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破产重整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社会热议:高校怎么还破产了?
媒体及经济学人等热议: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破产重整是否合理?
以目前公开信息看,这场牵动社会各方神经的高校破产案,依然存在争议。
好学校
首先要说,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破产重整,并不是因为这所学校不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所学校很好,所以才会进入破产重整……
这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的母公司——中国21世纪教育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年报,21世纪教育集团旗下包括11家学校及机构:
1所民办高校: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职业教育);
1所全日制普通高中:石家庄育英实验中学(非职业教育板块);
1所新高考业务机构;
8所幼儿园:新天际幼儿园。
11家学校及机构共拥有27662名全日制学生。
其中——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23494人(学费9000~17000元/年),占比约85%;
石家庄育英实验中学2549人(学费17125/年,比此前一年上涨87.8%),占比约9%;
新天际幼儿园1619人(学费19148/年),占比约6%。
也就是说,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拥有21世纪教育集团85%的学生资源,是绝对的核心资产兼现金奶牛。
此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双减”政策,中国教育行业底层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可资本化的“产业”转向了强调公平和公益的“事业”。以资本扩张为特征的民办教育,诸多模式陷入困境。
但是,此种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却是一个例外——它既受政策鼓励,又具备现金流稳定、利润丰厚的特征。由此,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成为21世纪教育集团的核心优质资产。
也由此,当21世纪教育集团债务问题发生后,债主会首先瞄准这家学校,法院面对债主提出破产重整要求,需要妥善处理的核心焦点,同样也是这所学校。
破产重整历程
从目前的公开信息看,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破产重整案发生,是两条线交织所导致的。
第一条线,2024年9月6日,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出具《扣押决定书》,指出由于石家庄复启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正在接受调查。为协助调查,桥西分局扣押了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的印章、银行盾和银行账户以及泽瑞教育的营业执照、印章、银行盾和银行账户。
第二条线,因印章及银行账户被监管扣押,导致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无法按期支付有关项目费用,出现违约,并引发连锁反应。
此前的2023年12月19日,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与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签订融资售后回租协议,约定长江联合以3500万元购买学院的教学设备等资产,并回租给学院使用,租赁期36个月,总付款约3899万元。
2024年9月27日,也就是印章等被扣当月,长江联合提起诉讼,法院次日裁定冻结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银行账户。
该事件引发连锁反应,导致21世纪教育集团其他债务逾期,土地被拍卖,资金链进一步恶化。2025年3月18日,21世纪教育(01598.HK)在香港交易所停牌,年报难产,至今未能复牌。
2025年7月24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就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破产重整申请召开听证会。申请人河北唐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认为,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拖欠其借款本息及合同款,且缺乏清偿能力,由此申请对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破产重整。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7月30日、2025年8月19日和2025年9月2日,分别裁定受理21世纪教育集团旗下3家公司——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石家庄泽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石家庄泽瑞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并于2025年9月6日联合招募重整投资人。
按照法院文件,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有鹿泉和高邑两个校区,其中7宗土地,涉及3家公司。3家公司联合重整,更有利于操作。
各说各的
21世纪教育集团在2025年6月12日的《内幕信息》中,坚称“目前本集团各项业务运转正常,未见明显影响。”
21世纪教育集团认为,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的印章等扣押行为,是后来问题发生的主因。而引发扣押的起因——石家庄复启企业管理中心问题,“经内部审查,石家庄复启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与本集团无关。”
21世纪教育集团的逻辑是:
监管措施(公章等被扣)→支付中断(支付功能瘫痪)→债务违约(触发技术性违约)→危机爆发(引发诉讼与资产冻结),且同时存在资产转移(约1.38亿元资金被转入警方指定账户)。
2024年9月发生的事情,至今已超一年,扣押事件仍未尘埃落定。21世纪教育集团认为,企业发生的债务危机是受到不可抗力影响才发生的。
但是,在同一份信息披露中,21世纪教育集团又承认自己的管理漏洞,如违规担保与未披露的关联交易(2024年,因关联方违约,导致1.1亿元抵押存款被银行强制执行),公司将违规原因归结为“管理层及员工的疏忽”,并承认在合约管理、印章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内部监控漏洞。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也反对破产重整,认为自身不满足破产的法定条件,也完全具备偿债能力,陷入危机纯属被母公司和外部监管所牵连。
学院方面在法院听证会上提出:学院净资产大于负债,产权比率健康,现金流充足,能够保障债务支付。
2025年9月25日,21世纪教育集团发布公告称:
公司相信,学校的经营和日常教学近些年一直良好,不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同时有偿付能力。我们也在积极与石家庄市相关部门沟通,助力打造和谐健康的营商环境。
法院方面提供的数据则是这样的——
根据理工学院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账面财务数据及相关资料,总资产为13.59亿元,总负债为5.61亿元,表外负债为7.99亿元,净资产为-0.01亿元。
根据泽瑞教育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账面财务数据及相关资料,总资产为6.97亿元,总负债为5.46亿元,表外负债为1.86亿元,净资产为-0.35亿元。
根据泽瑞商业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账面财务数据及相关资料,总资产为0.59亿元,总负债为0.60亿元,表外负债为0.25亿元,净资产为-0.26亿元。
上述情节,也引发了媒体与经济学人的不同看法。
有声音创造性地将此次破产称之为“进攻性破产”,即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本身属于优质资产,因此,债权人为了解决21世纪教育集团母公司的债务问题,主动把这份最优质的子公司资产牵引进破产中来,以获得最优债务处理。
也有声音质疑,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破产重整是否符合“非必要不破产”原则,即一个尚具备正常运转功能、且具有独立性的高校,应不应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但同时也有声音认为,“非必要不破产”并非破产法的基本精神,它是实施过程中需要平衡的审慎实践原则。破产法的核心精神,在于通过法定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同时兼顾市场退出与挽救机制的双重功能。法院可能不仅看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更关注其与母公司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和担保链条。如果放任不管,母公司的债务危机最终必然会通过担保等渠道拖垮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尽早把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切割出来,对学院更有利。
一场牵扯高校、上市公司、司法监管、债权人等多方复杂关系的破产重整案正动态化地摆在公众面前,等待尘埃落定。
值班编委:樊永锋
编辑:韩涧明
审读:戴士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