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34 年百名红军在困牛山消失,70 年后真相揭开:宁跳崖不伤百姓

0
分享至



1934年深秋,贵州黔东的群山笼罩在层层浓雾中,一支红军队伍的足迹悄然没入历史的迷雾。

这不是普通的行军,而是长征先遣队中一支铁血尖刀的最后绝唱。

红六军团第18师第52团的800余名战士,本是湘鄂赣苏区走出的精锐,他们肩负断后重任,将桂系军阀廖磊的24个团死死拖入石阡县甘溪乡的崇山峻岭,只为掩护任弼时、萧克率领的主力部队突围而出。

那一刻,枪声与雾气交织,铸就了一段尘封70年的壮烈传奇。



长征的烽火,本就点燃了无数英雄的热血,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先锋,于8月7日从江西遂川出发,西渡赣江,穿越湘、桂、黔四省,历经78天5000余里,转战四道封锁线,终于在10月7日抵达贵州石阡甘溪地区。

敌军如潮水般涌来,廖磊部24个团、湘敌李觉部及地方保安团、民团合围,形势万分危急。

军团部果断决策:主力向南突围,18师52团殿后诱敌。

团长田海清,左臂旧伤未愈,却咬牙指挥战士们化整为零,穿插迂回,将敌主力一步步引入困牛山的“鬼见愁”:这座海拔500米的高山,南高北低,三面环水,悬崖峭壁,山谷幽深,当地民谣早有警示:

“困牛山是鬼见愁,十人进去九人丢。”

战斗从10月15日打响,52团战士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

初战于朱家坝,敌军堵截渡河,红军顽强反击,击溃黔敌金典团一部。

随后转战川岩坝,师长龙云率200余人从鼎罐堡攀陡壁下河沟突围,田海清则带领主力死守高地。

敌军冲锋十余次,红军以少敌多,顽强肉搏,打退进攻,敌我伤亡惨重。

在国民党档案中记载,红军“服从命令,拥护首领,达到任务,动作迅速”,甚至黔军感叹其:

“顽强抵抗,全用肉搏。”

到了10月16日,第52团弹药渐尽,全团伤亡过半,仅剩400余人继续抵抗,田海清在指挥中不幸中弹牺牲。



到了下午,残存的100多名战士被逼至虎井沟悬崖边:此处崖高70余米,雾气缭绕如云海。

敌军非常狡诈,驱赶60余名当地山民在前方开路,保安团则混在百姓中,枪口暗藏杀机。

这一瞬间,山风呼啸,战士们的眼神中没有退缩,只有对人民的赤诚,连长石正义高喊:

“红军不杀百姓!”

战士们含泪抬高枪口,子弹射向苍穹。

年仅19岁的司号员陈世荣回忆,那一刻,全团“四百多人,全被打垮”,却无人开火伤及无辜。

最终,在冲锋号的余音中,他们砸碎枪支,携手跃入深渊,崖底河水湍急,尸骨难寻。

主力突围的信号弹划破夜空时,52团的行踪已成谜团。

萧克军团长率队回溯搜寻,每道山谷、每潭深水都翻了个遍,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段失踪,成为长征史上最揪心的空白,红六军团电报中只提“五十二团八百余人未到,其余已集中编成三团”,牺牲细节湮没在战火硝烟中。

60余年的时光中,人们只知这支湘鄂赣老部队“为革命流了最后的一滴血”。

困牛山的雾气,仿佛也吞没了历史的真相,让无数后人扼腕叹息。



群山有灵,人心更坚,困牛山脚下的龙塘镇村寨,世代流传着两个不成文的禁忌:重阳节,老人携祭品攀悬崖叩拜深渊,祈福英灵;孩童嬉戏时,被严令不得捡拾山间弹壳与军装碎片。

这些习俗,如山风般悄无声息,却藏着村民与烈士的生死契约。

目睹跳崖的山民姚祖华(时年11岁)回忆道:

“红军是从三步跳上面虎井沟那里跳的崖,红军下去滚成许多草壕壕。”

刘光荣老人补充道:

“河底下死的多,有些还挂在半岩,到处都是,百把人不止。”

这些口述,口耳相传三代,却从未外泄,只因战士跃渊前的那句:

“别让敌人找到我们。”

转折在2001年悄然到来,石阡县委党史研究室干部杨又铸,在整理县志时,偶遇幸存者陈世荣的临终遗嘱。

这位隐居的老红军,原名何步荣,出生于1915年湖南汝城,12岁参加革命,直至80岁离世前,才对孙女陈向梅吐露心声:

“1934年10月16日那天,敌人把乡亲们当盾牌推上了阵地。”

闸门一开,记忆洪水般涌出,另一幸存者黎国兵忆及:

“在川岩坝一个光垴垴上四周被围,边打边退,退到悬崖边,有一百多人约一个连跳崖。”

这些零星碎片,拼合成一幅血色画卷:敌军混战中,民团伪装百姓,红军枪口始终高悬。其中一位幸存的村民刘朝选老人动容道:

“红军打枪打得很高,不乱打,不打百姓。”

为佐证这一关键情节,杨又铸查阅国民党档案。



1934年10月19日的《黔军军部皓电川岩坝战况通报》虽未直述驱民开路,但记录了红军“顽强抵抗,冲锋十余次,全用肉搏”,间接反映了红军在百姓混杂战场上的克制与无奈,避免误伤平民。

杨又铸的调查如点燃火炬,他走访200余位老人,翻阅国民党战报、红军手稿,整理1200余万字资料。

原来,当年7名重伤幸存者,被龙塘镇山民连夜冒险下崖藏入溶洞,用草药吊命。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烈士遗体不落敌手,村民根据口述回忆,不少村民背尸跋涉三日,悄悄埋在村寨后山枫树林一带。

这些故事,不是孤例,而是村民的集体守护,他们视红军为恩人,宁愿背负秘密,也不愿让英灵蒙尘。

困牛山的风俗,便是这份恩情的活化石,七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在《困牛山红军壮举》中,杨又铸主编汇编了这些口述与档案,详细还原了那场绝境中的抉择。

书中对幸存者陈世荣的回忆,有这样的记载:

“土匪(指民团)穿的衣服跟老百姓一样,(红军)分不清是土匪还是老百姓。红军怕伤老百姓,手软,没有狠狠地打。不然,红军不会那样惨,那么多人跳崖。”(2015年版,第45页)。

这段朴实的话语,凸显了红军铁律的庄严,瞬间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读者心潮澎湃。



2004年,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杨又铸的《困牛山红军壮举》一书问世,如惊雷炸开迷雾。

调查组循线索深入松林,掘出枝头残破的军装,那是战士留给世界的最后宣言。崖底的虎井沟,散落着生锈弹壳与碎布条,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国民党《黔军军部皓电川岩坝战况通报》曾惊叹红军“伤亡逃散及跳河者近千人”,而湘军李觉的详报,更承认红军“虽极少数,抵死顽抗,非有上官命令,绝不撤退”。

据统计,52团800余名战士中,307人牺牲于主战场,214人在后续突围中被俘遇害,100余名战士集体跳崖,另有部分战士下落不明,仅7人幸存。

真相大白,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当年的羊肠小道,已修成宽阔石阶,如今在当地的悬崖边,巍然矗立“红军跳崖处”纪念碑。碑文镌刻石正义连长的绝笔:

“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

每年清明,龙塘镇的学生们齐聚朗诵,声音回荡山谷,游客拾级而上,聆听村民讲述:那些跃入云海的身影,并未消逝,他们化作精神路标,照亮后世前行。



如今,困牛山不再是“鬼见愁”,而是英雄山,红52团的壮举,不仅掩护了红六军团主力会师红三军团,更诠释了红军宗旨:军民鱼水情深,革命者以民为本。

在《长征回忆录》中,萧克曾这样说道:

“五十二团是湘鄂赣久经战斗的部队,在行军中为后卫,遭敌包围,全团苦战数日,惨遭损失,十八师师长龙云惨遭杀害。”(1997年版,第256页)。

这段追忆,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历史的幽暗角落,提醒我们:长征的胜利,从来不是将帅的独奏,而是无数无名英雄的合唱。

困牛山的秘密,终于从山村归还给时代,它告诉我们,英雄不朽,因有守护;真理永存,因有担当。

那些百余身影,跃过的不仅是悬崖,更是永恒的信仰高峰。

参考资料:

1、杨又铸主编(2015) 《困牛山红军壮举》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本书汇编了幸存者口述、国民党档案及调查资料,详细还原了红52团集体跳崖事件。)

2、萧克(1997) 《长征回忆录》 北京: 人民出版社。(本书记载了红六军团西征细节及52团失踪谜团。)

3、《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编写组(2002) 《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本书概述了贵州境内长征战斗,包括困牛山事件的党史记载。)



观点声明:
本文基于历史资料整理,旨在还原红六军团18师52团困牛山壮举的感人真相及红军军民情谊,文中所有观点为笔者整理分析,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官方意见。解读因视角不同而异,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后留言交流,提出宝贵意见。
图片来源声明:
本文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仅用于内容展示与说明,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宣!意大利60岁庸帅下课,意甲10场0胜排倒一,5个月2次被解雇

官宣!意大利60岁庸帅下课,意甲10场0胜排倒一,5个月2次被解雇

阿超他的体育圈
2025-11-04 19:59:23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2 07:55:38
玄学提醒:别人送你这2样东西,是不能收的

玄学提醒:别人送你这2样东西,是不能收的

神奇故事
2025-11-04 22:03:04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阿龙美食记
2025-11-04 11:50:20
发小杀死我妻儿3人后,我添加他媳妇的微信,她媳妇说吓得手抖

发小杀死我妻儿3人后,我添加他媳妇的微信,她媳妇说吓得手抖

汉史趣闻
2025-11-04 18:46:43
马雷斯卡:没见过哪个教练在一家俱乐部17年,我觉得这太棒了

马雷斯卡:没见过哪个教练在一家俱乐部17年,我觉得这太棒了

懂球帝
2025-11-04 22:38:24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远方青木
2025-10-25 00:06:11
白所成宣判死刑,被称“缅北名媛”的爱女白应兰,如今又在何处?

白所成宣判死刑,被称“缅北名媛”的爱女白应兰,如今又在何处?

鋭娱之乐
2025-11-04 22:57:22
光模块、PCB、液冷、机器人、核聚变等六大科技龙头业绩曝光!

光模块、PCB、液冷、机器人、核聚变等六大科技龙头业绩曝光!

私募排排网
2025-11-04 18:57:52
北大天才朱佳迪,助美攻克1nm芯片难题后,不料出现奇怪现象!

北大天才朱佳迪,助美攻克1nm芯片难题后,不料出现奇怪现象!

boss外传
2025-11-03 02:00:03
未满14岁男孩杀害陌生男子被判13年!“杀人动机至今未查清”,律师解读→

未满14岁男孩杀害陌生男子被判13年!“杀人动机至今未查清”,律师解读→

大风新闻
2025-11-04 17:08:07
太吓人了!房贷断供率这么高,部分三四线城市断供率甚至超过了5%

太吓人了!房贷断供率这么高,部分三四线城市断供率甚至超过了5%

星河也灿烂
2025-11-04 09:56:50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纸鸢奇谭
2024-08-17 14:22:37
亚洲男网名将宣布退役!

亚洲男网名将宣布退役!

网球之家
2025-11-04 22:17:51
靠谱!又一颗“皇马遗珠”闪耀足坛,20岁的他和帕斯一起证明自己

靠谱!又一颗“皇马遗珠”闪耀足坛,20岁的他和帕斯一起证明自己

里芃芃体育
2025-11-05 00:15:03
恭喜!湖人捡漏64万21岁新星真香:三巨头缺阵,他轰25+6闪耀

恭喜!湖人捡漏64万21岁新星真香:三巨头缺阵,他轰25+6闪耀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04 17:45:02
449平方米,1.17亿元!马来西亚首富之子郭孔华,买下上海大平层,该楼盘曾3小时售出158套房

449平方米,1.17亿元!马来西亚首富之子郭孔华,买下上海大平层,该楼盘曾3小时售出158套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23:32:08
海港半场落后!媒体人开炮:谁尴尬谁知道,人员齐备的时候你放弃

海港半场落后!媒体人开炮:谁尴尬谁知道,人员齐备的时候你放弃

奥拜尔
2025-11-04 21:28:51
王思聪和一帮朋友在吉隆坡吃大排档,打扮朴实,有钱人的气质还在

王思聪和一帮朋友在吉隆坡吃大排档,打扮朴实,有钱人的气质还在

春序娱乐
2025-11-04 23:56:59
用拉菲漱口金砖垫脚,他贪了超11个亿,为模特一夜花888万元

用拉菲漱口金砖垫脚,他贪了超11个亿,为模特一夜花888万元

扬平说史
2025-11-03 19:33:10
2025-11-05 00:36:49
清风文史 incentive-icons
清风文史
读奇闻历史,品天下是非。
1260文章数 2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旅游要闻

这个冬天,一起奔赴黑龙江的冰雪之约!

教育要闻

高中文言文,到底难在哪?

数码要闻

全球首款酷睿Ultra 2单板电脑发布,板载32GB内存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