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块钱不多,却能办成利国利民的大事儿。97岁院士俞鸿儒用自己传奇的一生,亲手打造出中国的超级风洞,成为如今的大国重器!
![]()
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了东方力量。覆盖全球的东风导弹,承载了“使命必达”的重任,即便远在地球对面,也从此不敢轻易显露獠牙,这便是中国导弹的威慑力。
除此之外,中国的六代机也已经超越美国。据《军事观察》9月报道,美国的六代机预计在2028年实现首飞,距离中国六代机2024年试飞的距离整整晚了4年时间。而且,美国六代机首飞的时间尚未确定,只是一个预估时间,很可能落后中国的时间远远超过4年。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多年,在军事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如此一个超级大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为何在导弹和战斗机方面落后了?
![]()
迎难而上
提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及风洞,而提到风洞,就不得不提到中国院士俞鸿儒!
所谓风洞,就是人工在管道人产生可控气流,来模拟飞行器在高速飞行状态下,遭遇的气流形态。
气流如何流动,这种状态能够持续多久,对改进飞行器或者风洞内的实体有着重大作用。现在空气动力学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谁掌握风洞,谁就掌控了天空”。
如何才能掌控天空?当然是设计生产出飞行速度快,性能卓越的战机。而如何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战机?比拼的往往不是战机的材质,而是战机的形态与各方面均衡的搭配,寻找到战机搭载全套高精尖技术的同时,能在实际飞行中取得优异表现,这才是掌控天空的答案。
![]()
若不能在实际的飞行中取得优势,任何高精尖技术都无法在高空发挥出威力,只会沦为一个高精尖技术拼凑出来的空壳儿。
如今军事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一代战机更比一代战机强,若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去设计战机、制造战机,再花费数年时间去实践飞行,等一切磨合完毕后,战机的性能早就落伍了。
在这种情况下,风洞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一款能够模拟任何形态下高空飞行的风洞,可以提供强大而且稳定、持续的超强气流,能让一款战机处于模型状态下,就能得到实际生产出来后的实践飞行效果。
短期的观察可以加速战机的改进,长期的观察可以考验战机的稳定性,而这一切花费的成本要远低于传统飞机研发,时间效率却极大的提升。当今的战机军事比拼,能够高效打磨研发战机的风洞,成为重中之重。
![]()
中国在风洞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多国家都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超级风洞的使用,只能花大价钱来中国租用,租金足以让任何国家肉疼。即便再高的价格,也还是不担心“劝退”有需求的国家,因为这些租金对比实际制造战机再投入试飞试验而言,还是太划算了。
JF-22超高速风洞的强气流速度极高,10公里/秒的风速足以震惊全世界。超音速飞机的实验不要太简单,最高35倍音速的可控气流,可以应对任何风速的试验。
国士无双
一条管道,一个鼓风机,组成了大国重器。但中国在风洞领域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也并不容易,当年若不是钱学森、郭永怀,以及俞鸿儒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导弹和战机事业绝对没有今天的高度。
谁又能想到,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饱受美国封锁的时期,俞鸿儒硬是用8万块钱击碎了技术壁垒,带领中国风洞技术走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
钱学森回国以后,国内迎来了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但正如前文所言,若没有高效可用的风洞为基础,一切的航天发展速度会大大减缓。
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各方面经费捉襟见肘,风洞技术更是一片空白。美国又对中国长期制裁,风洞技术严防死守,建造风洞的材料也标出了天价。
表面来看,风洞无非是一个吹风的大管子,但这个管子不一般,风速越高摩擦越大,温度自然也就越高。管道不仅要有强大承受能力,而且还要有耐高温的特性。手里没钱,风洞却要发展,钱学森找来了师弟郭永怀帮忙,郭永怀将担子交给了俞鸿儒。
如何既省钱又能办事,郭永怀找到俞鸿儒时已经想好了方向,那便是价格低廉但风险极高的激波风洞技术。
![]()
氢氧燃烧动力十足,但氢氧燃烧反应剧烈很难掌控,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俞鸿儒在钻研激波风洞技术时,实验室曾经多次发生爆炸。若不是钱学森与郭永怀鼎力支持,俞鸿儒的实验恐怕真要搁置,毕竟这样的爆炸实在太危险了。
但高风险自然拥有“高回报”,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数次的爆炸,俞鸿儒在实验室的废墟中一路走过来,终于钻研出了自己的一套设计理念。花小钱,办大事,俞鸿儒当年第一次制造出JF-8风洞,仅用了8万块钱。
不是俞鸿儒抠门,是经费实在是结局,铸铁替代合金,终于成就了一代经典,东风-5号正是在这一代风洞的支撑下应运而生。
从此以后,中国风洞技术遭受美国封锁的壁垒被彻底打破,俞鸿儒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风洞之路。先是JF-8风洞,然后是JF-10风洞,一代更比一代强!
![]()
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反超,仅用8万块钱创造的奇迹,奠定了日后风洞技术腾飞的基础。随着JF-12风洞的建造完成,中国的风洞技术就已经遥遥领先于欧美。从当年的追赶者,转变为欧美国家不可企及的风洞技术大国。
如今,JF-22搭建起来,超级风洞可以承担任何高超音速的模拟测试,俞鸿儒创建的爆轰驱动技术,在风洞领域开拓了一条不同的路线,是真正的中国脊梁!
![]()
而俞鸿儒一直以来淡泊名利,总是将机会留给年轻人,为中国培养人才。中国科学报评价俞鸿儒是“大音希声”,可谓是字字千钧,让我们一起向俞鸿儒院士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