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阶段航运业出现了一种怪象,过分强调“绿色甲醇”领域取得的成就,对于“灰色甲醇”却避而不谈,或者索性认为“灰色甲醇”就是落后的、不可取的。
甲醇成为航运业脱碳的核心选择之一,已形成共识。挪威船级社(DNV)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有18艘甲醇燃料船舶订单,同比增长200%。
但在燃料选择上,现阶段航运业出现了一种怪象,过分强调“绿色甲醇”领域取得的成就,对于“灰色甲醇”却避而不谈,或者索性认为“灰色甲醇”就是落后的、不可取的。
据了解,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按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将甲醇分为四类,分别是棕色甲醇、灰色甲醇、蓝色甲醇和绿色甲醇,对应四种主要生产路线。
其中,天然气重整加工制成的甲醇,被认为是“灰色甲醇”,如果加入碳捕获和存储环节,制成的甲醇就被称为“蓝色甲醇”。目前,全球约有65%的甲醇是通过天然气制备的。
从本质来看,所有甲醇燃料均属于低碳范畴。即便以天然气为原料,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也远低于传统重油或煤制燃料,且燃烧过程实现零硫排放与低颗粒物排放。
这种统一的低碳属性,决定了甲醇在替代传统燃料中的共同价值。因此,人为划分“颜色标签”并无实质意义。
![]()
合理的分类逻辑应基于碳排放强度,而非原料来源。可参照全生命周期评估标准,将甲醇分为“零碳甲醇”(如可再生电力制甲醇、生物质甲醇等)与“低碳甲醇”(如天然气制甲醇),或直接以制备方式命名分类,既符合科学原则,又为行业留足转型空间和目标方向。
政策层面亦不支持简单的颜色划分。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生命周期分析导则与欧盟FuelEUMaritime计划,均未否定天然气制备甲醇的清洁能源属性,其仍可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享受政策利好。这为这类甲醇的合法应用提供了明确依据。
更为关键的是,零碳甲醇的供应与成本现状,难以支撑行业需求。2023年,全球零碳甲醇供应量仅50万吨,而需求已达680万吨,供需缺口悬殊,燃料成本高昂。
因此,航运业脱碳应遵循渐进式路径,现阶段,应借助天然气制备甲醇的充足供应优势,推动甲醇动力船舶普及与加注设施建设,待零碳甲醇产能突破后,再逐步提升占比。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航运业碳排放的稳步下降,而非陷入标签之争的误区。
版权说明
本文刊载于《中国航务周刊》,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通过留言,提供新闻线索,投稿可发送至hangwuzhoukan@126.com
本期编辑:Effy 审发:王禹
(点击小程序卡片,查询船东精品航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