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思想史为镜,可以正三观

0
分享至


1933年,作为苏联农业最繁茂的大粮仓——乌克兰大平原,因为斯大林强征770万吨粮食而发生大饥荒,总计饿死了上千万乌克兰人;

同一年,希勒特登上权力巅峰,开始了系统性的种族清洗,执政期间总计600多万犹太人死于集中营;

1975年,柬埔寨变身“红色高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计划的屠杀,约有200万人惨死于屠刀之下;

1994年,卢旺达的胡图族展开了对图西族的无差别屠杀,至今有100多万图西族人的亡魂无处可安放。

这一切灾难的原因,竟然都来自一个错误的“思想”——人类可以通过强制、暴力,创造出一个尽善尽美的乌托邦世界。

可见,错误思想,不会仅仅停留在头脑里面,它会引发行动,塑造现实后果,并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中,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思想不是头脑中的文字游戏,它是必将发生的现实。当个人、民族,国家被错误的思想指引时,糟糕的后果便不可避免。


▌一切人类史,都是思想史

人类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思想史。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大萧条、社会大动荡、文明大倒退,几乎都缘于错误思想的流毒。

1917年,苏联在一战的余烬中诞生。随后,旨在“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通过强大的政府,以科学的方法,管理整个国家生产与需求”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短短几年时间,缔造了20世纪历史上的苏联神话。

借着西方知识精英们的背书,致命的病毒在全球扩散,当时亚非拉欧四大洲遍布着效仿“苏联模式”的国家。

然而,当人类幻想着可以达到“全知全能全善”,建成尽善尽美的制度时,苏联内部却因为暴力和极权产生了不可回转的经济衰退,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多米诺骨牌继续向后传导,倒塌的回音,至今还在世界上回荡。

假如将苏联所信奉的“乌托邦思想”,放至人类的思想史上考察,会发现它早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便在思想史上被充分讨论,并定性为人类灾难的根源。

只是,能够自觉以思想史作为现实之镜鉴的人,毕竟只占少数,于是“不读历史的人会重蹈历史覆辙,读历史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不读历史的人重蹈历史覆辙。”

今天的我们应该明白,思想史是无数思想及其现实结果的合集,无视思想史,便等于无视现实。

无论是个人、民族,抑或人类整体,若要在现实中求生存、求发展,首先要把根深深扎进那些经过历史、经过现实检验的思想土壤中,在此基础上审慎地展开思想创新,避免被“空中花园”式的思想所毒害。

而这不仅需要在现实中摸爬滚打的生活经历,更需要有学习的智慧。

从工业革命后直到今天,因为知识分工的细化,有能力纵观人类思想史全局,在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众多思想领域做深度思考的学者,已经变得越来越稀少,如果有,英国思想史家彼得·沃森便是其中佼佼者。


▲彼得·沃森

▋一个记者出身的思想史学者

思想史不是哲学史,前者关乎形而下的生活,后者专注于形而上的理念。因此,一个思想史学者,最重要的不是建立自己玄妙的思想体系,而是向历史深处借力,不断阐释思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给后人以现实启发。

一个杰出的思想史学家,不仅要具备横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心理学等等学科的知识体系,更要具备独特的问题意识,能够敏锐地从历史中打捞出现实意义,并用简洁的语言向大众传播。

上个世纪60年代,彼得·沃森从大学毕业之后,投入了新闻记者的工作,同时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观察家》等主流媒体写思想专栏——每当有学者提出新的想法时,他便去采访他们,把新思想写成新闻。

近距离地观察、采访学术界,一方面让他对学术运作极其熟稔,另一方面也让他学术的研究、写作产生了深刻反思。

他认为,当代学术研究,走向了三种狭隘:

●一是学者的知识结构,普遍陷入过度的专业化,失去了抽身看整体的能力;

●二是不关心现实,一心在故纸堆中做考证,研究成果对现实毫无意义;

●三是学术式的写作语言,将大众拒斥于千里之外,只追求小圈子的认同。

他高度自觉地要打破这三种狭隘。因为他认为,思想研究的首要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现实,大众展示“思想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果学术不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便是一种无意义的自娱自乐。

多年来,他不断请教各个学科的顶尖学者,和他们交流最新的思想,并通过大量地阅读文献来验证学者的思考,这一方面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丰富了他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擢升了他的研究水准。

而他作为记者,又必须准确、生动、简洁地向大众传达学者的所思所学,这训练了他的写作,让他成为了学术思想和大众之间的桥梁。

但他并没有因此成为学术界的传声筒,他认为,无论是新闻还是学术,核心都是探索和发现。

当他成为剑桥大学的研究员后,多年的新闻训练积累的问题意识、写作意识,让他的思想史研究别具一格,多次产出让学术界为之一震的作品。


▲彼得·沃森《思想史》内页展示

▋历史不仅在战场上,更在思想里

有人问彼得·沃森,为什么要写作思想史。

他说:

人们习惯于关注重大的政治事件,如探险、征服、帝王、战役,并借此来理解历史,却对背后的思想、观念视而不见,大多数历史学家似乎并不关心这些,而我想知道究竟是哪些观念塑造了历史,并回答为什么。

历史不是单线程的演进,除了残酷的政治以外,还有艺术、哲学、宗教、科技、心理学等等一系列学科的交叉汇合。人们喜欢看一座座不相连的山峰,但对我来说,历史是山峰底下相连的山脉。

彼得沃森希望用思想,把人类的各个学科打通,让读者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重新看待历史,理解人类如何走至今天。

他将阅读思想史,看做现代人理解自身所处时代的位置,并在现实中寻找意义、做出决策的强大工具。

因为,“越了解历史,越有可能知道未来如何展开”。

但是,他眼中的思想,并不是空洞的“宏大叙事”,或各种“主义”,而是一个个改变历史的“小思想”(little ideas)。

他不无嘲讽的说道:“对很多人来说,宏大的思想才重要,但在我看来,这太枯燥无味了。”

彼得沃森要用历史进程中,一朵朵美妙的思想浪花,向读者展示“历史是如何被与众不同甚至很‘小’的观念所影响”。

比如,在《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一书中,他用法国大革命时期发明的断头台,来向读者展示平等观念的普及。

在一般人眼里,断头台是一种执行死刑的器具,怎么会和平等的思想有关?

他在书中如此写道:

波旁王朝时期的法国,盛行着一百多种执行死刑的方法,包括多种虐杀的酷刑。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们,虽然结局相同,但走向结局的过程却完全迥异。

有的罪犯几秒钟就能一命呜呼,而有些罪犯往往要经历长达几个小时的折磨,在晕厥和痛苦的反复中,奄奄一息地喘完最后一口气。

大革命之后,平等观念几乎强迫症一般地被注射进了法国社会,连死刑这种向来以恐怖、惊悚著称的行为,都被平等的光芒所笼罩。死刑被提议要用一种新的、简单的机器砍头,断头台自此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种从小处、细处着眼的思想史写作,让他的《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成为了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

整体上,它构成了一幅宏大系统的画卷,但又具备细密的阅读快感,就像一条散落着金币的公路,每多前进一步都是智识的收获。


▲彼得·沃森《思想史》内页展示

▋比常识更重要的是见识:“极简史”之后的深度阅读

过去两年,阅读碎片化的趋势,让一些“简史”、“极简史”等“小而薄”的作品开始在中国流行。

在和中国媒体的一次对话中,沃森谈及了这一趋势。他认为,阅读简史,对初学者来说很有意义,有助于建立学科的基本常识。

但是,对于那些有相当程度思想、阅历的读者来说,他们所追求的,不再是基础式的理解,而是对历史更深刻的见识。

这些读者的野心,是获得一种从整体上看待人类生活的能力。

因此,厚重作品的写作仍然十分必要,重走人类思想史的努力,对于那些有思想追求的读者,仍然具有非凡的价值。

彼得·沃森正是以这种理念展开《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一书的写作。

《纽约时报》和《卫报》的书评人用“雄心勃勃”来形容这本书——正如其副标题所展示的,这本书从第一个直立行走的人,一直写到19世纪末以精神分析学征服世界的弗洛伊德,几乎横跨了整个人类历史。

彼得沃森用5大章节36个小章节,徐徐展开了人类在思想史上的伟大冒险,包括那些一再让人类陷入灾难的思想激流和旋涡。

对中国的前途和走向,他也倾注了相当程度的研究。他在书中以中西对比的视角,对中国思想史上的大问题展开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比如:

直到中世纪中期以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遥遥领先于西方各国,为什么近代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却没有率先出现在中国。

根据思想的演进趋势,他在书中对未来做出了大胆的预言:包括民族主义的再次回潮、西方文明的衰落、中国文明的再度崛起......

当学术界忙着用“极简史”普及常识时,彼得沃森选择了一条殊途同归的路。他用厚重的思想史研究,在常识之后,为读者补上了深刻见识的一课。


▲彼得·沃森

▋在思想缺失的时代,逆流而上

早在2005年,彼得·沃森曾以一篇《我们没有思想了》的深度文章,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有关思想的激烈讨论。

文章中,他提出了两个主要的观点:

◎这不是一个思想创造的时代,而是一个思想巩固的时代。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几乎没有任何重大思想创新,而是在不断巩固以往的思想创造。

当未来人类面对“类人工智能”等可能彻底取代人类的新兴技术时,我们亟需一种新的道德哲学,重塑我们对平等和智慧的理解。

而这要求我们新一代的思想家,对技术持谨慎的立场,在不断向历史汲取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思想创造。

◎技术不断地迭代更新,改变了人们思考的方向,但却并未改变人们思考的深度,反而造成了社会整体的思想浓度不断下降。

很多现代人至死都不知道,人类有过灿烂的思想创造。这一视野的匮乏,导致他们的人生意义,只能建构在一时流行,乃至错误的思潮之上。

当社会思潮发生剧变时,他们的意义系统便会顷刻瓦解,成为无处可依附、不知该走向何处的“灵魂流浪者”。

彼得·沃森在2005年的前瞻性思考,在今天已经成为某种事实。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各种便利,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思想生活。

面对时代的潮流,有人选择无视和顺从,但也总有少数人向历史深处借力,将视野构建在一个更超越的思想系统之上,从而获得全局思考的见识,在涌动的时代潮流中,做个不疾不徐的明白人。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彼得·沃森的《思想史:从火到佛洛伊德》及其续作《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这套书是专为深度思想者准备的精神之旅,先知书店独家定制版本,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

添加:Leonardo20103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许家印可能只是替罪羊,恒大幕后黑手另有其人,早已逃之夭夭!

许家印可能只是替罪羊,恒大幕后黑手另有其人,早已逃之夭夭!

保德全
2025-11-02 19:30:03
弗洛伊德:永远要保密的三件事,早懂早受益

弗洛伊德:永远要保密的三件事,早懂早受益

杏花烟雨江南的碧园
2025-10-18 13:00:02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创作者_IE2295
2025-10-27 18:24:27
知名女演员宣布已离婚,结束7年豪门婚姻

知名女演员宣布已离婚,结束7年豪门婚姻

早安英文
2025-09-28 05:33:37
瓜帅爆改20岁新星!1米93踢边后卫 如今有望冲击三狮主力

瓜帅爆改20岁新星!1米93踢边后卫 如今有望冲击三狮主力

球事百科吖
2025-11-04 17:46:45
处决吴石,是蒋介石最后悔的决定,也是蒋家王朝走向没落的开始!

处决吴石,是蒋介石最后悔的决定,也是蒋家王朝走向没落的开始!

流云青史
2025-10-28 16:24:50
前港姐女儿发文控诉富豪爸爸!证实妈妈受暴力对待,二人正办离婚

前港姐女儿发文控诉富豪爸爸!证实妈妈受暴力对待,二人正办离婚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4 04:03:11
人性能可怕到啥程度?网友:这世道为啥会冷了心,这就是原因

人性能可怕到啥程度?网友:这世道为啥会冷了心,这就是原因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5 00:10:03
从大满贯卷到大师赛,阿辛谁能率先撞线金大师?

从大满贯卷到大师赛,阿辛谁能率先撞线金大师?

网球之家
2025-11-04 22:18:36
春晚一句台词识破潜伏间谍,去世25年的赵丽蓉,仍被官媒发文缅怀

春晚一句台词识破潜伏间谍,去世25年的赵丽蓉,仍被官媒发文缅怀

闻识
2025-10-14 12:05:21
A股:刚刚,央行权威发布,明日7000亿投放,周三迎来绝地反击?

A股:刚刚,央行权威发布,明日7000亿投放,周三迎来绝地反击?

云鹏叙事
2025-11-05 00:00:03
两岸导航软件正式打通,赖清德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两岸导航软件正式打通,赖清德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南宫一二
2025-11-04 08:24:12
四川一车辆燃烧火焰喷涌,有网友称电车自燃,回应:无人员伤亡,正在调查中

四川一车辆燃烧火焰喷涌,有网友称电车自燃,回应:无人员伤亡,正在调查中

潇湘晨报
2025-11-04 14:35:13
台媒内涵汪小菲不顾玥儿考试,带其去成都玩,称偶遇照内涵具俊晔

台媒内涵汪小菲不顾玥儿考试,带其去成都玩,称偶遇照内涵具俊晔

梁蜱爱玩车
2025-11-04 08:46:43
彭德怀“万言书”全文

彭德怀“万言书”全文

壹贰叁的壹
2024-01-29 11:05:29
王建国与爱奇艺副总裁小红结婚,后者为三档爆款节目总导演

王建国与爱奇艺副总裁小红结婚,后者为三档爆款节目总导演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27 02:33:04
午盘|彻底爆了!A股全线跳水,年底没戏了?

午盘|彻底爆了!A股全线跳水,年底没戏了?

龙行天下虎
2025-11-04 11:42:13
泪目!查尔斯葬礼计划公布,核心竟然是哈里梅根!?父子一场,还是希望你和你哥为我送行...

泪目!查尔斯葬礼计划公布,核心竟然是哈里梅根!?父子一场,还是希望你和你哥为我送行...

悦居英国
2025-11-04 21:17:25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

政知新媒体
2025-11-03 21:46:45
现货黄金向下触及3930美元

现货黄金向下触及3930美元

财联社
2025-11-04 22:42:12
2025-11-05 01:32:49
游子三月三
游子三月三
提升书店行业专业度
1030文章数 55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她是年赚5000万的女神,却选择在农场养鸡,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本地
手机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对话时空壶CTO石伟:我们要让技术更有温度,欢迎良性竞争

亲子要闻

越来越多的男人养不起家了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手机要闻

骁龙8E6系列前瞻:标准版/Pro版均配备2nm工艺,小米18首发稳了!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