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2年1月14日的凌晨,繁华的上海还陷入一片寂静之中,然而就在广慈医院205病房,一声突兀的枪声打破了这一切的宁静。枪声之下,光复会的首领陶成章就此身亡。这位曾经被梁启超称之为当代墨子的元勋巨擘,在革命刚刚见到曙光的时候就惨遭报复。然而,这场报复之后,究竟是谁指使谁所为的呢?
![]()
革命元勋
陶成章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他会被大名鼎鼎的梁启超称之为当代墨子?而他的身亡为何又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陶成章作为清末民初奔走呼号的革命创始人之一,他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大省份奔走呼号,提倡麻绳束腰、草鞋裹脚的实干精神,而这一精神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恰好相符,因此,梁启超也将其称之为当代墨子。
![]()
陶成章在清末民初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他性格中却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陶成章行式过于激进。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陶成章的性格就像一把双刃剑,这样的性格既能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但是又过于极端,容易引起别人的记恨,尤其是政敌的报复,而最终他的身亡和他这一性格造成的困扰密切相关。
![]()
杀人者是
像陶成章这样具有巨大社会影响的人物,他的死亡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巨大轰动,所以他的案件破案也变得非常迅速。
![]()
然而,对于陶成章之死的调查未免也太过顺利了。根据史料记载,杀死陶成章的直接凶手叫陈锡奎,而光复会的叛徒王竹清参与策划,并且为陈锡奎引路。事情到此仿佛一切尘埃落定,因为陶成章过激的性格导致光复会内部对其意见很大,而叛徒王竹清则找到陈锡奎进行刺杀。王竹青亲自策划此次案件,并引路让陈锡奎进入陶成章病房,并痛下杀手。
![]()
然而,事情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呢?后来,多方证据都把陶成章之死的矛头指向了民国的另一位大名鼎鼎人物,他就是蒋介石。而根据蒋介石自己的《中正自述事略》中描述,老蒋曾经说过“不能不除陶而全革命之局”的话,而在蒋介石年谱这一书中,也确认当年蒋介石曾实地勘察陶成章的病房,亲自确认陶成章的行踪。
如果老蒋不是存心要除掉陶成章,他根本没有必要亲自去勘察病房,确认行踪,但是对于当时的蒋介石来说,他并没有直接和陶成章发生冲突的理由。
![]()
真正和陶成章具有最大冲突的却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沪军都督陈其美。而陈其美和蒋介石的关系格外密切,陈其美既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同时也是他革命道路的引路人,在当时,蒋介石也在陈其美手下的部队中当团长。
![]()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因为陈其美和陶成章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所以,蒋介石为报知遇之恩,亲自策划刺杀陶成章这一行动。
利益背后的矛盾
那么,陈其美和陶成章究竟有什么矛盾呢?
陈其美和陶成昌都是清末民初革命事业具有重大贡献的人物,然而这两人的性格天差地别。陶成昌曾经当着众人直接劝诫陈其美,让他不要再沉迷于赌博和青楼之中,更是对他挥霍华侨捐款一事进行痛批。折了面子的陈其美自然无法忍受,于是曾经想要拔枪射杀陶成章,但被众人所拦。
![]()
如果仅仅是这一冲突,其实还不至于陈其美痛下杀手,更为关键的是,当时关于浙江都督这一职位正在激烈争夺之中,在众多候选人当中,陈其美和陶成章是呼声最高的,而恰恰陶成章又明确反对陈其美任职。陶成章在当时,明显胜算应更高一些,而此时他已经计划在上海进行练兵。而此时的沪军都督陈其美更将陶成章的这一行为视为对自己的挑衅。
除了陈其美和陶成章的个人矛盾,还有更深层次的冲突隐藏在其后。在当时,同盟会和光复会是两大革命党的重要势力,然而这两股势力合并之后,矛盾不断,陶成昌作为光复会的重要领导人,他们也在密谋成立新的山头,推翻孙先生。
![]()
在当时,陈其美可以说是孙先生的左膀右臂,陶的行为无疑是陈其美所不能忍受的。在个人冲突和组织矛盾多方原因影响之下,陈其美最终下定决心要除掉陶成章。
![]()
更为有意思的是,作为被推出来的凶手,曾经的光复会叛徒王竹清后来也遭到暗杀,而蒋介石则被陈其美送到了日本去避风头。关于陶成章被刺杀的真正凶手,后来随着老蒋上台之后,这一真相更是被彻底掩埋,如今我们也只能从各种史料中拨云见雾,寻找蛛丝马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