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探秘黄山:你不知道的绝美景点大曝光!

0
分享至







在北纬 30 度这条神奇的纬线上,中国安徽黄山就像一幅立体的水墨画,铺展在皖南这片土地上。这座拿了三项世界荣誉的名山,到处都是让人惊叹的美景,每个景点都把自然和人文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五绝竞秀:山石间的自然奇观

黄山的松树特别有名,就像这座山的灵魂。玉屏峰前面的迎客松,都长了上千年了,树枝向外伸展,看着就像在欢迎客人,现在还有专人照顾它,不愧是 “天下第一松”。始信峰旁边的连理松、黑虎松,每一棵都长得不一样,虽然长在石头缝里,树干却又粗又结实,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力太顽强了。黄山光是以它名字命名的植物就有 30 多种,简直就是 “华东植物宝库”。

黄山的石头也特别有意思,就像是大自然亲手雕刻的艺术品。飞来石孤零零地立在悬崖边,足足有 360 吨重,却能稳稳地待上千年,看着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宝贝。猴子观海石蹲在山顶上,好像在认真看云海,经过风吹雨打,模样特别逼真。前山的仙桃石,后山的鳌鱼驮金龟,每块石头都能让人浮想联翩。

黄山的云海就像仙境一样。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在这儿看 “天海” 最合适不过了。每天早上,云雾从山谷里慢慢升起来,群山就像漂浮在大海里的小岛。在玉屏楼看前海,云雾轻飘飘的;在排云亭看西海,云雾翻涌就像海浪。一年差不多 260 天都是大雾天,云海的样子每天都不一样,难怪徐霞客会说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

温泉和冬雪给黄山又添了不少灵气。朱砂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 42℃,既能喝又能泡澡,传说轩辕黄帝还在这儿炼过丹药呢。一到冬天,黄山就变得特别美,树枝上挂满了雾凇,溪谷里结着冰瀑,莲花峰、天都峰被白雪一盖,就像用玉石雕刻出来的一样。

文脉绵延:峰林间的人文故事

黄山的三大主峰都有上千年的传说。莲花峰海拔 1864 米,是黄山最高的地方,山顶的石头一圈圈的,看着就像莲花。传说轩辕黄帝在这儿得道成仙,现在还能找到丹井、洗药溪这些遗迹。光明顶可不只是看风景的地方,还是个文化地标。2025 年春节,这儿还举办过舞金龙、耍鱼灯的非遗表演,锣鼓声在山风里特别热闹。天都峰特别险,鲫鱼背那段路,两边都是万丈深渊,但还是有好多勇敢的人来爬,感受 “海到尽头天是岸” 的豪迈。

黄山的摩崖石刻和古道也藏着好多历史故事。全山一共有 351 处石刻,有古代文人写的诗,也有佛门的禅语。北海景区的 “梦笔生花” 石刻,和景点搭配在一起,给黄山画派的画家们带来了不少灵感。西海大峡谷的步道是沿着冰川遗迹修的,边走边看,能感受到八亿年的地质变化,前山的雄伟和后山的秀丽,在这儿看得特别清楚。

黄山脚下的古村和非遗也特别值得一看。黟县宏村依山傍水,月沼的水映着白墙黑瓦,和黄山的风景搭配得特别美。歙县瞻淇村的鱼灯有快 800 年历史了,2025 年春节,这条 “非遗鱼” 吸引了 7.3 万游客来打卡,让这个古村一下子就火了。

时代新声:山水间的旅游新玩法

现在黄山景区变得更方便了。云谷索道和玉屏索道把主要景点都连起来了,从云谷寺坐索道上山,40 分钟就能到始信峰,不用累得气喘吁吁爬山了。西海大峡谷的网红小火车在悬崖之间穿行,坐在里面既安全又舒服,还能欣赏峡谷的险峻,好多人都来这儿拍照打卡。景区用了智慧停车系统和 AI 旅行助手,2025 年春节来了上百万游客,大家出行都顺顺利利的。

在黄山旅游,还能体验到不少有趣的文化活动。光明顶的非遗工坊里,游客可以自己动手拓印徽州版画,做中药香囊。齐云山度假区晚上有 “白岳夜逍遥” 活动,一边看祈福表演,一边欣赏山巅的灯火和星空。《梦华・黄山》全息演出把历史故事演得活灵活现,看完就能明白戚继光守关的故事。

黄山的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带动了周边的经济。黄山脚下汤口镇的民宿越来越多,2025 年春节住民宿的游客比以前多了 53%。当地村民有的开餐馆,有的当导游,都吃上了旅游饭。柳沟火盆锅、徽州臭鳜鱼这些美食,爬完山正好美美吃上一顿,真正实现了 “山上看风景,山下享清闲”。

从古老的松涛声,到现在的非遗表演;从神奇的地质景观,到新潮的旅游项目,黄山的每个角落都在讲述着它的过去和现在。这儿的一草一木、一云一水,都是大自然的礼物,更是文化的传承,等着大家来细细探索。

声明:内容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外交部:中方欢迎艾德外交大臣来访

外交部:中方欢迎艾德外交大臣来访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7 15:51:04
11月7日俄乌最新:副总长上吊

11月7日俄乌最新:副总长上吊

西楼饮月
2025-11-07 15:38:31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智慧生活笔记
2025-11-07 12:19:58
气得发抖!茅台高管张楷怒喊:3000一瓶的飞天,老百姓谁喝得起?

气得发抖!茅台高管张楷怒喊:3000一瓶的飞天,老百姓谁喝得起?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08:02:13
安世中国脱钩后,荷兰第3波报复来了,七国已抱团,要断中方后路

安世中国脱钩后,荷兰第3波报复来了,七国已抱团,要断中方后路

云鹏叙事
2025-11-07 16:23:59
30万人岛国逼平日本!U17世界杯奇迹:伟大的0-0 疯狂庆祝如夺冠

30万人岛国逼平日本!U17世界杯奇迹:伟大的0-0 疯狂庆祝如夺冠

风过乡
2025-11-07 20:54:26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上热搜,视频发布者身份疑曝出,医院回应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上热搜,视频发布者身份疑曝出,医院回应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6 14:09:35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丈夫对其复活信心逐渐减弱,交往新女友,但家中仍保留妻子照片和物品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丈夫对其复活信心逐渐减弱,交往新女友,但家中仍保留妻子照片和物品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7 12:42:06
网传河北一法院人均未结案600件,已排到明年7月,官方建议优先调解

网传河北一法院人均未结案600件,已排到明年7月,官方建议优先调解

互联网大观
2025-11-07 09:55:51
三个女人一台戏!辛芷蕾正面硬刚郝蕾,双方恩怨遭深扒!

三个女人一台戏!辛芷蕾正面硬刚郝蕾,双方恩怨遭深扒!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7 15:07:58
传媒电影股炒啥?头部票房没了,现在连腰部票房都没有了

传媒电影股炒啥?头部票房没了,现在连腰部票房都没有了

爆角追踪
2025-11-07 14:46:42
打破欧美垄断,宇航科技再爆「黑发明」!比T恤轻、比羽绒暖,零下20°暖到骨头里

打破欧美垄断,宇航科技再爆「黑发明」!比T恤轻、比羽绒暖,零下20°暖到骨头里

超级数学建模
2025-11-06 10:29:56
突然宣布!拥有2套以上房产的家庭,按照新规,房产税或将这样征

突然宣布!拥有2套以上房产的家庭,按照新规,房产税或将这样征

深度报
2025-11-07 22:36:47
人美声甜的曾琦多张靓照曝光,停职后三大困境缠身,未来渺茫

人美声甜的曾琦多张靓照曝光,停职后三大困境缠身,未来渺茫

公子麦少
2025-11-07 14:36:16
贾乃亮李小璐合体直播卖货?网友:这吃相太难看了!

贾乃亮李小璐合体直播卖货?网友:这吃相太难看了!

毒舌八卦
2025-11-07 23:40:37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副院长出轨后续!眼科主任美照被扒,更多大尺度画面曝光,太辣眼

副院长出轨后续!眼科主任美照被扒,更多大尺度画面曝光,太辣眼

180视角
2025-11-07 09:47:50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火山诗话
2025-11-07 11:46:47
巴总统:已正式通知中国,退出一带一路计划,我方回应4个字

巴总统:已正式通知中国,退出一带一路计划,我方回应4个字

花花娱界
2025-11-07 20:53:23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壹家言
2025-11-07 11:19:25
2025-11-08 05:08:49
轻松视角
轻松视角
清楚看世界,轻松过人生
2275文章数 4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稻城亚丁冲古寺看仙乃日雪山的最佳角度在哪? 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小米17 Ultra:潜望镜头已清晰!小米17系列:销量已突破200万!

数码要闻

受AI热潮推动 全球DRAM内存价格暴涨172% 创下历史新高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