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所有山川里面,尤以“五岳”最出名,而“五岳”里面,居于首位的就是“五岳独尊”泰山,从古至今,世人皆在攀登泰山,对之赞美有加,比如李白《登泰山》写道:“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张养浩《登泰山》也说:“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
除了创作诗词称赞,古人还会题字或刻石,攀登过泰山的老师,想必一定见过,泰山立有很多石碑,山体上面也写有诸多字迹,最著名的就是“五岳独尊”,清代光绪三十三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刻,清代康熙五十三年,在泰山岱顶平顶峰北题刻的“果然”。
![]()
这些字体多是篆隶和草书,相对来说,都不要太容易辨认,草书是将书体进行简化,而篆隶乃是“甲骨文”演变而来,笔画繁复,更难分清,正因如此,泰山上的很多书法,少有游客能全部看懂,甚至有些暗藏含义,进行创新的作品,令学者研究数年。
![]()
就像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还有一幅“神秘书法”,只有区区2个字,日本钻研10年无果,它就是“二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秀才刘廷桂题镌,石碑刻高60厘米,宽150厘米,字径34厘米。
![]()
字体属于行楷书,融合篆隶的笔法和意态,笔力雄健,入石三分,起笔、收笔果断,转折处方圆兼施,体现书写者深厚的笔墨功底,笔画饱满,骨肉匀停,虽然只有2字,但是给人一种雄浑、苍茫、意蕴无穷的磅礴气势,与泰山的雄伟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
虽然这块石碑内容神秘,但是少有人对其仔细研究,直到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一队学者,在泰山见到此刻石,百思不得其解,研究了多年也未得含义,后来郭沫若也来此游玩,见到石碑,仅用一眼将其破解,此碑的正确读法,应是从左向右,读作“虫二”。
![]()
这是“風月”繁体二字,去掉外框后的形态,意指风月无边,“風”字,去掉外面的“几”字框,剩下就是“䖝”,“月”字,去掉外面的“冂”字框,剩下就是“二”,景色无限,意境无穷,表达登山者极目远眺,感受壮丽山河所带来的无限震撼与审美享受,更具文人雅趣。
![]()
您对“虫二”石碑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