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卷第7题
天气图是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重要工具。下图为亚洲东部地区10月某日地面天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7.图中乙区域温带气旋后续最有可能的移动方向是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该题的官方答案是A
某次讲座上教研员专家的答案和解析
 ![]()
公众号“讲地理的乔老师”的课件答案和解析
 ![]()
公众号“谈天说地蚺蛇尖”的答案和解析
公众号“谈天说地蚺蛇尖”答案是选B,东北风,其给出如下理由
【点评】受高空西风带牵引,自西向东移动,而东南侧有副高阻挡,只能顺着副高北侧的引导气流向东北移动。
【误区1】部分老师认为该图是近地面,无需分析高空。实际上锋面气旋是受高空西风牵引的,其逻辑机制是先高空再近地面。
【误区2】部分老师认为受冬季风影响,该锋面气旋东移南下。实际上季风只是近地面的,无法改变高空风场。
公众号“不知名地理爱好者”的文章
分析摘要:针对题中某年十月东亚地区的温带气旋个例,通过分析其地面气压场结构及与关键系统的配置,诊断其处于一个强烈发展的斜压环境中。诊断结果表明,该气旋将受深厚西南气流引导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在强高空辐散和充沛潜热释放支持下经历快速加深过程。
一、 地面天气系统结构诊断
1. 温带气旋的斜压结构特征:
· 中心定位:53°N, 128°E,中心气压998 hPa。
· 槽线结构与热力场暗示:
· 后部槽(西南至42°N, 122°E):此为冷空气入侵通道,定义了系统的冷区。密集的等压线预示着强的冷平流正由此输送至气旋后部。
· 前部槽(东北至55°N, 135°E):这是一个关键发展信号。它的出现表明气旋的暖锋波动异常活跃,暖湿空气向极地方向的输送(暖平流)极为强烈。地面东侧槽的存在,通常是高空正涡度平流和暖平流叠加作用的结果,预示着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地面气压下降。
2. 关键强迫系统:高压坝的构建:
· 大陆冷高压(1030 hPa, 48°N,110°E):其东伸的脊线(至42°N,119°E)在气旋西南象限建立了强大的正变压区(pressure rise)。这不仅彻底阻断了气旋的西行路径,其东侧的偏北风更构成了气旋的冷垫,增强了低层的斜压性。
· 副热带高压(1027 hPa, 37°N,140°E):其异常西伸的脊线(至20°N, 105°E)是本次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它实现了两点:
· 动力阻塞:在气旋东南侧形成坚实的动力屏障。
· 能量输送:其西北侧的低空急流(LLJ)成为向气旋输送热量和水汽的核心通道,为气旋发展提供潜热能量。
二、 三维运动学与动力学诊断
1. 引导气流与运动学诊断:
· 温带气旋的移动近似于其环境厚度平均风。在地面场上,可视为受500-700 hPa气流引导。
· 引导气流合成:大陆高压东侧的偏北风与副高西侧的西南风共同构成一个气旋东南侧的气流转弯。根据地转风原理,此转弯处存在强大的正切变涡度平流。气旋将向正涡度平流最大区域,即东北方向移动。
2. 气旋发展(加深)的动力学机制:
· 涡度方程诊断:地面气旋的加深(局地涡度增加)依赖于高空的正涡度平流(PVA)和低层的暖平流。
· 高空强迫:地面东侧槽的出现,强烈暗示其上空(500 hPa)存在一个短波槽 或 槽前脊 的发展。槽前强大的辐散场 对地面气旋起到了“抽吸”作用,导致地面气压持续下降。这是气旋发展的首要强迫机制。
· 热力强迫:来自副高西北侧强劲的西南低空急流输送强暖平流,位于地面东侧槽前。根据omega方程,暖平流最大值区域对应强上升运动,进一步促使地面气压下降,加剧气旋发展。
· 潜热释放:西南气流输送的充沛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凝结,释放大量潜热,这将加热气柱,使高空脊进一步加强,形成正反馈,加速气旋加深。此过程被称为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 机制。
三、 定量化预报结论
1. 路径预报:
· 方向:东北(NE)。气旋中心将沿着其前部槽轴线,从(53°N, 128°E) 移动至(56°-57°N, 136°-138°E)区域,路径略偏北于常规情况。
· 速度:移动速度中等偏快,受强西南引导气流支配。
2. 强度预报:
· 显著加深。预计未来24小时中心气压将以 ≥ 8 hPa/24h 的速率下降,达到强温带气旋 强度(中心气压低于990 hPa)。此过程符合爆炸性气旋 的部分特征。
3. 天气分布预报:
· 大风区:最大风区位于气旋西南象限,即中国东北地区。此处等压线密集,地转风极大,将出现偏北大风,平均风力7-8级,阵风9级以上。
· 降水区:主要强降水(雨或雪)集中在气旋中心的东侧和东北侧,即地面东侧槽前的暖平流和抬升最强烈区域(俄罗斯远东),将出现强降雪或暴雨。中国东北地区降水微弱,仅限于东南部山区零星雨雪。
四、 总结与业务关注点
本次过程是典型的双高压引导下的温带气旋快速发展模型。预报的关键在于认识到:
1. 地面东侧槽是高空正涡度平流和低空暖平流的综合体现,是指示移动路径偏北和强度发展的地面关键特征。
2. 副高异常西伸,其提供的低空急流和热力场是气旋能量来源的核心。
3. 业务上,必须紧急查阅高空图,以确认500 hPa短波槽的位置和强度,以及200 hPa急流辐散区的叠加情况,从而对加深速率和降水强度做出精确的定量预报。
五、争议
此题给的参考答案是A,即东南方向,对此表示不认可。
公众号“狐说地理”上的文章
公众号“狐说地理”坚持答案错了,应该选B,东北,其给出如下理由:
从宏观一般规律吵到微观特殊情况。
我们先来看宏观一般规律。前几天有老师来问我选东南还是东北,我不假思索的说东北。为什么呢?因为平时看的卫星云图都是朝东北方向运动的,而且解释起来也不难,简单来说,就是温带气旋的南部是高压,气流由高压向低压运动,不违反常识。并且卫星云图的视频也是这样运动的:这个视频很好,大家一定要看完
大家仔细观看温带气旋的运动轨迹就可以看出来,温带气旋的轨迹大部分都是朝东北去的。有没有朝东南的路径?有,大气也会波动。
 ![]()
但是不是高考题这种情况呢?我们要注意高考题给的温带气旋的中心在北纬54、东经128度附近,接下来这个温带气旋将朝哪个方向移动呢?因为题目没有给具体的时间,没有年、日、时刻,只有月份,温带气旋是短时间的天气系统,在几天内甚至几小时内的变化都很大,题目没有给具体时间,讲座“专家”又不说是哪天的天气图,增加了我们验证其真伪的难度(用“某”出题的卑劣用意),但是,出题人难不倒追求真相的广大老师。我第一篇文章(被投诉删了)查到的资料是从宏观规律上看,东亚温带气旋的移动路径是从西南向东北。
 ![]()
具体情况要看500、700百帕的天气图
 ![]()
后来查资料,又发现有少数时候,也有朝东南的路径。比如
 ![]()
 ![]()
 ![]()
 ![]()
虽然大部分温带气旋是朝东北移动,但是2020年12月28日的也有朝东南移动的情况。于是我在留言区进行了补充说明,说不是绝对只有朝东北的路径,也有少数朝东南的路径。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证明这题是选东南就不能选东北。
 ![]()
 ![]()
 ![]()
 ![]()
 ![]()
 ![]()
 ![]()
 ![]()
从论文看出,东南路径的气旋所经纬度偏低,主要影响我国华北地区。而该考题的气旋中心在大致北纬54度、东经128度附近,纬度偏高了。所以,从宏观来看,不能断定高考题这天朝东南移动。
咨询专业人士,打了个平手。从宏观、平均多年状况来看,10月份很多温带气旋是朝东北移动的,尤其是我国东北这个位置的气旋,不属于东南路径的气旋。所以,宏观上看,这题根本站不住脚。出题人只能拿“特殊情况”说事。
我找了几个10月的天气图,大家跟高考题的图对比一下:
 ![]()
这两副图的副高的位置也大概在日本,但是气旋中心的位置偏低,其移动路径是朝东北。
 ![]()
这个图,副高在气旋东南侧,气旋移动方向是东北。
 ![]()
 ![]()
 ![]()
高压在东侧,气旋向东北移动。
 ![]()
 ![]()
 ![]()
 ![]()
 ![]()
 ![]()
上面的图,温带气旋全都是向东北移动,但是我也找到两天朝东南移动的图,大家仔细观察,似乎有这个规律,在短时间内(几天或者几小时吧?)如果副高强度减弱,温带气旋就朝东南移动,如果副高强度不变或者是增强,温带气旋就朝东北移动。但是,要得出这个结论,必须有两张图对比,只给一张图,你不知道后续副高会怎么变化的情况下,是得不出温带气旋一定向东南移动的。
 本身高中教材就没有讲过温带气旋的移动路径,学生以及很多老师连宏观情况都不知道,你还来考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既不给高空图(即便给了,也是超出学生所学),也不给后面时间段的图,就让学生判断,怎么可能判断出来?
 ![]()
2025年10月:是不是朝东北移动?
 ![]()
网友的留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