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从怀素的《自叙帖》中称颜真卿是“书家者流”开始,写字好的人就有了一个令人崇敬的等级冠名“书法家”。
![]()
我们已经习惯将古代书法大师称为书法家了,如今这个称谓已经超越一种评价成为固定的职业,然而当“书法家”职业化以后,却被一些人吐槽当今没有真正的书法家了。
![]()
这种论断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古代书法家都是基于实用性书写目的进行创作,流传下来的书法佳作都是信札、公文、碑刻等实用性文件,书法家的称谓也与实用性书法紧密相连。
![]()
如今科技取代了书法的实用性,书法只能成为一门纯艺术,没有了实用性的书写环境,如今的书法家都是艺术家的一类,与古人本不相同,用古代的标准去衡量,自然当今没有真正的书法家了。
![]()
不过历史证明,每当书法陷入发展瓶颈的时候,总能够从古典中寻求突破,赵孟頫书宗魏晋扛起元朝书法门面,清朝崇碑开启书法新篇章。
![]()
如今当所有书家都在用艺术构思虚假的实用性,钟情于炫技的笔法和夸张的线条营造视觉冲击力。
![]()
有一位书家以精湛娴熟的传统笔法,深厚的书写功力,再现了古人实用性书写的状态,这个人就是在自媒体上非常活跃的崔寒柏先生。
![]()
崔寒柏先生出生于天津。三岁时随父母去看大字报大标语,小儿的模仿、父母的支持,让初学写字的他有幸使用了毛笔。
![]()
其后随王学仲先生学书,兼师龚望先生学隶、徐嘏龄先生学篆刻。工正、草、隶、篆书及篆刻。博采众长,尚法自然,字随意往,自出机抒,挥洒大方,凝重且高古,有庙堂气息。
![]()
曾获天津市首届少年儿童书法大赛第一名,1980年与曹宝麟、华人德等同获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作品入选首届全球华人书画大展,全国第四届、八届书法篆刻展,第四届正书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
![]()
崔寒柏先生毕业后去美国工作生活多年,这一经历让他远离了内地固化的书法群体,形成了独特的个人思考,他的很多观点都没有从众随流,这种独立的思考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书法风格。
![]()
在旅居美国多年以后他选择回国专注于书法事业,利用自媒体宣传普及书法艺术,以高超的书艺迅速揽获众多粉丝的青睐,成为当今知名的网红书法家。
![]()
看过崔寒柏先生创作的人无不惊叹其行笔之迅疾。这种“快”不是慌乱的快,而是如庖丁解牛般“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的熟练之快。
![]()
他运笔果断,毫不迟疑,点画在瞬间完成,形态却饱满、到位,笔锋的转换、提拔的节奏清晰可见。
![]()
这背后是数十年来一日、深入传统堂奥的艰苦锤炼。他对经典法帖的笔法、结构、章法早已烂熟于心,化为肌肉记忆和本能反应。因此,他的“快”是建立在“精熟”基础上的,是“心忘于笔,手忘于书”的高境界体现。
![]()
用崔寒柏先生自己的话讲,古人书写一定是非常迅速快捷的,不会在哪里反复揉搓描画,当今很多书家创作时迟疑、缓涩其实都不符合实用性书写的要求。
![]()
尽管行笔很快,但是笔画形态和结构、布局并不粗鄙,相反笔态奇肆,个性鲜明,韵致高古,展现出超高的书写功力。
![]()
崔寒柏先生的作品,无论是擘窠大字还是小字行草,都充满了强烈的“书写感”。你能清晰地感受到笔锋在纸面上跳跃、使转、提按的连续过程。
![]()
他的线条是“写”出来的,是富有弹性和生命力的;而不是“画”出来或“做”出来的。他的章法布局,也是在快速书写过程中因势利导、自然生成的结果,行气的贯通、字组的穿插、疏密的对比,都是在运动中被即时处理掉的,充满了随机应变的机趣,而非事先精密计算好的图案排列。
![]()
这种“书写感”带来的正是作品的“生气”与“神采”。他的字看上去是活的,有温度的,因为它记录了一个真实的、连续的、充满节奏的创作过程。
![]()
这与许多精心设计、反复修改的“展览体”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虽然工整、漂亮,但往往显得板滞、匠气,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
![]()
在当今书坛充满描绘画的大环境下,崔寒柏先生的实用性书写显得非常另类,这也让他遭受很多非议。
![]()
不过真金不怕火炼,崔寒柏先生笔下爱的真诚、率直还是打动了很多喜爱书法的人,特别是一些书法专业生都投奔其门下学书,让实用性书写再次回归书坛。
![]()
崔寒柏先生书法的意义,不在于他发明了某种新的风格,而在于他通过自身高超的技艺,成功地“复活”了一种古典的书写状态。
![]()
这种状态的核心,就是 “基于深厚功底的快速、准确、自然的书写” ,这恰恰是古人实用性书写的本质特征。
![]()
他将传统的笔法从故纸堆中“活化”了,让它们在快速的、近乎实用性的书写中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这证明了一点:传统的精髓并非僵化的形式,而是那一套能够支撑快速、准确、优美书写的笔法体系。只要掌握了这个体系的内核,即使在今天,同样可以写出具有古典精神气息的作品。
![]()
崔寒柏先生无疑是一位在当代语境下,极度接近古人状态的“书写者”。他的价值在于,他用自己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即使在实用性书写消失的今天,那种源于实用、成于修养的古典书写精神,依然可以被延续和激活。他不是一个复古者,而是一个连接古典精神与当代现实的桥梁式人物。
![]()
真正的书法家,未必是那个创造了最奇特形式的人,但一定是那个将书写化为生命的自然呼吸,在笔与纸的摩擦中,让古典灵魂在当下瞬间复活的人。
![]()
在这个意义上,崔寒柏先生以及像他一样致力于活化传统、追求自然书写的实践者们,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呼唤的“真正的书法家”。
![]()
他们的存在,确保了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不会在成为“纯艺术”的旅途中,迷失其最核心、最鲜活的生命力。书法的未来,或许正蕴藏在这种对“书写”本身的深刻回归之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