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嫋嫋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当早晚的凉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天气是真的变了,深秋带着几丝的寒冷,让人猝不及防。从时间来来看,明日就是公历的10月8日,正好是寒露节气,而它也是二十四节当中第一个带“寒”的节气,这也就说明天气会凉的比较快。而作为一个可以反映后续变化的节气,民间说法也有好多。
![]()
比如“冬天冷不冷,寒露早看天”,10月8日寒露,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早了解早准备。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寒露节气,怎么可以预兆冬天的气候呢?这二者还相差甚远呢。其实不然,寒露节气(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正值秋冬季节转换的关键期。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接收的热量日趋减少,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开始崭露头角,势力不断增强。
所以寒露时节的天气表现,尤其是气温、风向和降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大气环流的形势。 如果此时冷空气势力异常强劲且活跃,往往会提早奠定一个“偏冷”的基调;反之,如果暖湿气流依然占主导地位,则可能预示着冬季寒冷的到来会有所推迟或减弱。
![]()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寒露节气和冬天的天气,是存在很大关联的。那么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呢?农谚又是怎么说的呢?“冬天冷不冷,寒露早看天”具体怎么看?
农谚一:寒露风大,冬雪早来
寒露时节若出现大风天气,通常意味着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劲,正在大举南下。这种强劲的冷空气活动模式一旦建立并持续,就很容易将冬季的降雪提前“召唤”而来,意味着冬天可能会来得早、且相对寒冷。
![]()
农谚二:寒露霜降尾,冻死洞里鼠
如果寒露节气出现在霜降节气的末尾(通常是由于农历闰月导致节气后移),被认为是气候异常、寒冷提前的信号。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会非常寒冷,连躲在洞里的老鼠都可能被冻死,这虽然是一种夸张的比喻,但生动地表达了对严寒冬季的预期。
![]()
农谚三:寒露无雨,百日无霜
如果在寒露当天没有下雨,预示着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天气都会比较干燥温暖,连霜都会来得晚。这往往是由于暖空气势力较强,抑制了冷空气的活动,从而可能导向一个偏暖的冬季开端。
农谚四:寒露有阳光,冬衣可缓忙
这是非常直接的农事指导。如果寒露时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意味着气温相对较高,冷得不那么快。那么,准备冬衣、进行户外防寒工作就不用太过着急,因为冬天可能不会来得太早,或者是一个相对温暖的冬天。
![]()
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虽然农谚为我们提供了有趣的参考,但现代气候预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科学系统,需综合考虑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厄尔尼诺/拉尼娜)、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多种因素。
目前主流的科学预测指出,本次秋冬季很可能发生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历史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我国冬季气温总体易偏暖,出现暖冬的概率较大。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暖冬”是一个整个冬季的平均概念,并不排除期间会有阶段性的强冷空气甚至寒潮来袭,导致某一段时间出现极端的低温雨雪天气。 也就是说,我们仍需要警惕 “冷暖逆转” 和气温的 “过山车” 式波动。
![]()
“冬天冷不冷,寒露早看天”,这句古训的核心智慧不在于精准预测,而在于提醒我们要有 “观天察地,未雨绸缪” 的意识。从天气来看,今年冬季偏暖的概率较高,但阶段性低温雨雪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无论寒露当日是晴是雨,我们都应提前做好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