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本该是酒店与民宿经营者迎来丰收季的国庆中秋双节,今年却成了不少老板难掩失落的时刻。
过去每逢长假靠抬高房价大赚一笔的模式,这一次彻底失灵,原本设想中的客流高峰并未带来预期收益,反而遭遇市场冷遇。
街头随处可见自驾游客在车中搭起帐篷过夜,景区周边空置的房间比比皆是,许多人宁愿忍受不便也不愿为天价住宿买单。
即便部分商家一天内多次下调价格,甚至将房价砍至原价一半,依然难以吸引住客上门,订单量始终低迷。
这场由“涨价致死”引发的行业危机,背后逻辑并不复杂,归根结底是一场对消费者耐心与底线的严重误判。
![]()
节前的住宿市场仿佛被点燃了贪婪的引信,各大平台上的民宿和酒店纷纷开启疯狂调价模式。
经营者们争相推高报价,定价策略毫无节制,各种隐性操作层出不穷,俨然把假期当成收割用户钱包的窗口期。
江西景德镇的空间酒店成为这一风潮中的突出案例。
该酒店平日房型价格维持在80到100元之间,到了国庆期间竟飙升至每晚1200元,涨幅接近十倍,令人咋舌。
![]()
面对舆论质疑,工作人员先是声称当前标价仅为参考,建议顾客先下单再协商退款差额,随后又改口称系统处于“筹备阶段”,对定价缺乏经验。
直至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才迫于压力承诺节日期间涨幅不超过100%。
这种“先虚标高价、后假装让利”的套路暴露无遗,最终不仅未能获利,还因涉嫌违规被正式立案处理。
![]()
湖南郴州的欢漫酒店更是上演了一出“取消订单再加价”的戏码。
长沙一位黄姓女士提前预订了10月3日入住的豪华大床房,成交价为每晚160元,结果被酒店以“价格设置错误”为由单方面取消订单。
她再次搜索时发现,同一房型已涨至600多元,几乎翻了四倍。
![]()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江苏苏州,李女士刚完成付款不到十分钟,所订旅馆房间就被强制取消,重新上架后价格从五百多元跃升至927元。
平台仅提供50元优惠券作为补偿,态度敷衍,消费者权益明显受损。
此类行为实则是典型的“低价引流+临时涨价”营销陷阱,把顾客当作可随意摆布的对象。
![]()
不只是个别城市出现乱象,全国多地均陷入盲目提价的集体狂热。
内蒙古一家汉庭酒店日常最低售价为164元,国庆期间最高报价竟达1626元,增幅逼近十倍。
![]()
有旅行者愤慨表示:“这不是正常的节假日调价,而是赤裸裸地趁机宰客。”
就连一些三线城市的景区周边连锁酒店也没能幸免。
有网友晒出预订页面截图显示,某地平时收费两百余元的客房,在国庆期间直接上调至七百多元,涨幅超过两倍以上。
![]()
面对批评,个别店主仍强硬回应:“节假日就该这个价位,觉得贵可以不订。”
然而现实很快给出了回应——市场用冷清的入住率狠狠教训了这些傲慢的经营者。
许多老板曾笃定:假期人流量庞大,根本不愁没人入住。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当代游客早已不再是容易糊弄的被动接受者。
涨价风波刚刚掀起,市场的反噬便迅速到来。
![]()
假期刚开始不久,大量依赖涨价盈利的商家便陷入“无人问津”的困境,即便频繁降价也无法挽回颓势。
与此同时,坚持诚信经营的品牌却悄然收获了口碑与订单的双重增长。
根据华住集团发布的数据,旗下实行“价格透明、贵即赔付”政策的门店,整体预订率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
其中经济型品牌表现尤为亮眼,显示出消费者对合理定价的高度认可。
![]()
某知名连锁酒店因始终坚持明码实价,旗下热门门店连续四天实现满房状态。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随意涨价的小型住宿点,门庭冷落,空房堆积,场面颇为尴尬。
![]()
三大深层原因击碎了涨价幻想
为何往年行之有效的涨价手段在今年全面失效?并非出行人数减少,而是经营者触碰了三大致命雷区。
第一,消费者的决策能力显著提升,不再盲目接受不合理定价。
![]()
旅游平台统计显示,今年国庆期间00后出游人群同比增长高达43%,这一群体更注重性价比,追求真实体验而非面子消费。
他们宁愿选择露营或车内休息,也不愿为虚高的住宿费用买单。
华住方面的反馈也证实,主打实惠路线的品牌预订持续走强,而肆意涨价的独立酒店则面临严重滞销。
![]()
第二,住宿供给已严重过剩,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以舟山为例,仅岱山县东岙村就有48家民宿,提供423个床位,全市超九成闲置农房已被改造为接待场所。
丽江、大理等传统热门目的地更是民宿林立,总量远超实际需求容量。
![]()
经营者若不思考如何优化服务、打造特色,仅靠短期涨价牟利,只会加速将客户推向竞争对手怀抱。
第三,监管机制日趋严密,违法行为难逃追责。
![]()
景德镇市场监管局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启动调查程序,并展开全域排查行动。
郴州相关部门亦针对欢漫酒店擅自取消订单的行为进行调解,明确指出此举违反合同约定,涉嫌违约。
![]()
国家早有明文规定,哄抬物价最高可处300万元罚款,实施价格欺诈最高处罚50万元。
一些经营者妄图钻空子捞快钱,结果未见收益,罚单先行,得不偿失。
![]()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变化:今年“反向旅游”热度空前高涨。
![]()
广西柳州、桂林以及四川泸州等非传统热门城市异军突起,民宿预订量同比激增数倍。
尤其是泸州,因举办大型音乐节带动人气,住宿预订量暴涨12倍。
而那些紧盯一线景点坐地起价的老板,完全错过了这股新兴客流的转移方向。
守规者赢麻了,乱价者亏惨了
这个国庆假期的住宿市场呈现出极端分化态势:一边是合规企业的业绩爆发,另一边是投机者的血本无归。
华住集团早在节前便布局清晰,推出“贵即赔”会员保障机制,强调价格公开透明。
同时强化前台服务流程、清洁标准等核心环节,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最终实现全国门店平均预订率超越去年水平,北京、深圳等多个核心城市门店连续多日满房。
继去年泉州853家酒店民宿联合签署不涨价承诺书后,今年地方政府主动出击。
官方正式公布首批100家“亲民价格酒店民宿”推荐名单。
同步出台民宿酒店收费“十标清”“十不得”指导文件,细化收费标准,杜绝隐形收费与临时加价。
反观那些试图借节敛财的经营者,不仅损失了收入,更严重损害了自身品牌形象。
业内人士评价道:“国庆就像一面镜子,清楚映照出谁在用心经营,谁只想捞一票就跑。”
这次由涨价引发的大面积亏损,给整个住宿行业上了深刻的一课。
幻想依靠节假日坐地起价就能轻松致富的时代已经终结。
消费者具备辨别能力,监管部门执法有力,市场环境已然发生根本性转变。
唯有重视性价比、坚守诚信原则的企业,才能赢得长久信赖。
那些成功突围的合规品牌已用事实证明:踏实做事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道。
未来每逢节假日来临之际,每一位经营者都必须认真思考:
是要追逐短暂的利益,还是要守护长远的信誉?
这笔账,终究要算清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