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 年,田见秀带着部下向清朝投降。
有人跟多尔衮说:“这人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地位和刘宗敏一样,不能留他活口。” 多尔衮立刻下令,把投降的田见秀和上千名部下全杀了。
![]()
1646 年腊月,北京菜市口。田见秀裹紧破烂囚服,看着围观人群麻木的脸,忽然轻轻笑了。
他曾是大顺军里被称作 “二帅” 的权将军,双手此刻被铁链锁得死死的。以前象征泽侯爵位的玉带,早就没了。和他一起等斩的,还有一千多名大顺降兵。这些人曾跟着他攻破城池、守护主帅,现在却要一起死在刀下。
有人不解:他都低头降清了,怎么还是逃不过身死,连手下也跟着遭殃?
![]()
三年前,崇祯十七年。那时西安城还满是大顺政权的荣光。田见秀站在秦王宫台阶下,接了李自成给的 “提督诸营权将军” 印信,还被封了泽侯。
田见秀是陕西绥德人。李自成早年从秦岭峪道突围时,他就跟着,当时一起突围的只有十八人,他是其中一个。一路拼杀下来,他成了全军统帅。因为为人宽厚、能得人心,将士们私下叫他 “二帅”,地位和凶悍的刘宗敏不相上下。
当时李自成要东征北京,把留守西安的重任交给田见秀。临走前,李自成握着他的手说:“玉峰,西边的安危全靠你。等我打下燕京,回来和你喝庆功酒。” 田见秀跪下磕头:“臣在,西安就在,绝不负闯王托付。”
没人想到,这份托付会因他 “心软” 出大问题。1644 年山海关一战,大顺军被吴三桂和清军联军打败。李自成带着残兵往西逃,丢盔弃甲退回西安。
![]()
清军步步紧逼,李自成知道西安守不住,决定往南撤到武昌。临走前,他给田见秀下死命令:“带不走的粮草、武器全烧了,库房和官署也拆平,别给敌人留一点东西。”
田见秀到了粮仓,看着满仓米麦,想起城外饿死的人,迟迟没动手。副将催他:“将军,闯王军令急,再耽误就来不及了!” 田见秀红着眼眶摆手:“陕西人快饿死了,留这些米救百姓,我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
最后,他只烧了东门和南月两座城楼。看着浓烟起来,就骑马追李自成,谎称 “按军令把物资全烧了”。李自成在远处看到火光,没怀疑,继续往东撤。
![]()
可那些没烧的粮草,成了给清军的 “大礼”。当时追击的清军正缺粮草,进西安后看到满仓物资,士气大涨。连夜休整后加速追击,原本十天的路,五天就到了。
李自成刚在武昌稳住,准备收拢残兵,清军就打到城下。刘宗敏带兵出战大败,大顺军只能再逃,武昌的休整泡了汤。
这次 “手下留情”,成了田见秀人生的转折点,也让大顺军败得更快。1645 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团练杀了,大顺军彻底没了主心骨,乱作一团。
![]()
田见秀和吴汝义带着残部退守岳州,路上收了不少溃散士兵。后来和李过、高一功的大顺军汇合,局势却变了。李过是李自成侄子,手握重兵,将领们都推他当主帅。
田见秀因为 “西安没烧粮草误事” 被指责,兵力又受损,地位一落千丈。他解释:“当时烧了粮草,西安百姓肯定饿死。我虽误军,却问心无愧。” 可接连打败仗,将士们都沮丧,他的辩解没人听。
为了活下去,李过决定和南明朝廷合作抗清。但南明内部斗得厉害,东林党和阉党余孽互相拆台,对大顺军余部充满敌意,不仅设防、扣粮饷,还说 “流寇不可信”。
![]()
田见秀亲自去南明湖广巡抚何腾蛟营里谈合作,却被当众羞辱:“你们是闯贼余孽,要不是朝廷宽宏,早死了,还敢谈条件?” 合作没成,清军又占了湖南大部分地方,大顺军进退两难。
1646 年正月,李过、田见秀决定赌一把,带兵攻荆州,想把荆州当抗清基地。大顺军将士拼命攻城,城墙好几次被攻破,眼看要赢,意外却来了。
![]()
二月的一个清晨,清军突然从南明防区冲出来,到了大顺军后方。原来南明守军为自保,偷偷给清军让了路。大顺军腹背受敌,一下乱了。士兵四处逃,营地被清军炮火炸得稀烂。
田见秀在乱军里找到被亲兵护着的李自敬 —— 李自成三弟,当时已有部分将士推他当首领。看着身边弟兄不断倒下,他咬着牙却没办法。“不能让闯王的弟弟落清军手里!” 他决定举白旗降清。
投降后,田见秀被押到北京见多尔衮。多尔衮看着他,心里盘算:田见秀在大顺军威望高,让他招抚南方残部,比派兵省力。可又想,他跟着李自成十几年,要是假投降,以后是大麻烦。
![]()
田见秀看穿了,主动上书:“摄政王信我,我就去江南劝旧部投降,为大清出力。”
多尔衮却淡淡说:“泽侯先住着,招抚的事以后说。”
之后几个月,田见秀三次上书,都被多尔衮以 “时机没到” 驳回。他慢慢明白,自己只是清廷观察大顺军动向的棋子。
![]()
清廷大臣早对田见秀不安。有位满族亲王在朝会上说:“田见秀和刘宗敏都是闯贼核心。刘宗敏至死不降,他却轻易归顺,反复无常。他在大顺军根基深,南方还有残部抵抗,要是他暗地联络,必出乱子,绝不能留!”
这话戳中多尔衮的心。他想起清军入关时说 “除暴救民”,留田见秀这个 “闯贼余孽”,会遭人非议,而且田见秀确实像定时炸弹。
![]()
1646 年 12 月的一天,清军闯进田见秀住处,把他抓进监狱。面对镣铐,田见秀很平静,不挣扎也不辩解。或许从多尔衮的冷漠里,他早料到结局。
临刑前,监斩官问他有没遗言,他只说八个字:“愧对闯王,无愧百姓。” 刀光落下,这位大顺 “二帅” 倒下了。和他一起死的一千多降兵,最后连合葬的坟墓都没有。
![]()
关于田见秀,一直有争议。乾隆年间的《绥德直隶州志》记载,他降清后隐居土屋,活到九十多。但这更像后人希望 “仁厚者得善终” 的美好想法。
其实在那个乱世,降将的命运自己说了不算。多尔衮要用他的死震慑反抗势力,清廷要用他的头颅显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的威严。田见秀的悲剧,只是明末清初权力博弈里,无数牺牲者中的一个。
![]()
他因仁厚留粮救百姓,也因仁厚误军降清,最后死于猜忌。这份复杂和无奈,或许就是乱世英雄最真实的样子。
田见秀的选择,藏着大顺军的深层困境。他们能打破旧秩序,却建不起新体系。李自成想在西安屯田,因为打仗没成;田见秀留粮救民,反倒帮了清军。这种矛盾,注定了他们的悲剧。
![]()
陕西民间有传说,田见秀当年半夜开粮仓救济灾民。但在清朝史书里,他被骂成 “反复无常的奸贼”。两种评价放一起,更能看清乱世里 “仁厚” 的重量 —— 对百姓是生路,对自己却是死路。
就像陕西乡下老农民说的:“田将军留下的粮食,救的人比史书里写的多十倍。” 这句话,或许是对这位乱世将领最实在的评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