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个广东网友的吐槽,说在甘肃餐厅点了份“牛奶玫瑰”,本以为是精致小碗糖水,结果端上来一个洗脸盆大的碗,稠得能当主食,“老板说这是小份,我当时就想找个西北胃借借”。评论区瞬间炸锅,全是被大西北份量“惩罚”过的人。
![]()
有个浙江姑娘说,她在西安点了碗biangbiang面,端上来的碗比她脸还大,面条宽得像皮带,“我努力吃了半小时,才消灭三分之一,老板路过还问‘是不是不合胃口’,我只能说‘太实在了,吃不动’”。
![]()
更绝的是个重庆小伙的经历:在兰州点了份手抓羊肉,想着“一人份应该不多”,结果服务员端来一整盘,堆得像小山,“我掂量了下,少说有两斤!最后打包回去吃了三顿,连酒店微波炉都认识我了”。
![]()
北方网友的“凡尔赛”也很扎心。有个甘肃本地人说:“我们这儿的‘单人份’,是按‘能吃的壮汉’标准做的。上次见个南方姑娘点了份酿皮子,结果对着比脸大的盘子发呆,最后请邻桌大叔帮忙消灭了。”
![]()
最搞笑的是“反向操作”。有个江苏网友学聪明了,每到餐厅就说“要最小份,再分一半打包”,结果在银川点羊杂碎时,老板直接说“我给你盛半碗,算你半价”,“那半碗也比我们家大碗多,西北人是把‘实在’刻在DNA里了”。
![]()
还有人晒出物价对比:在青海吃了份炕锅羊肉,满满一大锅才68块,“在我们那顶多给半锅,还得加钱加菜”;在新疆买了个烤包子,5块钱比拳头还大,“皮脆肉多,吃两个就饱,南方同类得卖8块,还跟小笼包似的”。
![]()
![]()
网友们总结出规律:去大西北旅游,要么组队,要么自带打包盒。有个姑娘说:“我现在学会了,点单时先问‘能做迷你份吗’,遇到好说话的老板,会给你整个‘试吃装’,既不浪费又能尝鲜,就是得放下脸皮。”
![]()
![]()
其实,这哪是惩罚,是大西北的温柔——怕你饿着,怕你没吃够。就像有人说的:“在南方吃饭是‘点到为止’,在西北吃饭是‘管饱管够’,虽然吃不完,但心里暖乎乎的。”
你们被哪个地方的份量“惊到过”?来评论区说说,让大家看看谁的“饭量翻车”最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