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培训:热敏灸的概念,热敏灸相较于传统艾灸的新认识!
️#热敏灸培训# 热敏灸的概念,热敏灸相较于传统艾灸的新认识!
️热敏灸的定义:一种将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的方法,它能够激发特殊的灸感反应,如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或其它经气传导反应。热敏灸感是热敏灸的重要特征,包括6种特殊感觉: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以及其他非热感觉(酸、胀、压、重、痛、麻、冷等)。其概念里提出了四点相较于传统艾灸的新认识:
1、腧穴敏化新概念。认为腧穴具有静息态和敏化态之分,当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会有相关腧穴处于敏化状态,处于敏化态的腧穴对刺激更佳敏感,通过“动灸手法”可以探查到敏化腧穴。好比一扇门的上锁和打开之态,又好比动物的冬眠和捕猎之态,灸敏化腧穴才更能达到“灸敏得气”之效。这是热敏灸的核心理论基础。“敏”字是核心理论的关键,可以理解为“小刺激大反应”。
2、艾灸得气新概念。认为艾灸必须得气,“灸敏得气”是艾灸疗效的充分必要条件。热敏灸得气的灸感概括为6类: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非热感(酸胀麻冷等)。与传统针灸“得气”的针下酸麻胀感不同,热敏灸的得气强调热力在体内动态传导的路径与深度,丰富了“得气”的维度。
3、消敏灸量新概念。在施灸的时长要求上,热敏灸技术认为艾灸要饱和、足量,以上述热敏灸感完全消退为停灸标准。与传统艾灸预设固定时长不同,热敏灸的灸量由被灸者的经气反应动态决定。其理论依据是,热敏灸感是疾病状态下穴位敏化的表现,有热敏灸感说明机体需要被灸,当热敏灸感消失则说明机体疾病状态被暂时纠正,腧穴恢复静息态,类似于“喂饱”。灸感持续时间与疾病严重度正相关,其创始人团队研究得出的数据是5~100分钟,大多集中于40~45分钟左右。
4、辨敏施灸新概念。传统艾灸的三步骤:辨证、选穴、施灸。热敏灸提出在传统艾灸步骤的基础上增加个“择敏施灸”,即:辨证、选穴、择敏、施灸。辨敏施灸指通过动态施灸手法及时获取被灸者的反应来识别腧穴敏化类型与强度,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灸疗方案。穴位选择的优先级:非热觉热敏穴位>得气感应指向/达到病所的热敏穴位>得气感应较强的热敏穴位>得气感应弱但疾病理论相关的穴位。#热敏灸#
️热敏灸的理论核心有四点,简称“十六字诀”:探敏定位、辨敏施灸、灸敏得气、敏消量足。探敏定位是操作前提,辨敏施灸是操作核心,灸敏得气是根本要求,敏消量足是效果保障。#山东杏林与君职业培训学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