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份泛黄的卷宗,那上面的字迹工整得像是机器打印出来的,每个字都像是用尺子量过,横平竖直,大小一致。
这是一百多年前一位考生的亲笔答卷,放在今天的高考阅卷场上,恐怕也能秒杀一众考生。
这个把字写得如此漂亮的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
他的字为什么能好到这个程度?这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
刘春霖的家境可不怎么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标准的寒门子弟。
8岁那年,家里省吃俭用总算把他送进了私塾。
别的孩子或许还在玩泥巴,他已经开始摇头晃脑地背诵四书五经了。
这孩子有个特点,别人练字一个时辰,他能练三个时辰,手上的老茧一层摞一层。
![]()
私塾的先生看这孩子虽然穿得破破烂烂,学习起来却是玩命的劲头。
每天天还没亮,刘春霖就爬起来练字,一笔一画都不马虎。
冬天手冻得通红,他就对着手哈气暖和暖和,接着练。
夏天蚊子叮得满腿是包,他连看都不看一眼,眼睛就盯着纸上的字。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字越写越好,小楷尤其出色。
莲池书院的院长吴汝纶是个识货的人。
当他看到刘春霖的文章和字迹时,立马就认定这孩子不简单。
吴汝纶在当时的学术界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赏识对刘春霖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
在书院里,刘春霖接触到了更多的典籍,字也越写越有章法。
1904年,这一年对刘春霖来说注定不平凡。
经过层层选拔,他终于站在了殿试的考场上。
这场考试的考官面前,摆着两份试卷,一份是朱汝珍的,一份是刘春霖的。
按照原本的排名,朱汝珍应该是稳稳的状元。
![]()
考官把两份卷子呈给了慈禧太后。
老太太拿起朱汝珍的试卷看了几眼,脸色突然就变了。
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慈禧看到"朱汝珍"这三个字,立马想起了被她害死的珍妃,心里头那个气就别提了。
她二话不说,把朱汝珍的卷子给撕了。
轮到刘春霖的卷子时,慈禧的眉头舒展开了。
"春霖"这两个字,一个是春天,象征着万物复苏的好兆头,一个是甘霖,代表着久旱逢甘雨。
老太太心里一高兴,再加上卷子上的字写得像是刻出来的一样,每个字都透着规矩和工整,当即拍板定下刘春霖为状元。
就这样,刘春霖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状元。
![]()
说他运气好也罢,说他名字取得妙也罢,卷子上那一手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字,才是他真正的实力。
刘春霖早年练的就是馆阁体。
这种字体在清朝的科举考试中特别吃香,因为它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横要平,竖要直,每个字的大小要一致,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也得相等。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于登天。
馆阁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工整。
![]()
想象一下,你拿着毛笔在宣纸上写字,要让每一笔的粗细都差不多,每个字都像是从模子里刻出来的,这需要多少年的功夫?刘春霖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把字练到了极致。
他的试卷上,每个字都像士兵站队一样整齐,横竖成行,让人看着就舒服。
有人说馆阁体太死板,没有灵气。
这话也对也不对。
刘春霖早期的字确实是标准的馆阁体风格,方方正正,一丝不苟。
![]()
考试的时候,这样的字最保险,评卷官看了挑不出毛病。
科举讲究的就是规矩,你再有才华,字写得歪歪扭扭也不行。
中了状元之后,刘春霖的书法开始有了变化。
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工整,开始往字里注入自己的东西。
那些原本方正的字,逐渐变得瘦长起来,像是竹子一样挺拔。
每个字都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是僵硬的模板。
这个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刘春霖临摹了大量名家作品,从王羲之到赵孟頫,从欧阳询到柳公权,各家各派的精髓他都研究过。
他把馆阁体的工整和传统书法的灵动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字最绝的地方在于,整体看上去和谐统一,单独拎出每个字来看,又各有各的姿态。
墨色也不是单调的黑,而是有浓有淡。
起笔的时候墨重,收笔也重,中间则轻一些,整个字就有了节奏感。
这种功力,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刘春霖的晚年过得并不如意。
时代变了,科举废除了,状元这个头衔也不再吃香。
他没有去做官,也没有发财,就靠着卖字过日子。
![]()
那时候很多人找他写字,有求对联的,有求匾额的,还有求墨宝收藏的。
刘春霖来者不拒,只要给钱就写。
他的字在市面上价格不低,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末代状元的亲笔,又写得这么好,买回去挂在家里倍儿有面子。
年纪大了,手有些抖了,但刘春霖写起字来还是那么认真。
他说字是自己的脸面,不能糊弄。
每次提笔之前,他都要静坐片刻,让心沉下来,然后才开始写。
就算是卖字,他也要保证每一幅作品都拿得出手。
民间有句话叫"大楷学颜,小楷学刘"。
![]()
颜真卿是谁?那可是书法史上的泰斗级人物。
能和颜真卿并列,可见刘春霖的小楷在当时有多高的地位。
他的字不仅写得漂亮,更重要的是有章法,有规矩,特别适合初学者临摹。
2017年之后,高考和各种考试开始实行网上阅卷。
卷子被扫描进电脑,老师在屏幕上批改。
这下子问题来了,字写得潦草的考生吃了大亏。
电脑屏幕上看字,本来就不如纸质版清楚,再加上字迹模糊不清,阅卷老师看着头疼,分数自然就低。
![]()
这时候,人们突然想起了书法的重要性。
学校开始重视写字课,家长开始给孩子报书法班,大家都意识到一手好字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刘春霖的试卷照片在网上疯传,无数人看了都感叹,一百多年前的人,能把字写成这样,真是让现代人汗颜。
现在的孩子从小用电脑用手机,很少拿笔写字。
有些人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像蚯蚓爬过。
考试的时候字写不好,直接影响分数,这才知道着急。
![]()
刘春霖的字给我们上了一课,什么叫基本功,什么叫认真对待。
刘春霖的故事告诉我们,书法不只是写字这么简单,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态度和修养。
古人讲"字如其人",一点都不假。
从一个人的字里,能看出他是认真还是敷衍,是用心还是马虎。
馆阁体在今天可能不那么流行了,很多人觉得它太刻板,没有个性。
这种看法太片面了。
![]()
馆阁体代表的是一种规范,一种对传统的尊重。
刘春霖能在馆阁体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恰恰说明基础打得好,后面才有无限可能。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书法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书法家,而是要懂得尊重汉字,认真对待写字这件事。
一撇一捺都有讲究,横平竖直都有道理。
把字写好,其实就是把事情做好的一个缩影。
刘春霖用他的一生证明了,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
他的状元不是靠运气,不是靠名字,而是靠多年如一日的苦练和积累。
![]()
那些堪比印刷体的字迹,是他用无数个日夜换来的。
刘春霖离开我们已经快一百年了,他留下的那些字,依然让人赞叹不已。
我们今天看他的试卷,看他的墨迹,不只是在欣赏书法艺术,更是在感受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
![]()
现代社会节奏快,很多东西讲求效率,可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比如练字,比如修养。
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拿起笔,写写字,体会一下汉字的美,也找回一点内心的平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