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壹
云端邂逅,解锁文物的“悄悄话”
厌倦了人挤人的旅游旺季?不想费心规划路线?
今天,小编化身“云端导游”
带大家 “一键空降” 山南博物馆!
不过,这次的 “导游团” 可不一般
—— 它们是在玻璃展柜里沉睡千年的 “老住户”
石斧、银壶、唐卡、陶俑……
当这些文物褪去历史的尘埃
化身会讲故事的 “主角”
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滑动手机屏幕
让我们一起倾听它们的 “悄悄话”,
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
![]()
双系尖底彩陶罐
![]()
文物小档案
出土地点:山南乃东区温墓地
核心价值:山南唯一出土彩陶,印证高原与内地早期文化交融,象征雅砻文明的开放性
![]()
【新石器时代晚期·双系尖底彩陶罐】(拍了拍自己的菱形纹肚皮)别小瞧我这“土陶罐”,我可是博物馆的“形象代言人”——LOGO都用我的模样!距今2000多年前,我在乃东区的土地里诞生,身上的几何纹和中原彩陶是“亲戚”,早就证明了咱高原和内地的缘分。你看这两个小耳朵,既能穿绳背又能稳放,先民的智慧不比现在差吧?
![]()
▲明永乐织锦胜乐金刚唐卡,现藏于西藏山南博物馆。(图片来源:山南博物馆 卓玛)
永乐织锦胜乐金刚唐卡
![]()
文物小档案
时代:明代永乐年间
特殊身份:明成祖朱棣御赐“国礼”,国家一级文物
尺寸:高5.26米 宽3.19米
![]()
【明代·永乐织锦胜乐金刚唐卡】(抖了抖满身金线,流光溢彩)我这“身价”,全在这身“金衣”里——藏青丝绸为底,纯金线织出佛像,右上角“大明永乐年施”的题款,是皇帝给西藏高僧的“亲笔认证”。七世达赖喇嘛曾把我供奉在琼果杰寺,几百年来,我就是明朝中央和西藏地方紧密相连的活证据,这分量,够重吧?
![]()
雅砻风云录:从农耕曙光到丝路传奇
![]()
碳化青稞颗粒
![]()
文物小档案
出土地点:山南贡嘎县昌果沟遗址
历史意义:将青藏高原青稞栽培史提前至史前,刷新西藏农业文明认知
![]()
【史前时期·碳化青稞颗粒】(小声说)我虽不起眼,却改写了西藏农业史!1995年在贡嘎县昌果沟被发现时,大家都惊呆了——距今3500-3000年,咱高原先民就已经种青稞了!别嫌我黑乎乎的,当年我可是养活了一方人的“救命粮”,是高原农耕文明最实在的曙光。
![]()
![]()
酒神鎏金银盘
![]()
文物小档案
时代:吐蕃王朝(6-7 世纪)
来源:“ 高原丝绸之路 ” 贸易品
特色:融合希腊、波斯艺术元素
![]()
文化瑰宝集:信仰与艺术的不朽之作
![]()
![]()
牛头系人物纹开片瓷花瓶
![]()
文物小档案
工艺特色:开片釉工艺,纹饰融合汉藏元素
馆藏价值:见证清代汉藏制瓷技艺交流,是民俗与艺术结合的珍品
![]()
【清代·牛头系人物纹开片瓷花瓶】(转了转优雅的瓶身)别看我满身“裂纹”,这可是瓷器界的“高级纹身”——开片工艺!米白瓷胎上,牛头纹与人物纹交织缠绕,牛头是藏地吉祥图腾,人物姿态则带着中原绘画韵味,瓶颈的双系设计既实用又别致。我是汉藏工匠联手的“跨界作品”,从胎土筛选到釉色烧制,每一步都藏着南北工艺的碰撞。
![]()
贝叶经
![]()
文物小档案
核心价值:“西藏最美贝叶经”,含罕见梵文写本
工艺特色:梵夹装,贝叶刻经配彩绘,千年不朽
研究意义:见证佛教在藏地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
【11世纪-19世纪·梵文贝叶经《八千颂》】(拍了拍泛黄的贝叶)我可是博物馆的“文献明星”,被称作“西藏最美贝叶经”!我的“纸”是专程运来的热带贝叶,用锋利的铁笔刻上梵文经文,再刷上松烟墨定型,千年过去字迹依然清晰。经页边缘还绘着彩绘女神像,衣袂飘飘的模样和中原工笔仕女有几分神似。最珍贵的是,我这13部经卷里,藏着11世纪信度字体的《长阿含经》,是研究佛教传入西藏的“活史料”。
民俗烟火气:走进活色生香的藏地生活展区
民俗展区·传统民居复原
![]()
![]()
![]()
![]()
展区亮点
核心场景:经堂、客厅、厨房全景复原
特色展品:铜质餐具、羊毛藏毯、酥油茶桶
![]()
【民俗展区·传统民居复原】(仿佛推开了藏家大门)一脚踏进这个展区,就像走进了山南本地人的家!正中央是供奉佛像的经堂,酥油灯盏擦得锃亮;旁边的客厅里,藏式卡垫铺得整齐,铜质酥油茶桶、木糌粑盒摆放在矮桌上;厨房的土灶旁,还放着熬茶的铜锅和盛奶的陶壶,连墙上挂的羊毛藏毯都带着生活的温度,完美还原了农牧结合的藏家日常。
民俗展区·民族风情盛景
![]()
![]()
![]()
展区亮点
民俗载体:多民族生活场景、望果节模型
特色亮点:1:1比例还原
文化内涵:展现山南多民族共生与农耕节庆文化
![]()
![]()
![]()
【民俗展区·多民族风情与望果节盛景】(仿佛置身热闹节庆现场)先说说咱山南的“底气”——气候温软、雨水充足,肥田沃野养庄稼,辽阔牧场放牛羊,这才让雅砻文化扎下深根!你看展区里的人物群像多鲜活:藏族的藏袍绣着花纹,珞巴族的腰刀闪着光,门巴族的服饰缀着银饰,各族同胞在这儿安居乐业。最吸睛的是这支盛装队伍——过望果节的村民们!人物模型是请市群艺馆演员和本地群众当模特,按1:1比例做的,连藏袍的褶皱、脸上的笑容都复刻得一模一样,丰收的喜悦都要溢出玻璃柜啦~
此次云端之旅,我们跟着文物“大咖” 们
穿越了千年时光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明代的唐卡
从史前的青稞颗粒到吐蕃的银盘
从精美的瓷器到珍贵的贝叶经
再到活色生香的民俗展区
每一件文物、每一个场景
都在诉说着山南的历史与文化
虽然我们的 “云游” 暂告一段落
但山南博物馆的故事还在继续
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
更是文化传承的使者
它们用自己的 “悄悄话”
向我们传递着高原文明的魅力与智慧
如果你也被这些文物的故事所吸引
不妨找个时间亲自走进山南博物馆
近距离感受它们的风采
相信在这里,你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感悟
山南博物馆实用指南
一、参观建议
山南市博物馆以“藏源文化”为核心,串联起雅砻河谷的文明脉络,展陈内容丰富且叙事完整,建议预留至少2小时深度参观。若追求学术考察或高效文旅体验,可将博物馆与昌珠寺(馆藏珍贵珍珠唐卡真迹)联合规划,打造半日文化路线,沉浸式感受雅砻文明的厚重底蕴。
二、区位与交通指南
地址: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郭莎路(昌珠居委会西300米)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901路、902路公交车直达,下车后步行即可抵达;自驾游客直接导航“山南市博物馆”,馆区周边设有停车区域,出行便利。
三、开放与预约信息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7:30(17: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特别提示:2025年11月11日至11月15日因设施维护临时闭馆,建议避开该时段,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跑空。
入馆方式:免费开放,个人参观凭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身份证件实名登记入馆;团队参观需提前1天电话预约,预约专线13889036468。
禁止携带物品:相机、打火机、各类食物及宠物均不可带入馆内,馆外设有临时寄存处。
拍摄规定:手机可拍摄展品,但须关闭闪光灯;部分专题展厅明确禁止摄影,请注意遵从现场标识。
行为规范:馆内严禁触摸展品、大声喧哗,经堂等复原展区需保持安静,共同维护庄重的参观环境。
编辑|普珍
校对|白玛卓嘎 多杰
审核|李永周
图片|山南文旅 山南博物館
你最喜欢哪个文物的故事?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评 论 区 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