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中国”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非遗中国行”将于11月18日走进曲靖会泽县,“铜商文脉+非遗美食+古城活化”特色线路正式公布。这条为期3天的深度寻访路线,以“千年铜运文脉为轴、非遗活态体验为魂、古村古城为幕”,串联起斑铜技艺、洞经音乐、非遗美食等核心资源,邀请嘉宾们感受“万里京运第一城”的文化底蕴与当代活力,为“非遗中国行”注入厚重而鲜活的滇东北印记。
![]()
会泽线路的核心亮点,在于将“铜商文化”从史料转化为可触摸的沉浸式体验。作为线路开篇的会泽公园,以高22.62米的“嘉靖通宝”铜钱雕塑(世界最大铜钱雕塑)为核心地标,通过彩画长廊、浮雕墙等景观,系统呈现会泽3000余年的铜开采、冶炼、京运历史——康乾盛世60%以上的京铜源自这里,73.6%的铸币在此完成,“钱王之乡”的美誉名副其实。
![]()
而作为“万里京运第一站”的娜姑镇白雾村,更是将铜商文化的场景感拉满。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保留着24项明清古建筑、2000余座传统民居,嘉宾们将沿着青石板路探访楚黔会馆、万里京运第一站遗址,在先锋会泽白雾书局的文创氛围中,感受“京铜古道”的古今交融。村内留存的马店、驿站遗迹,搭配“白雾凉粉、洋芋粑粑”等非遗小吃的现场体验,让千年铜运路上的烟火气触手可及。
![]()
会泽线路以“非遗+场景”的创新模式,让传统技艺走出展馆、融入生活。国家级非遗斑铜制作技艺的体验堪称重中之重——在江西会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嘉宾们将近距离观摩第十三代传承人张伟的锻打技艺,看自然铜经千百次煅烧、锻打后,呈现出金红交错的神奇斑痕。这座被誉为“清代云南古建筑之首”的会馆内,还藏有世界最大的金属古钱币“嘉靖通宝”原物,非遗技艺与历史文物的碰撞,构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
听觉盛宴则来自省级非遗洞经音乐。在会泽古城的夜色中,嘉宾们将现场聆听这项传承数百年的古乐,《将军令》《开经赞》等经典曲目,以“雅、清、幽”的韵律,再现铜商鼎盛时期庙会文化的盛景,感受儒释道音律交融的中和之美。
![]()
味觉非遗同样不可或缺。“羊八碗”制作技艺的醇厚鲜香、稀豆粉的地道风味、贵州会馆品味马帮烤茶的古韵悠长......3天行程串联起多项美食非遗,让“舌尖上的会泽”成为非遗传承的生动注脚。
会泽线路的另一大亮点,是展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活化路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古城内,8000余件馆藏文物、36座保存完好的会馆庙宇,构成“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嘉宾们将走访唐继尧故居,探寻近代名人与地方文脉的渊源;调研奶奶家民宿,了解古城民居“保护+利用”的创新模式;在会泽一中内参观全省规模第二的文庙建筑群,感受“黉门典范”与千年文脉的延续。
![]()
贵州会馆的活化利用堪称典范:这座修复后的古会馆引入茶道、文艺演出等业态,成为集文化展示、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传统文化馆”。嘉宾们在此体验马帮烤茶非遗,观看会泽文化宣传片与特色节目,见证古老会馆在当代的新生。而娜姑镇白雾村将古驿道、古民居与乡村旅游、文创产业相结合,实现“保护遗产、传承文化、带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
会泽线路以“铜商文化为根、非遗体验为脉、古今交融为韵”,既展现了“万里京运第一城”的历史厚重感,又呈现了非遗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活力。
昆明信息港
记者:闫羽柯
编辑:李贵芳
审核:戴 兴
终审:宋建波
点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