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斯塔默于今日(2025年10月8日)率125人商界代表团抵达印度孟买,开启自特蕾莎·梅时代以来首次全面贸易访问。
此行被视为英国脱欧后深化“印太战略”的关键行动,巩固五个月前签署的未生效贸易协定。随行成员包括英国航空、巴克莱银行、渣打银行、英国电信、劳斯莱斯等企业高管,旨在推动双边投资与贸易合作。
![]()
印度长期希望以人口流动便利换取市场准入,但谁也没想到,斯塔默在飞机上向随行媒体及商界代表明确表态:英国不会放宽对印度公民的工作签证政策。
在回应商界部分CEO的扩签诉求时,斯塔默强调核心目标是“为英国创造本土就业与经济繁荣”,而非依赖外来劳动力。
据英国政府官网2025年5月的文件显示,本次英印拟签署的协议预计15年内能把双边贸易额从550亿美元再涨340亿美元,每年给英国经济增加60亿美元收益,还能增加两国60多万个岗位。同时双边关税也将大幅降低,英国产品平均税率从15%降到3%,印度的纺织、鞋类这些出口产品也将获益。
![]()
根据早前报道,印度当初谈判时把放宽专业人士签证当作核心诉求之一。据newsnowgh今年5月的报道,印度本指望协定能给IT、工程这些领域的人才打开英国大门,甚至盼着每年1800个厨师、瑜伽师的签证配额。结果斯塔默临下飞机之前突然来了一句“协议没有新增签证途径”,让印度这念想落了空。
问题是,印度明明不是出口驱动型经济,签FTA本就有点拧巴。从2004至今,印度跟日本、东盟签了无数个自贸协定,最后全成了“烫手山芋”,贸易逆差飙涨不说,本土产业还被冲得七零八落。这次跟英国签这种“不互惠协定”,难不成忘了前车之鉴?
印度2019年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就是怕开放太大会冲击本土产业。这次跟英国签,估计是觉得英国制造业竞争力不强,可忘了对方在服务和资本领域的优势。
![]()
英国脱欧后一直想找新市场,印度这14亿人口的盘子刚好对上胃口。据英印商业委员会之前的呼吁,数字服务协议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能打开数据流动的大门,这可比卖威士忌赚得多。现在先拿自贸协定稳住印度,后续有的是操作空间。
要知道,印度中小微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真要是批量倒闭,可不是“贸易增长”能补回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为啥明知可能亏本还要签?有网友说“是想抱英国大腿刷存在感”,也有人觉得“莫迪想靠贸易协议拉选票”。从印度人民党过往风格看,或许是想借“大国合作”的名头巩固基本盘,但这赌注未免太大。本土制造业要是顶不住进口冲击,失业率还得往上走。
更别提斯塔默政府现在被反移民压力逼着,后续更不可能松口签证,印度的人才红利压根兑现不了。
说到底,这份协定更像英国脱欧后的“自救工具”,印度不过是被拉来凑数的。英国拿了实实在在的市场准入和关税优惠,印度只拿到一堆“将来式”的承诺。
引用来源
参考自英国政府官网(hmrc.gov.uk)、新华网、腾讯新闻、澎湃新闻、欧洲时报、newsnowgh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