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方面一直期待北京增加美国农产品采购,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次连美国的“小弟”都坐不住了,直接转身做起了中国生意。
![]()
眼下,作为美方传统盟友的阿根廷正在全力争取中国市场。2025年前8个月,阿根廷向中国出口了122万吨高粱,几乎占其高粱出口总量123万吨的全部。
中国可是全球高粱市场的最大买家,2024年进口高粱达770多万吨,日本排第二也不过15万吨,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但阿根廷显然不满足于此。为了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最近专门提升了高粱出口标准,收紧容重、杂质含量等指标,就是想告诉中国买家:咱这质量绝对靠得住。
《南华早报》10月6日的报道说得明白,这举动可能给阿根廷与美国的关系增添新的压力。
![]()
阿根廷上个月还放了个更大的招。2025年9月22日,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突然宣布,从即日起至10月31日,大豆出口关税从26%直接降到零。这一下彻底炸了锅。阿根廷可是全球第三大大豆出口国,这么一搞,成本优势立马就出来了。
中国买家的反应也快。路透社报道,零关税政策公布后没几天,中国就火速订购了至少10船阿根廷大豆,每船约6.5万吨,计划11月装运。有交易员透露,实际订单可能达到15船,总量超过90万吨。
反观美国那边,情况就有点尴尬了。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最近坐在拖拉机上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正值收获季,中国的订购量却是“零”。他向华盛顿方面紧急呼吁:“我们需要的是市场和机遇,中国市场对我们的生计至关重要。”
![]()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仅327.9万吨,同比暴跌54%。过去五周中国采购的183船大豆里,巴西占了109船,阿根廷74船,美国为零。
截至9月,美国大豆出口中中国占比降到37%,创19年来新低,除了2018-2019年贸易战那两年。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直接。华盛顿方面今年对华加征高关税后,中国3月就反制,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对高粱加征15%关税。
按照目前关税水平,加征125%关税后,美国大豆到岸价能达到1026美元/吨,而同期巴西大豆到岸价约580美元/吨,价格几乎贵了80%。这价格差摆在那儿,谁还会买贵的?
因此阿根廷政府这次主动降关税,打的就是价格战。
![]()
关税一免,阿根廷大豆、高粱的价格优势立马凸显,中国买家自然就转向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算得很清楚,虽然短期内损失了关税收入,但能换来外汇流入,缓解国内金融压力。
阿根廷最近外汇储备不足,比索贬值压力大,急需美元回流。这个时候,中国市场就是救命稻草。
华盛顿方面对此肯定不会高兴。阿根廷名义上是美国在南美的重要盟友,现在却为了经济利益直接“倒戈”。美方本想靠盟友体系对华施压,这下算盘打空了。
眼下,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正在重塑。中国作为最大买家,话语权越来越重。
巴西已经占据中国大豆进口的70%以上,2025年全年对华出口预计达8100万吨。阿根廷现在也在奋起直追,不仅是高粱,大豆也要抢占更大份额。
![]()
美国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则在不断萎缩。美国农业部预测,如果关税战持续,美国大豆出口可能减少1000万到1500万吨,农民收入损失超50亿美元。
问题的关键在于,华盛顿方面挑起的这场贸易战,本质上违背了自由贸易原则。中国减少美国农产品采购后,其他国家填补空缺是市场的正常反应。
阿根廷也好,巴西也好,都是在自由竞争中抓住了机会。美方如果真想解决问题,需要的是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来协商,而不是继续施压。
接下来,局面会怎么发展?
![]()
一方面,华盛顿方面如果继续维持高关税政策,美国农民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毕竟其他市场根本吸收不了那么多产能。
另一方面,更多国家可能会效仿阿根廷,通过降低关税、提升质量来争夺中国市场。这场围绕农产品市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