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 2010 年前后,曾有人做过一项颇为有趣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下国内热衷于书法的人竟多达一千万左右。这一数字乍一听,颇有一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之感,仿佛书法大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然而,当我们把这看似庞大的数字置于 14 亿的庞大人口基数中时,便会发现,这所谓的书法界,用“小圈子”来形容都显得有些牵强,它更像是一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极其边缘化的小小团体。
与古代那些书法大家相比,当代书法家们似乎把书法这门艺术“玩”得越来越小家子气,层次也愈发低落。当代那些被捧上神坛的所谓“大书法家”,其知名度也仅仅局限于这一千万人的小圈子里。一旦跨出这个圈子,即便他们在书法界呼风唤雨,到了外面,也不过是无人问津的“路人甲乙丙丁”。从这个角度看,当代书法家们对书法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玩坏”了这门古老的艺术。如今的书法,在他们手中渐渐异化为单纯的“写大字”,当代书法家们越来越像厨师、裁缝、美发师、足疗师、修脚师这类手艺人,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手中的动作,却少了那份对艺术的敬畏与追求。
一群手艺人,又能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代书法家们,对书法不负责,对社会不负责,甚至对自己也不负责。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中国书协的垄断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利益交换,如果没有各个高校书法专业的大规模扩招,倘若完全按照公平市场竞争的原则来给当代书法家们排个座次,那些平日里看似风光无限的书法家们,恐怕瞬间就会被打回原形,过得还不如一只在阴暗角落里苟且偷生的老鼠。
近四十多年来,原本属于文化或文学范畴的书法,变得越来越“专业”,而这个“专业”的表现,似乎就是一味地写大字。当代书法家们,除了能写几个蹩脚的大字,还能拿出什么像样的本事呢?据我观察,当代书法家的个展开幕式,往往就是闭幕式,他们的“专著”和《作品集》,就像一堆无人问津的废纸,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可言。他们就像一群寄生在官方书协身上的寄生虫,离开了这个“宿主”,便难以生存,更别提发达了。
而且,他们似乎从来不敢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自己什么也不是,什么都不懂。比如,他们从来没有能力表达个人的独立观点,这便是最明显的例证。当代书法家们,一方面要紧紧依附于“官方”,以获取资源和认可;另一方面又要扎堆于“群体”之中,寻求一种虚假的归属感。他们喜欢以群体的形式搞出一些看似热情洋溢、大团结的场面,但在这个“群体”内部,却又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人戏称,当代“第一流”的书法家,必定也是心眼儿最多、心思最深的“宫斗高手”,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毕竟,当代那些“第一流”的书法家,大多是在“宫斗”中胜出的佼佼者。这种既喜欢扎堆,又互相争斗的现象,实在让人觉得既怪异又分裂。
在当代书法家们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被官方书协认可的时候,他们或许还能装出几分“人样”,在权衡利弊之后,对官方的书法界表现出那么一点点叛逆。但实际上,在私底下,他们一个比一个更渴望被官方书协“招安”。他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成为代表官方的书法家,借助“体制”的力量,免费享受公共资源,享受一般书法作者无法享受到的特殊待遇。
当代书法家们普遍文化素养低下,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他们却有着超乎常人的经营头脑。他们善于借助官方书法的名义,大搞书法名城、书法之乡、书法创作基地、书法节书圣节等形形色色的“文化”活动。在我看来,这些活动与真正的文化、书法毫无关联,更像是传销链条中老鼠会的狂欢。这样的“文化”“书法”活动,不仅消耗了各地大量的财政支出,还为“雅腐”“雅贿”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当代那些有名气的书法家,大多都是“活动家”。他们善于忽悠地方政府拿出钱来举办各种书法活动,然后以“书法家”“活动家”的身份在全国各地游走一番。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吃喝玩乐,尽情享受,润笔的银子也赚得盆满钵满。最后,除了用自己那支“卑贱”的毛笔给当地留下一堆与垃圾无异的废纸,便拍拍屁股走人,再也没有任何留恋。国有资产竟然可以借助“书法”的名义堂而皇之地大量流失,这不得不说,是当代书法家们集体的“最高创意”。他们捞金的手段,丝毫不逊色于最狡猾的奸商。
当代书法家们只关心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对于外界发生的一切,哪怕是天大的事情,他们也视若无睹,麻木冷漠的程度,远超食草类动物。而且,即便给他们代表“人民”发声的机会,他们也不会真正代表“人民”,更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每年春初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的那些提案,内容幼稚得让人忍俊不禁,简直能笑掉“人民”的大牙。他们的见解和见识,就像幼儿园小朋友的水平,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当代书法家们最大的本事,就是聚集在一起互相吹捧、自我表扬,或者按照《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厚黑学》的套路,演绎着现实版的“宫斗”大戏。一群如此猥琐、虚伪的人从事书法,当代书法又怎能不走向衰落呢?当代书法家,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大书法家”,简直就是书法的毁灭者、掘墓人。
当代书法创作的主体部分,就是一群低级低劣手艺人的自娱自乐。他们假借熊秉明先生那句“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名言,四处招摇撞骗,看准时机就顺势捞点儿小钱。确切地说,熊秉明先生的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至少对于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马一浮、沙孟海、林散之等真正的书法家来说是适用的。但当代书协一系的书法家们,与这些先贤相比,简直连蝼蚁都不如,更别提什么蛆虫了。难道不是吗?
照此情形发展下去,当代书法在未来的五十年内,恐怕很难再有什么起色了。唉,真是让人无奈又惋惜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