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期间,南安市乐峰镇涌动着建设热潮,总投资500多万元的非遗文化馆项目正火热施工,总投资80多万元的Y065线“白改黑”工程基本完工。
非遗文化馆开建 打造闽南面线IP
10月5日,记者在福山小学旧址看到,几辆挖掘机、土方车正在有序平整场地,施工队已入驻并启动土地平整作业,承载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使命的文化馆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争取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明年启动外装修。”福山村村委会常务副主任潘招珊介绍,非遗文化馆选址福山小学旧址,总投入约500万元,整体规划用地2700平方米,建筑占地600平方米,为4层结构,将设置展览大厅、面线制作体验馆、人才培养教室、研学基地等功能区,打造“可看可感可体验”的手工面线推广窗口。
![]()
作为乐峰镇“十个一”手工面线新质发展项目的重要支点,该馆肩负着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双重使命。潘招珊介绍,馆内将系统展示面线历史渊源、传统制作技艺,塑造具有闽南记忆的面线IP,游客可亲手体验和面、搓条、晾晒等工序,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同时,乐峰镇将通过人才培养教室培育新生代手艺人,结合研学基地开发文旅路线,推动“非遗+文旅”融合。
据了解,乐峰镇福山村是南安市制作传统手工面线的聚集区,此前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非遗文化馆的建设,将推动福山村面线从“小作坊”向“产业集群”转型,从“文化遗产”向“文旅IP”升级。
乐峰首条“白改黑”乡道基本完工
10月5日,记者获悉,乐峰镇首条“白改黑”乡道——Y065线乐峰至福山村路段,经过两个月紧张施工,现已基本完工,为沿线村民送上国庆“出行大礼”。
![]()
据介绍,该项目属乐峰镇Y065线乐峰至福山村路段公路养护专项工程,9月初正式动工。项目总投入80余万元,全长约1公里,起于福山村村部,途经炉中村村部,直达省道,路面宽度6米~9米。目前道路已完成标志标线施划,国庆后还将在幼儿园周边增设警示标志,进一步保障行人安全。
“以前是水泥路面,坑洼多、噪音大,村民出行很不方便。”潘招珊告诉记者,如今沥青路面平整,道路两侧配套设施同步完善,不仅让村民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更成为连接村民与外界的幸福纽带,以后游客来参观非遗文化馆更方便。
“晚上睡觉都安静多了,交会车也不用小心翼翼,这条路真是修到了我们心坎里!”看着家门口刚完工的沥青路,村民脸上满是笑意。
记者:黄俊涛 通讯员:黄婉玲 | 编辑:傅少滨
一审:尤逸群 | 二审:黄种成 | 三审:林培元
![]()
「永不消逝的抗战记忆」
小程序码
让烽火记忆,触手可及

点亮和
转发分享更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