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沙/文
![]()
人生三大幸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
在人生大幸事之前自杀,太具有戏剧性,即使在过去,有女性会因为抗婚自杀,发生的概率也不是那么高。想不引起关注都难。
在天价彩礼的社会背景下,很容易被联想到一块。
这也是悲剧中的悲剧,不光自己失去生命,也让活着的亲人成为方圆几十里的谈资。很多人会困惑,这需要让一个成年人多崩溃才会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
结合社会背景,大众会认为是彩礼的事。考虑政治影响,当地政府很快介入,已否认和彩礼有关。
至于真正的原因,两家人不说,外人很难知道真实情况。
无论当地是否辟谣以及处罚造谣的自媒体,都不好改变大众的认知。
因为在大众认知里,在传统的婚礼前,各种所谓的礼节几乎都和钱有关,比如商量婚礼时,上车前,下车时,磕头礼,改口费,要求车辆的数量,而且越穷的地方越讲究这些,只要钱不到位,就会被认为冒犯女性,或者不尊重。
越是到最后,男方越无力承受,矛盾越集中。因为之前已经透支,耐心越来越少。
彩礼这事当地已经辟谣了,不说彩礼,说一些公共的。
如果在大都市,平均初婚年龄是30岁还要多,这个新郎29岁,这不算啥。但是这是个小镇青年。
如果孩子没读大学,父母一生最大的事就是给儿子娶亲,如果条件好,不会拖到24岁,也就是过去法定的晚婚年龄。拖到29岁,多数是剩下了。拖到32岁,基本要娶二婚带孩子的。
农村婚礼里无聊繁琐的婚礼依旧,每一步又是两方家庭都参与,往往会让处于被动位置的男方青年倍感压力。婚礼不是喜庆,而是九九八十一难最难的一关。
29岁,生理已经成熟,心理还远远不够。通过读书进入大城市的农村青年到了这个年龄往往已经经历过各种社会化训练,在自己的事上一般能做主。不少未读大学的年轻人还需要父母补贴,在婚礼时又会受到两方家长挤压。而他的准新娘往往还没转换角色,一屁股坐在娘家一方。
有一个没有被关注的现象是,婚礼前,新郎承受了全部压力,婚礼后,新娘会承受更多的压力:
一,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和谁一伙。
![]()
二,娘家撕掉了温情的面具。
二,婆家各种方式向她施压尽可能要回部分彩礼。
一个女子新婚不久精神失常,就是因为男方在婚后挤压彩礼,而是娘家一分钱不给。
无论年轻人还是老人,当不能自己做主时,都可能成为悲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