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里,我们总喜欢给那些了不起的人物起一些响亮的绰号。
比如,写文章写得最好的叫“文圣”,武艺最高强的叫“武圣”。而在这些称号里,有一个字显得格外飘逸,那就是 “仙”。
一提到“仙”,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神话故事里那些腾云驾雾、长生不老的神仙。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仙”,并非真的指神仙,而是后人给予一些历史名人的至高赞誉。
![]()
这些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达到了凡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们的才华、风骨或者生活方式,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质,让人觉得他们仿佛不属于这个凡尘俗世,倒像是从天上下来的“谪仙人”。
比如大家最熟悉的诗仙李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不过,除了诗仙,历史上还有各式各样的“仙”,甚至还有一位 “睡仙”。
![]()
文人的极致风流
一提到 “诗仙” 这个称号,几乎就和李白的名字牢牢绑定在了一起。为什么他能得此殊荣呢?因为他的诗歌里,充满了普通人想象不到的奇崛景象和豪迈气概。
你看他的《蜀道难》,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仿佛带着读者坐上了过山车,那种雄奇壮丽的想象力,简直不像凡人手笔。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仙气,再加上他本人性格豪放不羁,一生好酒、好剑、好远游,潇洒得不像话,当时的大诗人贺知章见到他,都惊呼他是“天上谪仙人”,意思是说,这哥们儿根本就是天上的神仙被贬下凡间来体验生活的。
![]()
所以,“诗仙”这个称号,李白当之无愧。
说到了李白,就不能不提酒。李白自己也被人称为 “酒仙” ,杜甫就在《饮中八仙歌》里写他“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可见其爱酒之深。
不过,如果我们要专门找一位把喝酒喝成了“仙”的代表人物,那还得把目光投向更早的魏晋时期。
那里有一位叫刘伶的名士,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对酒的痴迷,可以说到了一种行为艺术的境界。
![]()
刘伶这人有多爱喝酒呢?他经常坐着一辆鹿车,车上装着满满的酒,自己一边走一边喝。
他还让一个仆人扛着一把锄头跟在后面,并交代说:“如果我醉死了,你就随便找个地方把我埋了。”这种视生死如无物,唯有美酒不可辜负的率性与洒脱,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人对喝酒的理解。
因此,“酒仙” 这个称号,赠予刘伶,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他用生命演绎了什么叫做“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
兵仙与睡仙
他就是被后世誉为 “兵仙” 的韩信。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他的军事才能,简直可以说是“神乎其技”。我们熟悉的很多成语,比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多多益善”,都出自他的手笔。
刘邦曾问他能带多少兵,他说“多多益善”,而评价刘邦自己,则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在他的指挥下,军队仿佛成了他手中的棋子,总能走出出其不意的妙招,化腐朽为神奇。
![]()
后人评价他的用兵之道,认为已经超越了“术”的层面,达到了“道”的境界,仿佛有神明相助。
因此,人们尊称他为 “兵仙” ,意思是指挥作战的神仙,这是对一个军事家最高的评价。
韩信的“仙”,是在动态的、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展现出来的。
![]()
陈抟又被尊称为陈抟老祖,是五代末、北宋初的一位道家学者和养生大家。
这位老先生最出名的事迹,就是“睡觉”。
您没听错,就是睡觉。根据《宋史》等正史的记载,陈抟“每寝处,常百余日不起”。也就是说,他一躺下睡觉,经常一百多天都不起来,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当然,陈抟的睡觉并不是因为懒,而是一种极高明的道家修炼法门,后人称之为“睡功”。
![]()
他认为通过深度的睡眠,可以使心神归于虚静,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传说他活了118岁,在那个年代绝对是超级高寿了。
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高深莫测的学问,引起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注意。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都曾多次召见他,对他极为敬重,宋太宗还赐予他 “希夷先生” 的尊号。
一个能把睡觉睡成传奇,睡到让皇帝都毕恭毕敬的人,被后人尊称为 “睡仙” ,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
他的人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大隐隐于市,高人睡大觉”。
凡尘的神话组合
上面我们聊的四位“仙”,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因为各自领域的杰出成就而被后人“封仙”。
但是,在中国文化里,一提起神仙,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一个固定的组合,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 “八仙”。
所以,我们这个12人的名单,剩下的8个名额,就必须留给他们了。
八仙,具体指的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神仙。
![]()
和前面几位不同,八仙的身份更偏向于神话传说,但有趣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历史上也能找到些许原型,可以说是“半人半仙”的存在。
比如张果老在唐代确有其人,是个有名的方士;韩湘子据说是大文豪韩愈的侄孙。
这八位神仙的出身各不相同,有皇亲国戚(曹国舅)、有将军(汉钟离)、有道士(吕洞宾)、有乞丐(铁拐李),还有唯一的女性(何仙姑),几乎涵盖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等各种社会身份。
![]()
这使得普通老百姓对他们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他们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而是更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身怀绝技的侠客。
他们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可以说,八仙这个团体,已经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他们代表了人们对于神仙世界最亲切、最生动的想象。
将他们列入“仙”的行列,是民心所向,也是文化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