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相信很多家长都刷到了这样的一个视频:
几十名家长整齐地跪在地上,脊背绷得笔直,蒙着眼的学生在搀扶下挨个从他们背上踩过,有女生摘开眼罩认出父母的瞬间,当场崩溃大哭。

事情得从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的一场活动说起。据该校学生爆料,9月底放假前一周,高一年级两个班级搞了场 “家校共育活动”,老师提前联系家长征得同意,却没说具体要做什么。
直到活动当天,家长们被带到会议室,被告知要跪成一排当“人桥”,配合给学生做“愧疚教育”,现场还特意放了煽情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我妈后来跟我说,膝盖跪得发麻,可想着是为了孩子好,就咬着牙没吭声。”一位学生在匿名音频里透露,当时所有同学都被蒙了眼罩,只听得到老师的催促和脚下传来的柔软触感,根本不知道踩的是自己的父母。
![]()
有家长悄悄调整姿势时,膝盖在地板上蹭出细微的声响,而学生们穿着运动鞋的脚踩上去时,他们的脊背明显往下塌了塌,这哪是感恩?分明是把父母的尊严当成了“教育道具”。
最戳人的是那个摘眼罩的女生。据在场学生回忆,她踩完最后一个台阶,抬手扯下眼罩时,正好对上母亲通红的眼睛,母亲膝盖旁还散落着刚才掉落的头发丝。
![]()
“她愣了两秒,突然尖叫着扑上去抱住她妈,哭得连话都说不清,嘴里一直喊对不起。”真正的愧疚从来不是靠强迫催生的,可这所学校偏要用最粗暴的方式制造泪点。
视频在10月6号突然爆火,有往届毕业生留言:“我们那届是让男生趴地上当桥,没想到现在换成家长了”,还有网友翻出类似的“感恩教育”闹剧,给家长洗脚时必须哭出声、集体跪拜时要额头贴地,仿佛眼泪流得越凶,教育效果就越好。
![]()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校方一开始躲得远远的,校领导电话不接、短信不回,倒是离职的工作人员说了句大实话:“这活动确实欠妥”。
直到10月7号凌晨,学校才在公众号发了篇致歉声明,轻描淡写地说“具体细节考虑不周,出现不当形式”,绝口不提是谁策划的活动,也没说以后怎么整改。
![]()
更讽刺的是,中牟县教育局一开始还说“学校不知情”,转头就被爆料打脸,有家长晒出班主任提前一周发的活动通知,明确写着“校方支持开展”。
网友的怒火一下被点燃了。有人怒斥:“感恩是教孩子尊重父母,不是让父母跪着当垫脚石”,也有教育博主戳破真相:“这种作秀式教育,只会让孩子觉得亲情是可以表演的,根本养不出真感恩”。
![]()
当父母的尊严被踩在脚下,孩子感受到的不会是愧疚,而是对亲情的扭曲认知。小时候被迫给奶奶磕头拜年,心里只有尴尬和抗拒,那些靠强迫换来的“感动”,从来都留不下痕迹。
截止到现在教育局还在调查后续处理方案,但家长和学生们的伤害已经造成了。有家长说“以后再也不敢参加学校的活动了”,还有学生坦言“现在看到父母就觉得别扭”。
![]()
其实大家真正反感的,从来不是感恩教育本身,而是这种把“尊严”当“工具”的形式主义。
温情从来不是靠踩踏尊严换来的,真正的感恩藏在日常的一杯热水、一句关心里,不是靠一场荒唐的人桥活动就能催生的。
这些年见过太多类似的教育闹剧:断网瘾学校让孩子下跪认错、夏令营逼学生吃泔水“忆苦思甜”,本质上都是用极端方式追求“速成效果”,却忽略了教育最该有的温度。

希望这所学校能真正吸取教训,别再用“考虑不周”敷衍了事,也希望所有教育者都能明白:教育的目的是滋养心灵,不是制造戏剧化的“名场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