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今年的国庆假期,大家有没有去逛博物馆?
这几年逛博物馆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旅游项目,很多博物馆的一些搞怪的有意思的展品被大家发在网上,很多人为了去和这些展品打卡,会选择去一趟博物馆;当然也有很多人是抱着欣赏展品,了解历史的心态去博物馆。但是就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在博物馆游览的游客都没有提前做好功课,也有很多人没有报团听讲解,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展区里乱转,更有甚的是一些小朋友在展区里面大喊大叫,大吵大闹,这些还算是好的,如果是再碰上一些不太了解规则的家长,甚至还会在展厅内外放抖音。
![]()
(湖北省博编钟)
这当然给一些想要看展品,认真了解历史的游客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其中也包括我。很多时候想要给博物馆的器皿拍一个美丽而清晰的照片,但事实上总是因为人流量而无法拍摄,很多时候也想仔细看一看博物馆器皿上的介绍,但是总被人推着不断往前。
因此我有时候也会恨恨的想,要是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不是真正来逛博物馆的人出去就好了。
![]()
(南京古生物省博化石)
但是后来我又想,我这算不算是高知分子的傲慢?自以为读了两年书对历史有些了解,就主动的去鄙视那些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的人,想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阻止他们了解这段历史,虽然这种阻止并不是主观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建议博物馆要收票,用10块钱、20块钱象征性的售票去阻拦那些不是真正想来逛博物馆,而是趁着免费过来打卡的人。
![]()
(徐州圣旨博物馆)
这样的说法乍一听其实有点道理,但是仔细一想也是知识分子的阶层傲慢,通过收取门票而造成知识垄断,阻止人们免费的去获得知识。
![]()
(徐州市博物馆钱堆)
用收费过滤“无聊者”混淆了问题根源:展厅内的喧闹与不文明行为,核心在于管理机制(如人流引导、规则执行)的缺失和部分参观者的素养问题,与“免费开放”并无直接关联。
10-20元的门票根本挡不住本就漠视规则的人,反而会将学生、低收入群体等真正渴望接触文化的人拒之门外。就像我去年过年期间去了兵马俑,兵马俑这么贵的门票,依然也拦不住那些无聊者想要打卡的人的脚步,依然有人在里面刷抖音,依然有人想要在上面偷偷刻字,甚至在我去过兵马俑后的几个月,还出现有男子跳到兵马俑的俑坑中睡觉的新闻。
![]()
(临潼兵马俑展品:醉汉)
国家补贴博物馆免费开放,初衷本就是打破文化壁垒,让所有人都能平等触碰文明——无论是打卡分享、带娃参观,还是单纯进来感受氛围,这些都是公众与文化产生连接的方式,不该被随意贴上“无聊”的标签。若想改善观展体验,关键在于优化管理(如恢复合理预约、加强现场引导),而非用门票为公共文化资源设置门槛,违背其普惠的本质。
并且博物馆建立的大部分经济来源应该是纳税人的税钱,这里的纳税人指的是广义上的纳税人,也就是购买过商品,为商品付过税的人。这样来算的话,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是纳税人。通过纳税人的钱而建立的博物馆,却要纳税人交钱买票才能进入这样的举措是否合理呢?
![]()
(临潼兵马俑)
但是现在确实博物馆存在大量的管理问题,确实存在着涌入大量不以参观文物为主要动机的游客群体。
那现在应该怎么办?
![]()
(甘肃省博物馆马门溪龙)
说实话我不知道,因为我并非艺术管理专业的专业学生,我只是一个博物馆游览爱好者,让我提一些专业的建议,我可能提不出来,但是或许可以从一些比较优秀做的很好的博物馆中提取经验。
以下是豆包给我的答案
1. 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
策略:永久馆藏免费,特展收费(如2023年“罗塞塔石碑”特展票价约20英镑)。
效果:免费政策吸引年均600万+人次参观,成为全球最受欢迎博物馆之一,实现文化普惠;特展收费则补充运营资金,同时通过高价值展览维持观众粘性,平衡了公益与运营需求。
2. 故宫博物院(中国北京)
策略:分时段收费,旺季(4-10月)60元,淡季(11-3月)40元;珍宝馆、钟表馆另各收10元,对未成年人、老人等群体免票。
效果:合理收费既为文物保护、古建筑修缮提供资金支持,也通过价格杠杆适度控制客流(年均1500万+人次),减少对文物和环境的压力;针对性免票政策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参观权益。
3.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西安)
策略:基本陈列免费(需预约),临时展览收费(如“大唐遗宝”特展票价30元)。
效果:免费政策极大降低参观门槛,年均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成为普及陕西历史文化的核心平台;临时展览收费则用于补充展览策划、文物研究等开支,形成“免费保普惠、收费促发展”的模式。
说实话,给到的也基本上是国内大部分优秀的博物馆都在用的方案,也就是普通的展馆,主要展馆为免费预约票,一些特殊的展厅需要额外购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分流,大部分的群体愿意为特殊展厅购票的,基本上都是愿意为知识付费的群体,这一类群体可能素质会比较高,因此会过滤掉一些在博物馆不认真观看的群体。
![]()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何尊)
而我个人的经历是这样的做法,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因为我是一个穷学生,基本上没逛过收费的博物馆,上回去南京逛了一个收费的数字艺术博物馆,感觉就非常的不错。
也可能是因为当时并非旅游旺季,不过相对于德基的厕所来说,德基顶层的博物馆人还是很少的。
![]()
(南京德基“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
但这样也是有问题,因为像我这样的穷学生只能逛免费的展馆,但是免费的展馆又都是一些群魔乱舞的人。当然既然都免费了,那我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只不过就是在这么如同菜市场一样喧闹的博物馆里看文物,总觉得文物好像就像白菜一样廉价。
![]()
(南京博物院西汉金兽)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中国的部分游客是不是配不上这么好的文物呢?
我也没出过国,也不知道外面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只能说国内还是稍微欠缺一些。
不知道大家对是否开放博物馆如何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