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冲突爆发两年后,双方终于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展开新一轮间接谈判,美国总统特朗普透露“哈马斯作出了重要让步”。
但诡异的是,以军对加沙的空袭仍在持续,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仅6日谈判当天就有10人死亡,其中3人在领取人道援助时遇难。
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自特朗普10月4日呼吁停火以来,加沙已有104人丧生。这种“嘴炮停火”彻底激怒了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痛斥:“以色列多次违背停火承诺,我们对他们没有丝毫信任!”
![]()
虽然特朗普一再强调“进展顺利”,但谈判的核心矛盾似乎依然没有解决。根据埃及安全消息人士透露,以色列代表团在谈判中对哈马斯提出的“停止攻击保证”和“释放人质后停杀哈马斯成员”的要求,全程保持沉默。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以军不会从加沙全面撤军,将继续控制已占领土,哈马斯必须在第二阶段解除武装,“无论是通过外交还是军事手段”。
谈判桌上的博弈,背后是血淋淋的代价。截至目前,以军报复行动已造成加沙超6.7万人死亡,220万居民流离失所。但以色列似乎铁了心要将军事优势转化为筹码,特朗普4日公布的“初步撤军线”显示,以军即便完成撤军,仍将控制加沙南部拉法、汗尤尼斯等大片土地,实际是把加沙分割成了一个新的“露天监狱”。
![]()
哈马斯内部产生了分歧意见,政治派(卡塔尔)虽同意在特朗普“20点计划”框架下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提出两大硬条件:一是以色列永久结束对加沙的侵占,必须由美国和地区国家提供“真正保障”;二是释放人质与以色列全面撤军的时间必须“直接挂钩”,最后一人获释时间必须与撤军完成时间一致。而军事派(加沙军事部门领导人伊扎丁·哈达德)称这是“消灭哈马斯的陷阱”,拒绝放弃武装 。这种内部分裂,让谈判前景蒙上阴影。
![]()
国际社会的态度同样微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抓住机遇结束冲突”,但除了口头支持,并无实质行动。欧盟虽表态“关注局势”,却始终未对以色列施加实质性压力。反倒是阿拉伯国家内部出现裂痕,埃及、卡塔尔积极斡旋,而沙特、阿联酋等国却保持沉默,被哈马斯谴责为“前所未有的背弃” 。这种双重标准,让加沙民众彻底寒心。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国内也并非铁板一块。74%的以色列人支持全面停火换取人质获释,55%的人认为内塔尼亚胡处理战争的方式“不好” 。特拉维夫“人质广场”上,民众举着标语怒吼:“要人质,不要战争!”但内塔尼亚胡内阁中的强硬派,却坚持“先解除武装再谈停火”,甚至威胁要扩大军事行动。
![]()
从历史经验看,以哈停火协议往往是“短命鬼”。2023年11月的停火仅维持一周,2025年初的三阶段停火也因双方互相指责违约而破裂。关键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每次停火都成了双方重整军备的“中场休息”。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谈判真能打破“停火-破裂-再停火”的循环吗?
笔者认为,短期内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以色列要的是“安全红利”,哈马斯要的是“生存空间”,两者诉求南辕北辙。除非美国能迫使以色列做出实质性让步,比如明确撤军时间表、开放人道走廊,否则谈判终将沦为一场华而不实的表演秀。
笔者甚至怀疑,特朗普提出的谈判有可能只是一个烟雾弹,真正的目标是在中东发起一场更大规模的地缘战争……
引用来源
综合《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色列时报》《半岛电视台》《开罗新闻台》《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新华社》《路透社》《埃菲社》《加沙卫生部》《联合国秘书长声明》《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