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过,一张661元的账单在网上炸开了锅。
广东惠州一家海鲜餐厅,两个菜收费661元,在曝光以后就冲上了热搜。
游客杨先生发说自己被"宰"了,一盘蛏子204元,一盘螃蟹451元,这价格简直是离谱。
更让人气愤的是,问价的时候商家支支吾吾,只说"先吃了再说"。
但是事情闹大后,商家赶紧退了400元,杨先生也删了。
可网友们还是没放过老板,纷纷扒出这家店的"黑历史",有不少人就踩过坑。
![]()
国庆第6天,惠州大亚湾小径湾的沙滩上,杨先生带着家人直奔提前看好的“8号渔船餐厅小径湾店”这家店。
在出发前他在手机上刷到这家店的团购套餐,198元能吃三种海鲜加两道素菜,想着能省点钱。
刚踏进门,服务员跟他们说:“不好意思啊,团购只能上午10点到12点、下午4点到6点用,现在刚好过点了。”
![]()
杨先生没办法只好问:“那单点贵不贵?”服务员一边引着往靠窗的位置走,一边热情推荐:“试试我们家膏蟹,今天刚到的,还有清炒蛏子,鲜甜得很。”
不过杨先生特意追问:“螃蟹和蛏子怎么卖?”服务员手里拿着点菜单,含糊着杨先生说:“都是时价新鲜货,先吃了再说嘛,味道肯定值。”
最后他们点菜,同时菜上也很快,他们埋头吃了起来,不过他们没觉得味道有多惊艳,就是普通的海鲜味。
![]()
等到了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报出“661元”时,杨先生以为自己听错了:“就两个菜怎么能这么贵?”
服务员把账单推过来,指着上面的数字说:“膏蟹188元一斤,称了2.4斤,451元;蛏子68元一斤,3斤整204元,加俩茶位费6元,没错。”
他盯着账单上的斤数懵了:“这盘蛏子看着顶多一斤半,怎么会有3斤?”收银员喊来领班,对方抱着胳膊说:“都是当着面称的,你自己没看而已,我们明码标价的。”
![]()
杨先生气不打一处来,掏出手机拍账单:“我问价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清楚?就叫我先吃!”领班脸色沉下来:“现在说这些没用,嫌贵早干嘛去了?”
周围食客都看过来,有人悄悄拍,杨先生觉得又气又难堪,只好先付了钱。
出了店门他就发了,配文“惠州海鲜刺客太离谱”,没想到一晚上就火了,评论区全是骂店家的。
![]()
第二天一早,杨先生接到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餐厅的陈经理,语气先是强硬,说他造谣毁名声,后来又软下来说愿意退400元,条件是删了。
杨先生本来假期就没剩几天,不想耗在这事上,收了退款就删了,还在群里劝网友别再骂了。
![]()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了结,可删了网上的讨论反倒炸得更凶了。有网友扒出这家店根本不是第一次宰客,连锁分店在惠州开了好几家,全靠低价团购引流。
有去年去过的游客晒出截图,108元的套餐看着划算,实则仅限非高峰时段使用,一到饭点就说“系统坏了”“食材没了”,逼着人单点。
![]()
更有人翻出今年8月的旧账,说在他家点了斤皮皮虾花了168元,上来全是空壳,膏蟹288元一斤,掰开连点蟹黄都没有,找老板理论对方说“海鲜就这样,看运气”。
面对骂声,店家发了声明,说从没说过“先吃再谈价”,还说膏蟹原价288元,给杨先生按188元算已经是让利,进货价就160元一斤,加上租金人工根本不赚钱。
![]()
可网友压根不买账,有人怼:“合着你家只算螃蟹成本,厨师服务员喝西北风?”还有人催:“不是说要公开监控吗?呢?别光耍嘴皮子。”
![]()
霞涌街道办和市场监管局很快出面,说已经协调双方处理,但问起有没有查缺斤短两、价格欺诈,却只说还在调查。
附近商户偷偷透露,这家店专坑外地游客,本地人事先问清楚价格,他们就不敢乱报价。
有常去海边的食客说:“以前惠州海鲜多实在,现在被这些店搞臭了名声,以后谁还敢来?”
![]()
现在杨先生偶尔还会刷到相关讨论,看着网友扒出的一堆坑人账单,心里挺复杂:自己的钱退了,可还有多少游客会踩坑?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