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种讨论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2025年买房,等于给5年后“挖坑”?”
之所以会有这种担忧,数据上说明了问题: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比上年下降12.9%,销售额同比下降18%。
另外,商品房待售面积已经达到7.6亿平方米,库存量自2020年末以来逐年上升,超过了2015年,达到历史新高。
二手房市场更冷清。全国现有730多万套二手房在挂牌出售,就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挂牌量也比2021年涨了300%,但成交周期却从28天拉长至142天。
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人对2025年买房感到犹豫。尤其是下面这四点“坏消息”,更让人心里没底。
![]()
.01
坏消息一、房价或稳中有降
如今不仅仅是三四线城市,甚至连一线城市的房价同样也呈现着下降趋势。而短期内想要改变这种趋势,很难!
比如一位深圳网友,2022花400多万买的房,现在只值265万,两年跌了接近40%。上海也有网友说,2021年近千万买的学区老房,现在市值不到600万。
这样的下跌,是1998年房改以来从未有的。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
一方面,政策对于楼市的调控在发挥作用,房住不炒不是说说而已!
另一方面,这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人的收入不增反降,进而加剧购房能力下降。
![]()
.02
坏消息二,保障房越来越多
从去年开始,国家出手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房,并明确:计划五年内再推出600万套保障房。
对收入不高的人群来说这是好消息,但对已经买房的人来说可能意味着压力。
保障房多了,买房需求就会被分流。再加上很多城市推行“租售同权”——租房也能落户,长期来看,房价上涨的动力就更弱了。
![]()
.03
坏消息三,老年人越来越多,买房需求减少
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2.9亿,到2024年统计就上涨到了3.1亿,这一个群体占比总人口达到了22%。
老年人通常更愿意住养老社区,或者把旧房改造,而不是买新房。买房需求减少,房价也就少了一部分支撑。
尤其是城镇近43%的家庭用了2套甚至更多房产,如果这些家庭为了养老卖房,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可能还会往下走。
![]()
.04
坏消息四:房产税越来越近
目前,房产税暂时在上海,重庆两个地区进行试点,但先前楼继伟就发文呼吁:房地产税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
一旦这项税收落地,对于手上有多套房的家庭来说,就意味着他们的持房成本必然会大幅增加。这可能会促使一些人卖房,进而影响房价。
![]()
.05
普通人如何应对?
关于这个问题,清华大学的房地产专家赵教授是这样说的:
“2025年买房确实有风险,但也不能一刀切。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有人口流入支撑,房价相对稳一些。但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人口流出的地方,房价下跌风险更大。”
所以,究竟要不要买房,因人而异,因地区而异!
![]()
如果你是想投资买房——建议尽量谨慎。房地产市场投资的赢面变小、亏面变大,最好考虑其他投资渠道,而且为降低风险,也要多元化投资。
如果你是刚需——手里资金充裕、未来还款稳定,那现在也许是不错的上车时机。但一定要避开郊区房、房龄太老、品质差的房子。
![]()
总之,房地产市场逻辑已经彻底变了。房子终究是拿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还想靠买房暴富?风险极大,甚至可能亏得很惨。
所以,2025年买房,一定要理性、谨慎,提前做好相应的规划和准备工作,才不至于给自己挖了大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