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三个字惹祸?南京地铁上演离谱闹剧:女子坚称被“暗讽”,扬言报警!
![]()
谁能想到,南京地铁上有人因为听到“鸡鸣寺”三个字直接破防,不仅大骂路人,还嚷嚷着要报警?昨天,一家三口在3号线上聊到要去鸡鸣寺玩,结果旁边一个穿粉色衣服的女子突然炸毛,指着他们怒吼:“你们在暗讽我!我要报警!”
![]()
“鸡鸣寺=骂人?”女子逻辑惊呆全车人
这家子本来计划去动物园,返程时顺路逛逛鸡鸣寺,聊天时提到这个地名再正常不过。
可粉衣女一听,立马认定他们在“羞辱”自己,当场掏出手机说要报警,嘴里还念叨:“说‘鸡鸣寺’就是没素质,就是在骂我!”
![]()
一家三口当场懵了——鸡鸣寺是南京著名景点,地铁站名也是这个,怎么就成骂人了?女主人气得反问:“我们聊景点关你什么事?你凭什么耽误我们行程?”男的更直接,怼了一句:“你长得多好看似的,谁稀罕暗讽你?”
![]()
这下彻底点燃了粉衣女的怒火,脏话连篇骂了一通,最后自己灰溜溜提前下车了。
![]()
网友炸锅:被迫害妄想症还是网络梗入脑?
这事传上网后,评论区全在问:“她是不是把‘鸡’字自动代入了?”毕竟网上确实有人用“鸡”来阴阳怪气,但硬把千年古寺的名字当成骂街,属实离谱。
![]()
有网友调侃:“按这逻辑,卖鸡排的、养鸡场的都得被她投诉一遍。”更损的补刀:“建议她别坐地铁了,万一听到‘鸡鸣寺站到了’,怕不是要当场晕厥。”
类似魔怔事件不是头一回。去年有女生在咖啡馆听到邻桌说“绿茶”,非说对方在影射自己;前阵子还有人因为被叫“小姐姐”就举报对方性骚扰。但像这次直接碰瓷地名的,还是第一次见。
法律视角:报假警可能比“暗讽”更严重
粉衣女威胁报警的行为,其实已经涉嫌扰乱公共秩序。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谎报警情最高可拘10天。真要较真,一家三口反而能告她诽谤。
有律师调侃:“她要是真把警察叫来,估计得解释半天为啥觉得‘鸡鸣寺’是脏话——民警听完可能先给她做个精神鉴定。”
深层问题:敏感词泛滥下的社交恐惧症
这件事背后反映的现象更值得讨论:现在有些人是不是“网络梗中毒”太深了?网上确实存在用谐音、代称骂人的风气,但把现实中的正常词汇也当成“阴阳怪气”,纯属过度联想。
就像网友说的:“如果‘鸡鸣寺’算骂人,那‘牛首山’是不是在嘲笑人蠢?‘玄武湖’是不是暗示人绿?”
![]()
比较合理的推测是,这女的可能曾被用“鸡”字侮辱过,导致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把自己的创伤投射到无辜路人身上,甚至干扰公共秩序,就是典型的“全世界都得绕着我走”心态。
最新进展:景区躺枪,地铁公司回应!
鸡鸣寺工作人员今天无奈表示:“我们建寺1700多年,第一次因为名字上热搜。”南京地铁客服则回应,未收到相关投诉,但提醒乘客“公共场所交流需互相尊重”。
至于那位粉衣女,目前还没现身说法——说不定正忙着研究怎么投诉地名办呢。
结语:当“文字狱”成为日常
这件事最荒诞的点在于,它根本不是“鸡鸣寺”的问题,而是某些人硬要把正常词汇污名化。
照这个趋势,以后聊个“狮子山”可能被当成炫富,提句“白马公园”说不定就被扣上“内涵别人是马”的帽子。
要我说,与其琢磨别人是不是在“暗讽”,不如先治治自己的被害妄想。
最后留个讨论题:你遇到过这种“对号入座”的奇葩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