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晚报)
转自:沈阳晚报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作为秋季第五个节气,它标志着深秋来临,气候也从凉爽逐渐转向寒冷。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盼盼提醒市民,随着气温持续下降,血管易受刺激“闹脾气”,市民需重点警惕脑出血风险,提前做好防护。
四原因让血管“很受伤”
冷空气“不按常理出牌” 身体怕你受凉,会主动让血管收缩保暖。这本是保护机制,却会间接让血压“噌噌上涨”,对高血压人群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温差大,血管“极限拉伸” 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冷风里,血管瞬间切换“紧绷模式”,血压忽高忽低,堪比坐过山车。
吃得开心,血管却“累垮” 火锅、炖汤、烤肉……高盐高脂的食物虽香,却在悄悄让血管“积垢又增压”。
此外,天气变冷,活动减少会导致血流变慢、血压不稳,风险直线上升。
四方法筑牢“防护墙”
稳住血压,才能安稳过冬。这几个防护方法,建议您收好:
保暖到位 采用洋葱式穿搭,随温度灵活增减;用温水洗漱,别让冷水刺激血管;起床慢一点,给身体适应时间。
吃对不发胖,血管没负担 盐放少一点;远离油腻,青菜、鱼肉才是“血管清道夫”;烟酒适量就好。
动起来 中午暖和时出门散散步,或在家做些室内运动。
勤测血压 家里常备血压计,数据能直观反映身体状况,降压药千万别随便停。
这些信号很危险
若身体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血管发出的“危险信号”,切勿硬扛,需立即拨打120就医:突然剧烈头痛;头晕站不稳,感觉天旋地转;半边身体发麻或无力;说话含糊不清、看东西模糊;意识模糊、叫不醒。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记者 樊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