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糖尿病的印象是 “突然查出”,其实身体早会发出小信号 —— 不是剧烈疼痛,而是日常里容易忽略的异常。如果反复出现以下 4 类表现,别不当回事,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 “该查血糖了”:
哪 4 类表现要警惕?
![]()
刚吃饱就饿,吃再多也没 “满足感”:比如中午吃了一碗面 + 一个鸡蛋,按平时能撑到下午 4 点,现在才 2 点就饿得心慌,加餐吃个面包也没用。这不是 “胃口好”,而是身体里帮着 “运糖” 的 “小快递员”(胰岛素)没干活 —— 糖没送到细胞里当能量,细胞一直 “没饭吃”,就会不停让你想吃东西。
喝水像 “解渴”,上厕所也变频繁:不是天热或运动后那种 “喝一杯就舒服”,而是不管喝多少水,嘴巴还是干,甚至半夜要起来喝水;同时上厕所次数变多,白天跑 5-6 次,晚上也要起 1-2 次。这是因为血糖太高时,身体会想通过尿液把多余的糖排出去,带出去的水分多了,就会又渴又尿多。
没干活也累,连走路都没力气:平时逛半小时超市没问题,现在走 10 分钟就想歇着,连拿手机刷视频都觉得胳膊酸;晚上睡得够,白天还是打哈欠,总觉得 “提不起劲”。其实是细胞没拿到足够的糖当 “燃料”,就像汽车没油,再怎么踩油门也跑不动。
小伤口难愈合,还容易发红发炎:比如做饭时被油溅到,平时 3 天就能结痂,现在过了一周还是红肿,甚至有点流脓;或者手上划个小口子,明明没碰水,却总好不了。血糖居高不下,会削弱身体的“修复机能”。在此情形下,细菌更易滋生繁衍,即便是细微伤口,也可能演变成棘手难题,不可小觑。
![]()
有这些表现,在家怎么简单测血糖?
不用怕麻烦,在家用指尖血糖仪就能初步自查,步骤简单到像 “给手指‘扎个小针’”:
准备工作别偷懒
先洗干净手(用肥皂搓 15 秒,冲干净擦干),准备好血糖仪、试纸、酒精棉片。注意别用碘伏消毒 —— 会影响结果,用酒精棉片擦一下手指侧面(这里神经少,扎着不疼),等酒精干了再操作。
操作 + 看结果,2 分钟搞定
把试纸插进血糖仪,用采血笔轻轻扎一下手指侧面,挤出一滴小血珠(别用力挤,不然会混进组织液,结果不准),让试纸吸到血,等 3-5 秒就能出数字。
空腹测(早上没吃饭前):正常数字一般在 3.9-6.1 之间;如果多次测都超 7,建议去医院再查。
不用天天测:如果有上面 4 类表现,一周测 2-3 次空腹就行,别自己吓自己。
![]()
这些糖尿病误区,别再信了!
很多人看到 “要查血糖” 就慌,其实是被错误观念带偏了,这两个常见误区一定要避开:
误区 1:糖尿病就是 “糖吃多了”,以后一点甜的都不能碰
其实不是 “完全不能吃甜”,而是 “身体用糖的能力差了”。比如吃一个苹果没问题,但一次吃 3 个苹果 + 半瓶可乐,血糖就会飙高;平时喝奶茶、吃蛋糕要控制量,不是 “一口都不能碰”,不然反而容易因为 “过度克制” 后期暴饮暴食。
误区 2:瘦人不会得糖尿病,只有胖人才需要注意
去年就有个 22 岁的瘦姑娘,因为天天喝 2 杯奶茶、熬夜到 1 点,查出了糖尿病。瘦人如果长期吃外卖(油盐多、营养不均衡)、不运动、压力大,身体里的 “小快递员”(胰岛素)也会 “罢工”。不管胖瘦,只要有上面 4 类表现,都得留意血糖。
![]()
最后想说:这些表现不是 “确诊信号”,只是身体在提醒你 “该多关心自己了”。如果反复出现,先在家测几次血糖,再拿着结果去医院咨询医生 —— 就算真有问题,早发现早调理,也能和正常人一样吃饭、生活,不用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