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雯婧)今年,市委、市政府继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残疾人联合会积极推动2025年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中“助残保障工程”两项内容,为高品质生活提供保障。本期《百姓问政》,聚焦市残联负责的民心工程项目进展,现场邀请市残联以及相关单位同志,向群众汇报民心工程成效。
今年,要对38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截至2025年9月,改造工作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累计完成43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改造,较3800户的既定任务超额完成13.16%,数字背后是政策落地的精度与民生服务的温度,彰显了民生工程的推进力度与实效。下一步,我市将以已改造家庭的反馈为核心导向,持续优化改造工作、拓展服务维度。在流程优化方面,结合“三级验收”及“回头看”回访数据,针对申请流程、施工周期、售后响应等痛点,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建立“施工单位—残联—家庭”三方实时沟通机制,缩短问题解决时效。
持续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帮助残疾儿童早日实现康复、融入社会。今年,我市要为300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医疗手术类、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类康复救助,实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截至目前,今年已有4459名残疾儿童得到救助,超额完成全年救助3000名的任务模板。各康复救助类别中,以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项目投入的资金量最大,救助的人数最多。
为方便孤独症儿童就近就便得到康复服务,在市残联的指导下,各区残联牵头区相关部门,共认定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66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康复服务体系。为有效提升康复服务水平,加强定点康复机构指导监督,持续开展定点机构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今年共免费培训2期约150人。接下来,市残联将持续做好孤独症筛查诊断,以及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康复业务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