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1%概率警报!双重拉尼娜来袭,今年冬天真的要迎来极寒吗?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出现双重拉尼娜的概率高达71%。

但问题是,拉尼娜真的就等于极寒冷冬吗?这个让人瑟瑟发抖的"双重"到底意味着什么?



拉尼娜到底有多厉害?

说起拉尼娜,很多人可能还不太熟悉,但提到它的"兄弟"厄尔尼诺,大家应该都听过。如果说厄尔尼诺是个"暖男",专门给地球加温的话,那拉尼娜就是个"冰美人",专门给地球降温。

拉尼娜现象其实就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当海水温度下降时,就像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空调",影响着全球的大气环流,让很多地方的冬天变得格外寒冷。从数据上看,这个"降温神器"的威力确实不容小觑。



NOAA的最新监测显示,当前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表温度指数已经在-0.4°C到-0.2°C之间波动,这已经明显倾向于拉尼娜的发展趋势了。而且根据预测模型,10月到12月期间拉尼娜发生的概率为71%,即使到了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概率也还有54%。

更关键的是,这次的拉尼娜被称为"双重"拉尼娜,因为在今年之前,我们刚刚经历过一次拉尼娜事件。连续两次拉尼娜的出现,就像是气候系统给我们连续两记"降温拳",影响可能会更加显著。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连续性的发展模式相对少见,历史上更多见的是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的交替出现。



拉尼娜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它通过增强赤道东风和西太平洋暖池,改变了大气环流的模式,往往会导致东亚冬季风偏强,冷空气活动变得频繁。这就像是给大气装了一个特殊的"开关",让原本温和的气流变得更加活跃和寒冷。

拉尼娜确实"很冷"

翻开历史的记录本,拉尼娜的"战绩"确实让人印象深刻。自1950年以来,我国一共经历了20次拉尼娜事件,其中有17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比常年偏低,成功率高达85%。



最让人记忆犹新的,要数2008年那场南方大雪灾。当时正值拉尼娜年,整个南方地区遭遇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京广铁路中断,数百万人被困在回家路上,场面至今想起来都让人心有余悸。那场雪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极端天气的威力。

1974年、1984年和2000年发生的拉尼娜事件,都造成了当年秋季黄河和淮河流域降水偏多,而在发生的当年冬季,气温容易偏低,出现冷冬的可能性较大。2021年到2023年的"三重"拉尼娜期间,华北地区有60多个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内蒙古更是遭遇了史上最强暴风雪。



这些历史事件有一个共同特点,拉尼娜年份往往伴随着更频繁的冷空气活动,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明显的降温过程。特别是在冬季中后期,也就是1-2月份,拉尼娜的影响往往达到最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拉尼娜就想到严寒的原因。

全球变暖改变了规则

虽然历史数据显示拉尼娜通常带来寒冷,但近年来这个规律开始变得不那么"靠谱"了。2021年和2022年,正值罕见的"三重"拉尼娜发展期间,我国的冬季气温不仅没有明显偏低,反而分别成为1961年以来第三暖和第四暖的年份。这个结果让很多气象专家都感到意外。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全球变暖这个"大Boss"在作祟。随着地球整体温度的上升,拉尼娜的"降温神器"效果开始打折扣了。就像是一个本来很厉害的空调,但房间里又多了几个大功率的暖气,最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

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显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拉尼娜年我国出现冷冬的概率已经显著减小。特别是1986年之后,拉尼娜年我国冬季偏暖的情况开始增多,这种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像是拉尼娜的"降温大招"遇到了全球变暖的"升温护盾",虽然还能产生影响,但威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更复杂的是,我国的冬季气候还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季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北极海冰面积创下了卫星观测史上第二低值,仅为342万平方公里,这可能会让极地涡旋变得不稳定,冷空气更容易南下。但同时,青藏高原的积雪覆盖率却达到了近十年的峰值,这又可能通过反射作用影响大气环流。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就像是一场复杂的"气候大混战",最终的结果很难用单一的拉尼娜因素来预测。比如,北极海冰减少会削弱极地涡旋的稳定性,让冷空气更容易"逃脱"到中纬度地区,这反而可能增强冷空气的影响。而欧亚积雪的增加又会通过"雪-反照率反馈"机制,进一步加剧局部地区的降温效应。



波动比寒冷更值得关注

那么,今年冬天到底会怎样呢?根据多家机构的综合预测,2025年冬季很可能呈现"前冬暖、后冬冷"的震荡特征。

12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可能比常年同期偏高1-2℃,华北、黄淮地区甚至可能出现"暖冬"的假象。但预计在11月中下旬可能就会出现突然降温,这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时间节点。随后在12月下旬和明年1月中旬,可能会有两次达到"超强寒潮"等级的降温过程,48小时内降温幅度可能超过14℃。



到了2026年1-2月,随着拉尼娜效应的充分显现,西伯利亚高压预计会比常年偏强5-8百帕,这将推动更多的冷空气南下。东北、西北等地可能出现-40℃的极端低温,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可能重现类似2008年的冻雨天气。

春节前后,也就是2月中旬,冷暖空气的激烈交汇可能导致豫鄂皖苏交界处出现30厘米以上的积雪。



更需要注意的是,预计会有4-5次全国性寒潮过程,虽然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可能接近常年或略偏高,但天气的波动性会比以往更加剧烈。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今天可能还穿着单衣晒太阳,明天就可能需要裹着羽绒服瑟瑟发抖。

这种剧烈的气温波动,对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影响。能源部门需要准备应对用电用气的突增,农业部门要防范气温骤变对作物的冲击,交通部门也要做好恶劣天气的应急预案。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关注天气预报,准备多层次的衣物,随时根据天气变化调整穿着。

71%的拉尼娜概率确实值得关注,但我们不应该被这个数字吓到。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单纯的"拉尼娜=冷冬"公式已经不那么管用了。今年冬天,我们既要为可能的寒潮做好准备,也要适应气候的剧烈波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11-02 04:30:46
历史上的施琅、清军攻台

历史上的施琅、清军攻台

名人苟或
2025-10-30 06:31:08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董董历史烩
2025-11-01 14:13:05
“中国巴菲特”捐了市值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中国巴菲特”捐了市值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0:18:11
张本美和3-4王艺迪,可怕不是输球,而是张本美和这番话 被打哭了

张本美和3-4王艺迪,可怕不是输球,而是张本美和这番话 被打哭了

梅亭谈
2025-11-02 05:33:47
大嘴女星的祼照!宋茜PK周雨彤!

大嘴女星的祼照!宋茜PK周雨彤!

八卦疯叔
2025-11-02 10:10:03
凌晨3点,杭州这里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

凌晨3点,杭州这里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

我们大杭州
2025-11-02 07:30:33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9-25 20:05:13
东莞传奇水蛇姐:以五项绝技名震莞城,得罪某位大人物后离奇消失

东莞传奇水蛇姐:以五项绝技名震莞城,得罪某位大人物后离奇消失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7-24 10:23:35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金牌娱乐
2025-11-02 09:53:48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1 12:00:56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乐聊球
2025-11-01 10:06:24
没他在利物浦2-0!1.36亿水货14场仍0球 长传离谱出边线+对抗4赢1

没他在利物浦2-0!1.36亿水货14场仍0球 长传离谱出边线+对抗4赢1

我爱英超
2025-11-02 06:38:56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参考消息
2025-11-01 19:25:09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策略述
2025-11-01 15:17:41
俄罗斯计划在被占领土动员5万至10万乌克兰人参加对乌克兰的攻击

俄罗斯计划在被占领土动员5万至10万乌克兰人参加对乌克兰的攻击

山河路口
2025-11-01 23:56:08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校园观察@大学生)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校园观察@大学生)

金台资讯
2025-11-02 06:07:03
局长去世同事疏远,只有女副科长去吊唁,三年后女副科升正局

局长去世同事疏远,只有女副科长去吊唁,三年后女副科升正局

秋风专栏
2025-10-30 10:44:21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50:45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忠于法纪
2025-11-01 09:22:20
2025-11-02 11:44:49
百科密码 incentive-icons
百科密码
专注趣味科普人文百科。
2612文章数 55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教育
房产
亲子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教育要闻

今年秋招季最容易就业的专业有哪些?给26高考推荐专业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亲子要闻

可怕的不是熬不完的夜,直不起的腰,而是孩子轮流生病,都需要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