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风凌烈的南极,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倒在了冰面上。他的队友莫森不断摇晃着他一动不动的身体,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谁能想到,“杀死”他的真凶竟然是莫森的“好心之举”!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1911年,来自澳大利亚的莫森、尼尼斯和墨兹三人一同前往南极探险,其身后都带着一队雪橇犬用来运载他们的装备,这也是历史上首次有雪橇犬进入极地地区。
![]()
在他们离开基地外出考勤的途中,忽然之间尼尼斯从冰川上的裂缝中坠落,瞬间消失得无影无终。这让刚出师就惨遭重挫的他们不得不返回基地。
回返的路程是艰辛的,物资缺失,饥饿与严寒不断拷打着他们的身体。无奈之下,两人不得不将随行的雪橇犬宰了充饥。莫森认为狗的肝脏最有营养,能更好地增加体力,便匀出大部分的狗肝给墨兹。谁曾想,这一举竟酿成大祸。
很快,墨兹感觉身体越来越疲惫,甚至开始语无伦次,最终死于半路。
事件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墨兹的死亡不是饿死就是冻死的。直到1961年有两位研究者提出,墨兹的死因另有真相。极有可能是他因为食用了过量的肝脏,导致体内维生素A过高而致死的。
![]()
是的!你没看错,人体内维生素A含量过高会引起中毒症状。
众所周知,动物的肝脏是动物储备营养素的大本营,它的蛋白质含量超过瘦猪肉的含量,维生素A含量更是远远超过奶、蛋、肉、鱼等食物。
这简直就是减肥健身人士的福音啊,“再也不用专研各种花里胡哨的健身餐了”那你可真是想太多了,一招走天下是不可能的。
![]()
有数据显示,每100克猪肝中(约两个鸡蛋的重量)含维生素A约8700国际单位,而一个成年人每天仅需量为2200国际单位!这也是为什么过量食用动物肝脏会中毒的原因啦。
![]()
维生素A摄入过量有什么伤害?
想必大家在中学生物课上都学过,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有13种,可分为水溶性(B、C)和脂溶性(A、D、E)两大类。
水溶性维生素吸收主要发生在空肠(jejunum),通过小肠壁细胞细胞膜上的ATP-dependent transporter的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直接运输到血液中,最终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对身体并无大碍。
![]()
大概在这一块,可以伸手探测一下
而脂溶性维生素危害就大了。它会被溶解到体内的脂肪中,并在脂肪的帮助下通过肠道吸收。由于在体内代谢的程度过慢,一旦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他们最终会以视黄醇的形式储存在肝脏中,从而引起肝损害。
![]()
维生素A摄入过度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是让人痛苦不堪,不小心一命呜呼也是极有可能的。
![]()
其常伴有皮肤干燥、口腔溃疡、呕吐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它会导致肝脏肿大或肝功能衰竭,甚至还可能导致大脑内压力增加,头痛和思维不清晰。
![]()
然而这种损害对儿童和妇女的作用更大。有证据表明,如果孕妇早期过量摄入维生素A,会使胎儿致畸的风险明显上升。
![]()
其实不单单是维生素A,维生素家族其他成员摄入过多也是对身体有伤害的。
有痔不在年高维生素制剂=健康的保障?
随着合成化学的发展,各类维生素纷纷走入大众的视线范围。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维生素补充剂背后是庞大的产业效益促使的。
为了牟取暴利,部分商机大力鼓吹维生素制剂的保健作用,甚至出现类似于“每天一粒维生素,没有保险不发愁”等离谱宣传广告语。
吃维生素似乎成为了“流行”。
![]()
有网友表示:“总觉得自己身体缺点维生素,所以每天补一点,才会心安。”
还有的人认为:“好几天没有吃蔬菜和水果了,也无所谓啦,反正有维生素片替补。”
更夸张的是,还有人拿维生素当饭吃!
对于伟大的女同胞们来说,减肥之事比天大!瘦永远没有一个标准,见人就来一句“我好肥!”。也许世界上最动听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瘦了”。为了减肥不折手段,始终坚信只要功夫深,芙蓉瘦成针。
![]()
然而,总有人“不见棺材不落泪”。
常小姐是那种身材丰满型的女孩,按照中国女性的身高体重比例标准,她的体重并不超标,可是她总觉得自己胖,甚至很自卑。于是,减肥成了她的头等大事。
体育锻炼无法坚持,她干脆从节食上下功夫,虽然知道这是有损身体健康的减肥方法,但为了变成“瘦美人”,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两个月后,常小姐明显变苗条了,但人也显得没精打采,脸色苍白,经常头晕目眩。
常小姐询问了减肥中心的营养师,被告知“这是因为体内缺乏营养造成的,节食自然也就节掉了身体正常所需的各种维生素,长此下去体质会下降,免疫力降低,各种疾病也会乘虚而入”。
于是乎,营养师向她推荐了减肥中心为每个减肥者配备的维生素,叮嘱她一定要每天坚持服用。可是服用一段时间以后,身体状况依然没有好转,甚至更加虚弱。
![]()
维生素真的有商家吹的那么神?
商家莫辨解,证据来说话!
![]()
芬兰政府出资4300万美元做了一项维生素实验,参加人数共2.9万人,观察时间为5-8年。最终结果显示:服用维生素A和E组,与服用安慰剂 (指不含有任何有效成分是制剂) 对照组比,维生素组死于癌症的比例比对照组高18%;死于心脏病的,维生素组比对照组高50%。 (引自环球日报)
《医药前言》在2014年曾刊登过关于《滥用维生素类药物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的期刊。其研究选取了江苏某医院药剂科收集的维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共76例,探讨维生素类药物滥用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研究结果显示:76例报告中共96次不良反应:24.0%为瘙痒与皮疹,17.7%恶心呕吐,10.4%头痛头晕,3.1%腰背疼痛,20.8%为潮红、憋气、心悸以及胸闷,20.8%为寒战、发热以及畏寒,3.1%局部疼痛。
美国政府研究人员曾对30万名服用复合维生素的男性进行为期5年的调查。结果发现:过量摄取复合维生素的男性死于前列腺癌的风险是不服药男性的两倍。
维生素片在美国的市场规模十分强大,拿被描绘得神乎其神的维生素E来说,美国的人均消费量10-15克/人年,中国的人均不到其十分之一。
这每年得砸多少钱在吃维生素上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买维生素的呢?
首要原因是文化。中国家长更注意饮食均衡,饭桌上“多吃青菜”应该都耳熟能详了,你不吃可能还追着你打。而美国家长就不太强迫孩子吃饭,爱吃吃,不吃拉到。这也充分体现了强调自由和个性。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饮食啦。西餐的青菜都是比较少的,无论是正餐还是让你齿颊留香的汉堡等快餐,西式大餐牛排几乎没有青菜,精致的盘中屹立一块牛排,吃的是情调;一个汉堡中也就一两片生菜和西红柿。
![]()
美国人吃的青菜品种十分的单一,丝瓜、苦瓜、茼蒿等青菜他们从没见过,不信你可以去问问,他们可能会一脸懵的看着你。他们通常只吃能够生吃的菜,比如西芹、花菜、红萝卜、小包菜等。
结果就是营养不均衡,那当然得靠维生素来挽救啦。
![]()
实际上,我们身体每日的维生素推荐剂量都是以微克、毫克这样很小的计量单位来衡量的,只要在确保日常饮食均衡,就能够摄取足量的维生素。
![]()
也许,这就是世界的参差吧。有些人活得“细致”,维生素ABCD一个不落;有些人活得粗糙,维生素ABCD一概不知。
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不可置否的是,老祖宗总结的经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随着近几年西方各种所谓“科学健康管理”理念的大肆宣传,没事磕几片“保养品”似乎成为了中产阶级们的标配。花大量的金钱,身体却承受过度的养生压力。
选择一种简单的方式生活,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审思明辨。
![]()
维生素不是追求健康的时尚,盲目食用危害极大!虽然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不是多多益善。
遵医嘱,才是养生的正确姿势。服用前不妨咨询大夫给出合适调理方案后再吃吃喝喝也不迟,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数学好物
最后再来关注一下
超模君精心研发的数学文化T恤!
原创版权设计
穿在身上的
不仅仅是信仰!
![]()
原价 269 元
超模君特惠价 139元!
加5元换购限量版公式之美钥匙扣
大家好,这是【超模君】项目的主理人中大数学博士【大Lee】的个人Vlog视频号,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视频号。
喜欢《数学有什么用系列》记得关注超模君Vlog,点赞和点小爱心哦,
一路坚持,靠的是大家!
在这里我会争取日更(大家可以监督),一天一个主题。
在视频号,分享知识,见解,生活碎片,以及家庭生活的日常花絮。
最近在做【优质国货赋能】和【安全产品溯源】。也欢迎大家一起做云股东和云监工。
也希望大家可以一起留言互相讨论分享进步。
点击长按关注
简介:超模君,数学与交叉科学教育自媒体博主,中大数学博士,有俩崽崽和一洁癖的太太。爱分享有用的数学建模知识,爱深挖有趣的交叉科学人物故事,爱为靠谱的现代教育、提升幸福感的产品打call。著有《芥子须弥·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漫画数学: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一份钟数学》(已售罄)、《薛定谔的猫:漫画大科学家的小萌宠》(已售罄)、超模君幽灵魔方、超模君丙烯马克笔等广受大人与孩子们喜爱的作品。
在这里,超模君不定期会有脑洞大开,和你分享一些新研发出来的,小而美的,有故事的,有知识的理工创意产品,期待与您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