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台湾民间团体“中华爱国同心会”在岛内发起护主权、反媚日抗议活动。数百名民众聚集在民进党中央党部前,举着“钓鱼岛是中国的”、“民进党不要卖岛求荣”等标语,发泄对民进党的不满情绪。由此可见,民进党的“卖台”行为已经引起岛内民众的强烈反对。
![]()
而有关尽快统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摆在两岸之间的问题在于。文统耗时太长,且容易滋生民进党等“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
武统破坏力太强,美西方等反华势力一直想借此机会将台湾变成战争废墟,以此消耗中国实力,因此各有缺点。也就是在此背景下,一位台湾专家提出了“不文不武”的统一策略,并表示“大陆无需武统,有张底牌会更绝,美国预判到了也无可奈何!”
一 不文不武的司法隔离
根据2025年的岛内民调数据显示,接近60%的受访者希望当局加强与大陆沟通以避免军事冲突,仅42.1%的民众相信美军会出兵协防台湾。这一变化打破了长期以来“抗中保台” 的主流叙事,要统一要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传统文统是以和平谈判、经济融合等方式实现统一,核心是双方主动达成共识。武统则通过军事手段强制实现统一,伴随直接武力冲突。在现实操作上都有难度,在此背景下,一个“不文不武”的统一策略就被提了出来,那就是大陆对台湾进行“司法隔离,”以此逼迫民进党投降,这属于特殊手段。
提出这一策略的人是台湾前“参谋总长”李喜明,而这个策略也不是孤立的理论创新。完全是基于台海局势变化、岛内政治生态演变、大陆战略能力提升,以及国际博弈逻辑等多重背景的综合判断,核心是对“非战争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推演。
“司法隔离”这一策略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法律化、规则化的手段,从根本上瓦解台湾的生存基础和外部联系,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分为三点。第一是切断台湾的国际通道,使其在国际上经济孤立化。
当前台湾 90% 的能源、70% 的粮食依赖进口,且对外贸易高度依赖国际航运,“司法隔离”核心设想是要求所有进出台湾的国际船只向大陆登记、接受检查,否则禁止停靠台湾港口或面临司法追责。
![]()
二 司法隔离的具体操作
一旦实施,国际航运巨头为规避风险可能主动放弃台湾航线,直接切断台湾的经济生命线,使其在数周内陷入供应链瘫痪,最终迫使台湾当局妥协。第二点是大陆强化主权宣示,压缩民进党等“台独分子”的生存空间,通过司法管辖的实际行使,向国际社会明确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法律地位,迫使各国默认大陆对台湾的主权管辖现状。
比如,通过要求国际船只接受大陆审批,变相让国际社会承认大陆对台湾港口的管辖权,逐步消解“台独”当局所谓的“外交身份”,最终实现对台湾政治地位的实质重塑。
第三点是规避军事冲突风险,让解放军掌握战略主动权。与军事封锁相比,“司法隔离”无需直接动用武力,既避免了战争带来的人员伤亡与国际舆论压力,又将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大陆手中。
美国等外部势力难以找到干预借口,只能干瞪眼,一旦介入,就等同于支持“台独”、挑战中国主权,美国若不介入,坐视大陆推进对台管辖,这种“两难困境”可最大限度降低外部干预风险。
与中国爆发正面冲突一直是美国所避免的,他们对民进党的支持也一直是“模糊性”策略,因此“司法隔离”的可操作性很强。
![]()
这三条内容的执行前提上,大陆已经具备操作条件,比如我们在东海、南海方向已通过常态化海警执法、国际法框架下的主权宣示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类似策略向台海延伸奠定了实践基础。同时,2024年大陆五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
首次明确“缺席审判”“终身通缉”等跨区域司法措施,从法律层面为对台司法管辖提供了制度支撑,让“司法隔离”具备了落地的法律基础。
而且在佩洛西窜台后,大陆将海警在台海周边的实战演练常态化,逐步强化对台湾周边海域的执法存在感,这种“执法前置”的动作被外界视为“司法隔离”的铺垫。
另外,赖清德当局推动“务实台独”,试图通过“友台国家”与国际航运网络维持所谓“国际空间”,而大陆若通过司法手段切断这一通道,可精准打击“台独”的外部依托。
三 比较于文统和武统的好处
总结起来,在与文统和武统的具体对比上,传统军事封锁易引发国际舆论争议,还可能给美国等外部势力干预提供借口。而“司法隔离”以国际法和国家主权为依据,将行动框定在“维护法律秩序”范畴内,可使美国陷入“名不正言不顺”的干预困境。
![]()
这种以规则反制分裂的逻辑,在近年来大陆应对国际争端的实践中被反复验证,也让李喜明意识到其在台海场景的可行性,这也是这一理论的最大优点所在。
另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司法隔离”相较于文统和武统都具备可实践性。要是实行文统,就需要台湾当局配合,这也是赖清德等“台独”分子最近几年有恃无恐的重要原因。他们看中了大陆的文统倾向,不断进行“卖台”活动,将台湾人民的利益出卖给境外反华势力,从而中饱私囊。
一旦大陆进行“司法隔离”,无需台湾当局配合,由大陆单方面依据主权原则实施法律管控,本质是通过压力迫使台湾接受管辖,而非基于双方共识的和平推进。
相较于武统,司法隔离不直接动用军事力量,以海警执法、司法管辖等非军事手段为核心,只要解放军不出动,行动性质就会被界定为“行政执法”而非“军事行动”,能规避战争风险并降低外部干预借口。
因此李喜明明确将其称为“非战争手段的灰色行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也将其归类为大陆可能采取的“灰色地带策略”。可见其本质是一种以法律为武器、以压力为手段的 “事实管辖推进”路径,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统一理论”。
![]()
参考资料:
中华网:《台专家称大陆无需武统,司法隔离即可制台》
中华网:《中国已无需武统?美专家:美军白忙一场,封锁策略显成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