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伴随着每天第一缕晨光
你最期待与怎样的“经典”相遇?
当科学与人文相遇
当经典与当代对话
每一个“早八”
都值得被不一样的浪漫点亮
我们为SIGSers开辟了一片
滋养心灵的“秘密基地”
现在,我们向你诚挚地发出邀请
用你的“私藏好书”
为清华SIGS校园
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
“人文日新”栏目
由清华SIGS人文社会科学部发起
旨在培养师生对文学艺术的品味
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
自2025年9月起
每个工作日早晨
在“SIGS艺术与人文”微信公众号推出
同时定期以集锦形式发布于
学院官网“”专栏
通过分享和品读文学、艺术、历史、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的
经典名著片段和名人名言
我们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聆听文学家、教育家的真知灼见
我们以哲学之思叩问生命的意义
我们带着好奇心寻找生活中的艺术之美
点击图片查看官网“人文日新”一周集锦
科学与人文
从来不是彼此孤立的领域
而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共同根基
是理性与情感的协奏交响
为进一步丰富栏目内容
汇聚多元声音
现面向全院师生校友长期征稿
希望伴随你们成长的人文艺术
能够为更多师生带来思想之光、文字之美
让诗意的文字照亮日常、滋养心灵
引领我们向美而行
点击图片查看官网“人文日新”一周集锦
征稿对象
清华SIGS全体师生、校友
同时欢迎各兄弟院校师生
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来稿
征稿时间
长期征稿
征稿内容
文学、艺术、历史、哲学、
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的
中外经典名著作品选段
并附上栏目推荐语(200-800字)
外国文学内容建议同时提供
外语原文及译文
点击图片查看官网“人文日新”一周集锦
投稿方式
1. 请将推荐选段+推荐语整合成word文本,发送至人文社会科学部邮箱:dhss@sz.tsinghua.edu.cn,文件命名为“人文日新投稿-投稿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如:人文日新投稿-张三-人文社会科学部-186xxxxxxxx,文件名与邮件名保持一致。请准确填写作者个人信息。
2. 如附有图片及图示、昵称/笔名等,可一同投稿并附在文件中。
3. 如推荐的名作名段被录选,可以“推荐人”署名;撰写的感言如被录选,可以“领读人”署名。
注意事项
1. 所有来稿恕不退还,请应征者自留底稿。
2. 所有来稿均须是经典文学著作原文选段,请来在来稿中注明出处。
3. 所有入选作品将根据稿件内容、形式择优在“人文日新”栏目以及清华SIGS和人文社会科学部相关宣传平台发布。清华SIGS保留对入选作品进行修改、合并、宣传展示等权利。
4. 本次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人文社会科学部、宣传办公室所有。
![]()
![]()
![]()
![]()
人文日新,久久为功
“人文日新”
源自清华百年精神内核
意指人文精神的传承与革新
“人文日新”栏目
愿以每日晨读为微光
与SIGSers共燃思想星火
“人文日新”不止于晨读
更是对永恒命题的求索
智慧在交流中产生回响
思想因共鸣而愈发深刻
愿我们在彼此的思考中汲取温度
在日复一日的叩问中砥砺思想
使人性的光辉在“美”中持续绽放
愿您的见解点亮更多人的清晨
期待您的来稿!
编者栏
![]()
“人文日新”碑,由清华1934级校友于毕业60周年之际(1994年)敬赠母校,并于83周年校庆纪念日隆重落成。碑上镌刻的“人文日新”四字,正是清华校园文化与精神的核心象征。
1934级堪称清华校史上群星璀璨的一届。这方纪念碑的捐赠者们,有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季羡林、夏鼐、吴晗、翁文波、张宗燧、孙德和、时钧、高振衡、徐芝纶、张青莲、陈省身、张光斗、赵九章、钱学森、顾功叙、张煦……他们以人文之思、科学之光、工程之智,共同诠释了“日新”的真谛——在传承中突破,在坚守中新生。
![]()
“深”情传诵!清华SIGS师生表白“可爱的中国”
![]()
当清华紫邂逅中国红,谱写最美的家国梦!
![]()
孔子诞辰日 | 清华SIGS推出“人文素养提升计划”
文|叶思佳、吴鸿瑶
摄影|黄尹思
栏目统筹|人文社会科学部
审核|张成萍、聂晓梅、林洲璐
排版|胡静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