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每两年就会有一个倒霉蛋,被天上掉下来的卫星碎片砸中受伤、甚至死亡。
你没看错,这是来自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一份报告中的冰冷预测。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一个关乎我们每个人头顶安全的重大转变: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填满”近地空间,而那些曾经代表着未来的高科技产物,如今正以“天降正义”的方式回归。
一、许愿吗?朋友,那可能不是流星!
最近,北美上空频频上演“天外来客”大戏。一道道耀眼的火光划破宁静的夜空,拖着长长的尾巴,像极了电影里的流星雨。
加州、加拿大的吃瓜群众们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神奇的一幕。社交媒体上,人们激动地讨论:快看,是流星!赶紧许个愿!
![]()
然而,真相来得猝不及不及防。
醒醒吧,别许愿了!天文学家告诉你,那不是什么带来好运的流星,而是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卫星正在“衣锦还乡”,一头扎进大气层里撒欢儿呢。
二、一天一两颗?格局太小了!
你可能会说:哦,不就是掉个卫星嘛,多大点事。
太天真了。
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乔纳森·麦克道尔(Jonathan McDowell),是哈佛的天体物理学家,堪称太空界的“纪律委员”,他专门追踪卫星数据,根据他的说法,目前,平均每天就有一到两颗星链卫星坠落。
你以为这就完了?麦克道尔悠悠地表示:别急,这只是个开胃菜。很快,这个数字会攀升到每天5颗。
一年下来,那就是近2000颗人造“流星”啊!这是要在天上开跨年烟火晚会吗?
![]()
三、“太空五环”大堵车,迟早要出事!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星链卫星是纸糊的?
还真不是质量问题,而是数量问题。
我们的近地轨道(LEO),已经快被人类自己搞成了“太空五环”,堵得水泄不通。
- 马斯克的星链:已经发射了超过8500颗,未来计划总数好几万。
- 亚马逊的柯伊伯计划:虎视眈眈,准备发射数千颗。
- 中国的卫星星座:预计也将达到2万颗的规模。
加起来,很快天上就会有超过5万颗卫星在同时狂奔!
这些卫星普遍有个“保质期”,大概5年左右。到期了就得报废,腾出轨道位置。怎么报废?最环保的方式就是让它受控坠入大气层烧毁。
数学题来了:几万颗卫星,5年一换代,平均每天掉下来几颗?
恭喜你,答对了。以后天上“下卫星”,可能就跟下雨一样,会成为新常态。
![]()
四、真正恐怖的,是“失控”的剧本…
你可能又想说:烧掉就烧掉呗,只要别砸到我就行。
然而,凡事都有个“但是”,但这个“但是”往往最要命。
剧本里写的是“受控坠落”,可一旦发生故障,或者受到剧烈太阳活动的影响(这会加速卫星轨道衰减),剧本就可能变成“失控坠落”。
一个几百公斤的金属疙瘩,即使大部分烧毁了,只要有那么一小块没烧干净,以极高的速度砸下来……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这就是文章开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出警告的原因。他们通过计算概率得出结论:到2035年,随着天上掉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多,每两年就会发生一次碎片砸人事件。
所以,以后出门,可能不仅要看天气预报,还得看看“卫星预报”。那句“小心头顶”的玩笑话,可能真的快要成真了。
![]()
更可怕的还在后头。科学家们还担心一种被称为“凯斯勒综合征”的末日场景。
简单来说,就是太空垃圾多到一定程度,一次碰撞产生的碎片,会像台球一样撞向其他卫星,引发一次又一次的碰撞,最终形成一个无法清除的、高速飞行的碎片带,彻底锁死地球,让人类再也无法进入太空。
那将是悬在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也许是时候考虑,每天出门带个头盔了。
参考文献:
Dellinger, A. J. (2025, October 3). The Sky Isn’t Falling, but Starlink Satellites Are. Published on an unspecified platform (as per the source text).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