间里,房间的另一半还得让给牲畜使用,而且没有公共设施、流动水和电。
亚吉15岁时,在父亲的鼓励下移居美国。不懂英语的他凭借艰苦努力,20岁就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35岁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化学科研领域一路精进,获得众多奖项。
亚吉目前是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高学术头衔的大学教授,也是现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21年,沙特阿拉伯国王颁布皇家法令,授予亚吉沙特公民身份。
亚吉儿时,市政供水通常每隔一周或两周才来一次,每次仅持续6小时,期间必须将家中储水罐注满,他小时候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在供水时尽量多地为家里储备更多的生活用水。如今,当他发现了可以用于收集水的有机框架材料,以及从空气(特别是沙漠空气)中收集水的可行性时,他倍感兴奋。他清晰预见这项技术有望解决当今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之一。(来源:红星新闻)
网友评论
奥马尔.M.亚吉的发现有益于民众,可解决某些无水地区的社会问题。愿早日实现!
诺贝尔奖得主的贡献,对人类的生存有巨大贡献。
今天被犹太人虐杀的加沙儿童里,有多少是本有机会成为科学家的呢? 15岁咋移居美国的 这也太神奇了感觉很多基础知识都得从头学?
所以过去的经历是每个人不可磨灭的精神烙印,会持续影响他在人生各个阶段的选择。
每个领域的顶级高手总是在解决难题,从不抱怨周围环境,即使再苦再艰难,直至目标达到。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侵删
都看到这儿了,关注小号防走失!

编辑 | 青红萝卜粉丝
审核 | 心一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点个“转发”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