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硬气十足

0
分享至

翻开那本泛黄的清朝护照,纸张粗糙得像是随时会碎掉,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持有人的相貌特征。

就是这么一本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册子,却印着27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字:"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检查放行,按照约定予以保护,不要为难阻止。"



这话说得多硬气啊,可当你知道写这些字的是那个被列强踩在脚下的清政府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那场面可真是威风八面。

当时的中国商船遍布东南亚,沿途各国见了都得客客气气。

船队回来后,朝廷里那些文官开始不乐意了,觉得这劳民伤财没啥用。

就这样,朝廷下了海禁令,不许民间私自出海贸易,违者直接按走私犯处理。

到了清朝,这闭关锁国玩得更绝。



康熙年间因为担心沿海居民接济台湾的郑氏政权,直接来了个"迁海令",逼着福建、广东沿海的老百姓往内陆搬,房子拆了,渔船烧了。

后来虽然解除了迁海令,对外贸易还是管得死死的。

偌大个中国,就留了广州十三行这么一个地方能跟外国人做买卖,洋商想进京都得层层审批。

清朝皇帝觉得天朝上国什么都不缺,老外那些玩意儿咱看不上。

乾隆皇帝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时,人家想谈通商,他直接回了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话说得够狂,可狂不了几年,洋枪洋炮就打上门了。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出现在广东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就这么打响了。

清军那些鸟枪抬枪哪儿是人家坚船利炮的对手,打得一塌糊涂。

道光皇帝一开始还嘴硬,要跟英国人死磕到底,等真打起来才发现根本扛不住。

英军一路北上,打到天津海口,朝廷慌了神。

1842年8月,清政府在南京的英国军舰上签了《南京条约》。



这个条约一签,割地赔款不说,还得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

从此以后,清朝就像破了口的水坝,各国纷纷跑来签条约,要特权。

法国来了,美国来了,连小国葡萄牙都敢来分一杯羹。

短短几十年间,清政府签的不平等条约有几十个。

每签一个,国家主权就少一块。

洋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他们的人在中国犯了法,中国官府管不着,得交给洋人自己审。

协定关税让中国海关形同虚设,想收多少税得看洋人脸色。



租界里更是洋人说了算,挂着各国旗帜的巡捕房比衙门还威风。

国门一开,洋人进来了,中国人也开始往外走。

当时国内战乱不断,太平天国、捻军起义此起彼伏,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听说海外有活路,就想着出去碰碰运气。

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的穷人,举家卖地凑船票,坐上开往南洋、美洲的轮船。

这些出海的华人心里想的挺美,以为国外遍地是金子,去了就能发财。



真到了地方才知道,等着他们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儿。

修铁路、挖矿、种橡胶,哪个活儿累哪个活儿危险就让华工干。

美国修太平洋铁路那会儿,成千上万的华工被招去开山凿洞。

那些活儿危险得要命,炸药爆破、山体滑坡,不知道多少人丢了命,尸骨都找不全。

干着最重的活儿,拿的工钱却最少。

洋人监工看华工不顺眼,动不动就打骂。

华工们住的是简陋的工棚,吃的是最便宜的粗粮,一天干十几个小时,累得站都站不稳。

生了病也没人管,扛不过去就等着死。



那时候美国加州淘金热,华人也去碰运气,可金矿好的地方早被白人占了,华人只能在别人淘剩下的地方刨食。

清政府眼看着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也知道这些人在外面受苦,就想着给他们发个证明身份的东西。

这就有了清朝的护照。

说是护照,其实跟咱们现在见到的完全不一样。

那时候没有照相技术,没法贴照片,只能用文字描述持有人长什么样。



这护照写得可够细的。

先写姓名、年龄、籍贯,接着开始描述长相:"身高五尺三寸,面皮白净,眉毛浓黑,眼睛细长,鼻梁端正,嘴唇厚实,无胡须,左脸颊有一黑痣。"

光这还不够,还得写手上脚上有没有疤痕,走路姿势怎么样,说话口音什么样。

洋洋洒洒写一大篇,就怕别人认不出来。

护照的纸张用的是普通宣纸,又大又薄,揣在怀里容易弄皱弄破。

有的华工路上遇到下雨,护照被淋湿了,字迹模糊不清,到了关口就麻烦了。



还有的人干活时不小心把护照弄丢了,想补办可费老劲了,得托人捎信回国,让家里人去衙门重新办,一来一回得大半年。

清朝护照上最醒目的就是那27个字:"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检查放行,按照约定予以保护,不要为难阻止。"

这话说得够横的,一副"我罩着你,谁敢动你试试"的架势。

当时负责起草护照文字的官员,可能也是憋着一股劲儿,觉得咱们国家再怎么着也是泱泱大国,不能让老百姓出门被人欺负。

这些字印在护照上,确实让不少华工心里踏实了些。



他们揣着这本护照,觉得自己背后站着大清朝,碰到事儿就掏出来给洋人看:"瞧见没,我是有护照的,我们政府要保护我。

"可洋人看了往往就笑了,有的连看都不看,直接推开。

现实是残酷的。

华工拿着护照去找洋人理论,人家根本不搭理。

有华工被白人殴打了,跑到领事馆求助,领事馆的人爱理不理,说"这事儿我们管不了,你们自己解决"。

有的华工被拖欠工钱,拿着护照去找雇主,雇主直接撕了护照,说"这破纸有什么用"。

旧金山的唐人街发生过暴乱,一帮白人冲进华人开的商铺打砸抢烧,华人商户拿出护照求饶,那些暴徒根本不看,照样打照样抢。



事后华人去报案,警察局推三阻四,案子一拖就是几年,最后不了了之。

东南亚一些地方,本地政府欺负华人更是家常便饭,随便找个借口就罚款抓人,华工就算拿着护照也没用。

清政府也不是完全不管海外华人的死活。

各地使领馆收到华人求助,也会去跟当地政府交涉。

可使馆官员去了,说话都不硬气。



人家外国官员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清朝官员只能好言好语地求:"能不能给个面子,我们的侨民真的很惨。"

面子这东西,得有实力才有人给。

清政府在国际上说话没分量,签的条约一个比一个屈辱,各国都知道这个政府软弱可欺。

你说要保护侨民,人家问你拿什么保护?派军队来?调军舰来?清政府都做不到。

海军在甲午战争里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剩下的几艘破船连自保都难,哪还能去远洋护侨。

有一回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明文规定禁止华人移民,已经在美国的华人也受到各种限制和迫害。

清政府听说后很生气,派大臣去美国抗议。

美国人客客气气地接待了大臣,听他说完,然后回了句"这是我们的内政,你们无权干涉"。

大臣气得够呛,可除了抗议也没别的办法。



驻外使馆的经费都很紧张,使馆官员自己的薪水都发不全,哪有钱帮助侨民。

有华工被困在国外回不来,向使馆求助要点路费,使馆拿不出钱,只能写封信让华工自己想办法。

使馆想为华人发声,可说出去的话就像打在棉花上,根本没有回响。

护照上那27个字越看越讽刺。

"请立即检查放行"——关口的洋人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把华工赶到一边排长队,有的队一排就是几个小时。

"按照约定予以保护"——什么约定?那些不平等条约里哪条保护过华人?洋人在中国有领事裁判权,华人在国外连最基本的法律保护都没有。



"不要为难阻止"——为难和阻止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华工每走一步都充满艰辛。

有个华工在旧金山做洗衣工,辛辛苦苦攒了点钱,想寄回老家。

去邮局寄钱,邮局的人看他是华人,故意刁难,说护照不合规定,不给办。

华工急了,说护照是清政府发的,怎么会不合规定。

邮局的人冷笑:"你们那个政府,算什么政府?"这话扎心得很,华工当场就哭了。

还有个华工在马来西亚种橡胶,被园主克扣工钱。

他想起护照上的话,壮着胆子去找园主理论。

园主看了护照,当场就撕了,扔在地上踩了两脚,说:"就凭这个你还想跟我要钱?做梦!"华工捡起被撕烂的护照,连夜逃出种植园,再也不敢回去。

那些文字不是没用,至少给了华工们一点精神寄托。



漂泊在异国他乡,孤苦无依,拿出护照看看那些字,心里多少能安慰些,觉得家乡还记得自己,国家还惦记着自己。

可这点安慰太单薄了,根本挡不住现实的残酷。

华工们在工棚里,在矿井下,在铁路旁,一边干着苦活儿,一边想着护照上的话,眼泪就掉下来了。

清朝的护照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悲哀。

字写得再硬气,话说得再漂亮,没有强大国力做后盾,全是空谈。

那些漂洋过海的华工,揣着这本护照,以为能保平安,结果发现只是一张废纸。



国家孱弱,老百姓在外面就抬不起头,这个道理用血泪写在了历史上。

护照能不能真正保护国民,从来不看上面写了什么,而要看发这本护照的国家有多强。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医院乱象,副院长染指多名女医生护士,被其中一人未婚夫当街追砍

医院乱象,副院长染指多名女医生护士,被其中一人未婚夫当街追砍

四月十九
2024-09-23 14:59:37
被传分手7个月,鹿晗演唱会后高调官宣,真相原来早有预兆

被传分手7个月,鹿晗演唱会后高调官宣,真相原来早有预兆

麦芽是个小趴菜
2025-11-06 08:26:56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公开表示:“我们绝不放弃武力保卫台湾”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公开表示:“我们绝不放弃武力保卫台湾”

星辰夜语
2025-11-06 13:47:19
A股:刚刚,中央金融办发声,释放一个信号,周五将迎来新变盘?

A股:刚刚,中央金融办发声,释放一个信号,周五将迎来新变盘?

夜深爱杂谈
2025-11-06 21:13:21
事发浙江高速!男子在收费站直接冲卡,被交警拦截!驾驶员的一句话,让人懵了...

事发浙江高速!男子在收费站直接冲卡,被交警拦截!驾驶员的一句话,让人懵了...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6 18:20:13
股市套现170万元,浙江男子一口气买了300克金条!就差一点点…

股市套现170万元,浙江男子一口气买了300克金条!就差一点点…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6 20:15:52
医生发现:若60岁后经常喝茶,肝癌患病率是不喝茶的人5倍不止?

医生发现:若60岁后经常喝茶,肝癌患病率是不喝茶的人5倍不止?

华庭讲美食
2025-11-05 14:07:34
陈奕迅开“保时捷”上街,车型四不像,网友:稀有的奶爸车

陈奕迅开“保时捷”上街,车型四不像,网友:稀有的奶爸车

总李谈车
2025-11-04 14:05:22
一觉醒来天塌了?鹿哈官宣领证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就出现了

一觉醒来天塌了?鹿哈官宣领证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就出现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06 12:18:03
京东集团收入差距断崖:21年9516亿,22年10462亿,24年令人意外

京东集团收入差距断崖:21年9516亿,22年10462亿,24年令人意外

南宗历史
2025-11-06 15:59:33
河北一婚车遭拦截索要50条烟,双方僵持1小时,新人无奈打车离去

河北一婚车遭拦截索要50条烟,双方僵持1小时,新人无奈打车离去

扬子晚报
2025-11-06 12:19:51
纽约,通往奴役之路

纽约,通往奴役之路

南文视界
2025-11-06 08:00:20
汽车年检的寒冬要来了?有检测公司一天都接不了几单,越来越卷了

汽车年检的寒冬要来了?有检测公司一天都接不了几单,越来越卷了

星河也灿烂
2025-11-06 10:27:51
石家庄外卖小哥被逼疯:将站长和副站长给捅了,要扣他80%工资

石家庄外卖小哥被逼疯:将站长和副站长给捅了,要扣他80%工资

江山挥笔
2025-11-05 11:14:19
这5种茶叶已被列入“伤肝名单”,很多人天天喝,建议转告家里人

这5种茶叶已被列入“伤肝名单”,很多人天天喝,建议转告家里人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6 16:12:21
赘婿下跪求赌王千金复合

赘婿下跪求赌王千金复合

毒舌扒姨太
2025-11-05 22:34:43
民主党横扫多州选举,共和党失利背后的政治极化趋势

民主党横扫多州选举,共和党失利背后的政治极化趋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5 19:04:11
青岛西海岸投资人告别邵佳一:愿你前程似锦,再见亦如初

青岛西海岸投资人告别邵佳一:愿你前程似锦,再见亦如初

懂球帝
2025-11-06 08:45:06
CBA最新消息!广东宏远第四外援确定,王薪凯离开新疆男篮

CBA最新消息!广东宏远第四外援确定,王薪凯离开新疆男篮

体坛瞎白话
2025-11-06 08:12:32
湖南省人民医院曾琦的奋斗故事

湖南省人民医院曾琦的奋斗故事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6 08:24:35
2025-11-06 23:20:49
吕彏极限手工
吕彏极限手工
在极限条件下爆发出大智慧
850文章数 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迷你共享摩托"现身长沙 投放公司:车辆是共享电动车

头条要闻

"迷你共享摩托"现身长沙 投放公司:车辆是共享电动车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国补后6000-8000元游戏本推荐:微星神影16领衔 兼顾性能与性价比

看看这些穿搭就知道,秋季穿衣很简单,找对方法舒适又得体

艺术要闻

预定年度十佳!49岁的舒淇,杀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