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电商领取《1000份电商运营干货案例》
作者 | 张逸 报道 | TOP电商
“这次我是摊上事了,我真的摊上大事了!”
今天早上 (10月9日) ,鸡排哥 开着美颜 出现在镜头前。 他 语气平静,却像是在宣布一场命运转折。
就在前一天, 央视点名报道了他 。
![]()
图源:央视新闻
那一刻,这个靠“你可以拒绝我,但请别拒绝美味”出圈的摊主鸡排哥,正式走进了 官方、 全国观众的视线。
随后, 热搜词# 鸡排哥上央视了 。
评论区 里 一片欢呼, 全是 “草根逆袭”“最红打工人” 的赞美 。
可在笑声和掌声的背后,这位被流量簇拥的中年男人,也清楚地知道 风来了,就意味着考验也来了 。
![]()
鸡排哥真的“摊上事”了
鸡排哥,本名李俊永,江西景德镇人。
十年前陶瓷厂改制,他被迫下岗。靠着手艺和不服输的劲头,他支起了人生第一个小摊 , 先是 卖烤串、凉皮、肉夹馍,后来才定在炸鸡排。
对于登上央视新闻,他在最新视频里说 :“这次我是摊上事了,我真的摊上大事了!我看到上了央视的报道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感谢。这哪里是我一个人的成功,这是你们十年如一日把这个小摊捧起来的。”
![]()
图源:羊城晚报
央视报道中,他还原了自己的十年摊主生涯,那种平实到近乎朴素的语气,让人突然想起那个时代最熟悉的词——“勤恳”。
镜头外,他笑着说:“价格不变,品质不松,继续唠嗑。”
镜头内,他的鸡排摊早已挤满游客。
国庆 假期期间,景德镇成了新的“顶流城市”。
飞猪数据显示,景德镇旅游订单同比增长60%;美团旅行显示文旅预订量上涨15%;民宿预订跃入全国TOP30。
一个摊主,带火了一座城。
但鸡排哥没有停。他几乎每天凌晨两点出摊,炸到午夜才收摊,偶尔靠能量饮料撑着。
10月8日,他终于在视频里宣布 ,计划10月9日休息一天,今后会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后续的工作,并叮嘱大家回程时注意安全。
![]()
图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同时,他也表示,近期天气炎热,游客为买鸡排有时需排队几个小时,对此他感到很不好意思,在此向游客致歉。
有意思的是, 就在同一天, 媒体报道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景德镇市珠山区李俊永餐饮管理工作室成立。
![]()
图源:天眼查
但因 经营者 是 李俊永 (鸡排哥) , 部分网友破防了 。
有人调侃:“鸡排哥也要上市了?”有人质疑:“ 要 商业化了”
也有人真心替他松了口气:“终于知道保护自己了。”
从商业逻辑上讲,这一步其实是必然。
鸡排哥爆火之后,黄牛代排、假冒分号、盗版logo层出不穷。
他曾多次提醒粉丝不要被假冒骗钱,但架不住流量太猛。
成立工作室,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 自保 。
在这个“爆红即被榨干”的时代,他试图给自己留一条更可控的路。
![]()
鸡排哥,
一个被围观到窒息的普通人
流量不是祝福,它更像是一场失控的风暴。
10月1日起,质疑的声音 不断 涌现。
“排了两小时,他一句话都没说。”“鸡排都凉了,人也不笑了。”“以前的学生优先没了,现在全是网红和黄牛。”
短短几天,“鸡排哥变了”的声音刷满评论区。
![]()
图源:微博
更甚者,有人发视频比对:走红前,他一边炸鸡一边逗学生笑;走红后,他戴着墨镜,神情疲惫,只说一句:“等着就行。”
10月2日,“鸡排哥用油问题”登上热搜。
面对质疑, 10月5日, 他主动 出示了使用生肉、炸制鸡排以及食用油的检测报告,并表示“所有检测,6个批次,在南昌和杭州检测均为合格,请大家放心食用”。
![]()
图源:微博
此外,“鸡排哥”还在视频中晒出了他本人的餐饮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知识培训合格证。
可互联网不会因为你解释就停下。
热搜之外,还有更多镜头在捕捉他的疲惫。
有媒体报道称, 10月3日晚10时,忙碌了一天的“鸡排哥”收摊准备回家时被现场顾客要求合影,在众人的拥簇之下,“鸡排哥”一度被挤到了墙边。
在满足了多位顾客的合影要求后,“鸡排哥”好不容易挣脱了包围,无奈地表示:“何必要那样挤啊,我真搞不懂了,我挤在那个地方,是一点空气都没有了,我人都要窒息掉了。”
![]()
图源:极目新闻
这不是矫情,而是现实。
每天十几个小时高温作业,摊位前上千人排队,再加上几十个直播镜头同时对准他 。
数据显示:国庆高峰期,有人靠直播鸡排哥一天打赏收入超过38万元。
但这38万,不是他的收入,而是他的消耗。
他被迫一直“在线”,因为一旦不笑、不说话、不开摊,就会有人骂他“飘了”“装了”。
这种“流量绑架”,几乎是所有爆红草根的宿命。
从“拉面哥”到“理发师晓华”,从“摆摊哥”到“地摊小红人” , 他们都在同一个剧情循环里:
被捧、被消费、被怀疑、被放弃。
当然, 鸡排哥 也 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挣扎 , 他拒绝带货,不签约MCN,不加盟连锁,只想继续卖鸡排。
他甚至推出限购:每人最多买两份。
在流量最旺的时刻,他选择 了 降温,这是一种清醒。
![]()
打败正新鸡排的不是鸡排哥,
是“真诚”
当鸡排哥成为全民话题时,“正新鸡排”却意外跟着热了一波。
不少人笑称:“看完鸡排哥,馋了,就点了正新。”
但几乎同时,评论区沦陷 : “吃完直接通肠道。”“连锁店味道不对了。”“油都黑了。”
![]()
图源:小红书
其实, 正新的问题早已不是秘密。
2023年以来,多地门店被曝“老油复炸”“老鼠乱窜”“异物混入食品”。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超过1300条。
总部一次次公关,却从未真正解决问题。
反观鸡排哥,摊位虽小,却做到了看得见的透明。
他当众展示油桶、摆放食材、公开检测报告,还自嘲:“你们家里炒菜用什么级别的油,我用的油也会达到同样的标准”。
![]()
图源:现代快报
这不是专业品牌的营销,而是普通人的真诚。
正新靠加盟做规模,鸡排哥靠真心赢信任。
一个“工业味快餐”,一个“人情味现炸”;一个靠加盟广告铺市场,一个靠顾客口碑养流量。
这就是当下中国餐饮的两个极端。
截至2025年10月,正新鸡排门店数从巅峰2.5万家跌破1万家,半年关店640家。
加盟商亏损,顾客流失,品牌形象一地鸡毛。
而鸡排哥,只靠一个摊位、一口油锅、一句口头禅,收获了全国关注。
他打败的不是品牌,而是虚假。
![]()
真诚,是最贵的流量
鸡排哥能火多久?没人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 , 他不想变成拉面哥第二。
他在视频里说:“我看到上了央视的报道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感谢。”
这不是套话,而是信念。
他知道,自己爆红的背后,不只是鸡排的香味,更是一座城市的复兴。
他代表了所有“被看见的普通人”:靠手艺、靠坚持、靠善意。

流量能造神,也能毁人。
但在这场喧嚣里,鸡排哥用行动证明,真正能让人记住的,不是名气,而是那份不掺假的真诚。
在今天这个被算法裹挟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品牌在说“真诚营销”,但真正做到“真诚经营”的人,却寥寥无几。
鸡排哥用6块钱的鸡排,重新定义了什么叫“信任经济”。
有人说,他卖的不是鸡排,是人情味。
这句话,也许是对当下商业世界最好的提醒 :
套路留不住人心,真诚才是永恒的顶流。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最新电商行业资讯,尽在【Top电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