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三国里的单挑名场面向来让人津津乐道,关羽斩华雄的潇洒,颜良败徐晃的强势,张飞战马超的酣畅,都成了武评人无法绕开的名场面。
可襄樊之战中庞德对决关羽那一场,却偏偏成了桩争议不休的公案——庞德抬着棺材出征,与关羽大战百余合难分胜负,最后竟靠一支冷箭伤了关羽左臂。
![]()
有人说他是凭真本事逼平关羽,放箭只是战场智谋;也有人骂他坏了武将单挑的规矩,赢得龌龊。这“胜之不武”的帽子,到底该不该扣在庞德头上?
抬棺出征的底气:是表忠,还是孤注一掷?
话说襄樊之战打响时,曹操这边却犯了难。关羽水淹七军的势头正猛,樊城守将曹仁岌岌可危,派谁去解围成了头等大事。于禁主动请缨,可副将人选却让曹操犹豫了——庞德虽勇猛,却是马超旧部,后来才归降曹操,朝中不少人嘀咕他“心向旧主”。
![]()
庞德听说这话,气得当场拍了桌子。他回府后竟真的备了口棺材,当着众将的面哭道:“我此去必与关羽死战,若胜则抬着关羽的首级回来,若败便躺进这棺材里,绝不回头!”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曹操的疑虑,也让庞德断了自己的退路。
其实细想,庞德这举动里藏着太多无奈。他本是西凉猛将,跟着马超辗转半生,归降曹操后始终没能彻底站稳脚跟。这次对战关羽,与其说是为曹操效力,不如说是一场“自证之战”——只有击败关羽这等顶尖名将,才能洗清“降将”的标签。这份孤注一掷的决绝,也为后来的交手埋下了伏笔。
![]()
首战百余合:老将威犹在,新锐勇难当
两军阵前相见那日,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关羽骑着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刚出阵就骂庞德“背主之贼”。庞德也不答话,舞着截头大刀就冲了上去。两马相交,刀光剑影瞬间搅作一团,看得两边军卒都屏住了呼吸。
这一战足足打了百余合,竟没分出半点胜负。庞德的刀法迅猛刁钻,招招直奔要害;关羽虽已年近六旬,可青龙刀挥起来依旧虎虎生风,丝毫不落下风。打到后来,两边都怕自家主将有失,几乎同时鸣金收兵。
![]()
关羽回营后,对着关平感慨了一句:“庞德刀法惯熟,真吾敌手!”要知道,关羽一生傲物,能让他说出“敌手”二字的,放眼天下没几人。而庞德回到营中,也对着于禁叹道:“关云长果然名不虚传,须用计方能胜他。”此刻的两人,还都在比拼武艺的范畴里,没人料到后续会生出变故。
二番交手放冷箭:是兵不厌诈,还是坏了规矩?
第二天一早,两军阵前又鼓声大作。关羽憋着股劲要分出胜负,庞德却似有了别的心思。两人交手五十余合,依旧难分高下,突然庞德拨转马头,拖着刀就往本阵跑。
![]()
关平在阵上看得真切,急忙大喊:“父亲小心,贼将恐有暗算!”可关羽哪里听得进去?他一生征战,向来不屑用阴谋诡计,也不信别人敢在他面前玩花样。他拍马就追,眼看就要追上庞德,却见庞德突然回身,左手一扬,一支冷箭“嗖”地射了过来。
关羽躲闪不及,左臂结结实实地中了一箭,疼得他差点摔下马来。庞德趁机回马杀来,幸亏关平率军接应,才把关羽救回营中。这一箭,让关羽伤了元气,也让这场单挑彻底变了味。
![]()
“胜之不武”的争议:绕不开的武将风骨
消息传开后,骂庞德的人可不少。有人说他明明武艺不如关羽,打不过就玩阴的,丢尽了武将的脸;还有人拿关羽不杀落马黄忠的旧事对比,说庞德此举“胜得肮脏”。
可也有人为庞德辩解。战场之上,本就不是“君子过招”,所谓“兵不厌诈”,能击败强敌就是本事。庞德抬棺而来,本就没想着“体面”,他要的是结果——哪怕用箭,只要能伤了关羽,就能向曹操证明自己的忠心。
![]()
况且当时关羽年事已高,赤兔马也不复当年神勇,庞德即便公平交手,赢面也未必小,放冷箭不过是加速了结果而已。
结语
后来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也算报了一箭之仇。可那场单挑的争议,却流传了千年。
庞德放冷箭的行为,到底算不算胜之不武?若说他无德,可战场本就不是讲“规矩”的地方;若说他正当,又确实坏了武将单挑的默契。
![]()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位看官,你觉得庞德释放冷箭制胜,算不算是胜之不武呢?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