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孟加拉商业鬼才:用2万根竹子拼成竹筏航母,一艘能卖8万块

0
分享至

孟加拉国国土不大,挤着一亿多人口,算起来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吃住行都得精打细算。工业基础弱,盖房子没法全靠钢筋水泥那些高大上的玩意儿,大伙儿就地取材,用木头竹子搭棚子。

木头重又贵,竹子就成了香饽饽,轻便耐用,还到处是。北部山区竹林密得像绿毯子,资源多得用不完。可问题是,人口全堆在南部平原,那儿城市多,需求大,中间隔着几百公里山路河道。路修得烂,卡车油钱人工一算,成本高得吓人。



结果聪明人就想出水路这条道儿,用竹子本身做筏子运竹子,这招儿听着简单,干起来门道多。

孟加拉水网密布,七千多条河道总长一万三千公里,雨季能通船的路段更多。政府有内河水运局管着这些事儿,从英国殖民时候起,水运就是主力军。蒸汽船时代就靠河道拉货,现在虽有现代船,但穷乡僻壤还是老办法管用。

竹子运输就是典型,北部砍下来直接绑筏,顺流而下,省油省力。别小看这行业,竹子不光是建材,还进家具、手工艺品,支撑着好多农村经济。北部山区那些竹农,一年产竹量上百万吨,出口到印度、缅甸。



国内南部达卡那些棚户区、集市,全靠竹架子撑着。运输一吨竹子,陆路得花上百塔卡,水路就几块钱人工,效率还高。

这运输不光跟天斗,还跟人斗。河道是渔民地盘,他们家家要竹子,盯上筏队就找茬。说筏子挂网了,非要赔竹子。一次五十根没了,解释也没用。过去更糟,有土匪劫筏,见人就砍,船老大莫迪就挨过伤,肩膀留疤。

莫迪这人,四十多岁,瘦高个儿,从小在河边长大,父亲是老水手,他十岁就帮绑小筏。成年后辗转北部打工,先给伐竹队干,后来独立领队。



经验老到,记性好,每段河弯浅滩都门清。雇他运货,九人队,每天二十三元工资,一个月到不了扣钱。他管人严,出发前清点竹子,剔次品,绑时示范绳法,拉紧三圈死扣。

买家多是达卡商人,下大单两万根竹子。北边收购价每根两元,到南边翻倍四元,总卖八万块。利润全在运输省上,劳动力便宜,孟加拉人多,啥活儿都抢着干。汽车船成本高,油钱维修一算,不划算。水路靠天吃饭,雨季洪水帮推,旱季浅滩多推。

莫迪队出发,浅水推一天几公里,四人中途撂挑子,剩五人咬牙顶。改造筏子花十天,拆了重绑,篾条缠紧,手磨破了继需。渔民堵路,赔了走人;急流过,竿子戳底,筏身晃荡稳住。



汇主河,水宽流急,阵型变,绷紧神经两小时冲关。第一站交易点,竹堆如山,商贩挑货,莫迪验完收尾款。

这生意接地气,穷人翻身靠它。北部竹农卖筏赚现钱,南部建房有材,中间水手拿工资养家。莫迪这样的领队,积累经验后接更大单,五万根筏长一百五十米,队扩到十五人。

风险在,土匪少但渔民多,赔竹成常态。政府管水运,但私营筏队多。经济账算清,一趟八万,扣人工材料,净赚一半。竹子到手,拆了变支柱、摊架,散布城市角落实用。



竹筏这法子不新鲜,英国时候就用,独立后传承。北部山区竹林总面积上百万公顷,亚洲第二大竹区。运输靠河,出口印度边境,边贸热。穷国里,这模式聪明,循环用材,零污染。

工人苦,工资低,安全差,但没它,竹子烂林里,南部缺材。莫迪退休前还领小队,六十岁下水不抖,手茧厚实。村里年轻人学他,绑筏拉绳,传下去。

孟加拉水运占GDP两点五,农业产值两成多。竹业拉动乡村,妇女编篮卖,男人运货。气候变,洪水多,筏子适应强,顺势漂。未来深水港如马塔巴里建好,大船接力,小筏补位。



穷人智慧在这,资源在手,路子对头,日子慢慢好转。八万块一筏,听着不多,在本地够一家吃几年。商业鬼才不夸张,穷山沟里挤出金点子,值学。

竹子不止运材,还进旅游。东北部锡尔赫特,筏子变观光船,游客坐着看茶园河景。公司推这游,砍竹绑筏全体验,一天五百毫升水加车接。经济链长,竹农多赚,导游有活。运输本是苦力,便门路广。北部哈拉冈村,竹筏周六发,每周固定,印孟边河宽窄,证件齐全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嘉诚曾和梁洛施私下做交易,不把3个孙子纳入李家,是一种算计

李嘉诚曾和梁洛施私下做交易,不把3个孙子纳入李家,是一种算计

娱乐团长
2025-11-09 14:33:37
2025-11-09 21:36:49
青途历史
青途历史
历史是经验的宝库,是智慧的源泉。
2920文章数 2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千元机价格旗舰级配置!vivo新机全配置曝光,是否值得期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