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你是穿着短袖在南方“蒸桑拿”,还是裹着外套在北方看秋色?如果你在南方,一定对“十月似盛夏”的魔幻天气深有体会——都10月了,出门走两步还是一身汗,晚上睡觉离不开空调,说好的秋高气爽呢?
![]()
更让人惊讶的是,南昌的高温天数已经累计达到70天,杭州、福州也紧随其后,分别有66天高温。这还没完,未来几天,高温范围还要继续扩大,武汉、上海也可能加入“高温群聊”,挑战历史最晚高温纪录。
这波“秋老虎”到底有多猛?我们还要被它“硬控”多久?
![]()
南北温差大得像两个季节,南方热到离谱。
如果你最近在长沙、南昌、杭州一带旅行,可能会经历“冰火两重天”的体验。就在这些城市,冷暖空气正在激烈“对峙”,相隔几十公里,气温就能差出10度左右。一边是还需要穿外套的凉爽,另一边则是热到想跳进泳池的酷暑。
截至下午4点,湖南、江西、浙江不少地方最高气温都超过了37度,江西的宜黄和德兴甚至以37.5度拿下了全国高温榜首。省会城市中,南昌36.8度,迎来了今年第71个高温日;福州也不甘示弱,以67天的高温日数与重庆打平。
这哪里像是秋天?分明是“三伏天”杀了个回马枪!
![]()
幕后“黑手”是它——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势。
为什么都10月了还这么热?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常说的副热带高压。这个原本应该在秋季逐渐南退的天气系统,今年国庆期间却异常“坚挺”,几乎在江南地区“全勤打卡”。
从10月3日下午开始,副高更是来了一波让人看不懂的“神操作”——大幅西伸、北抬。结果就是,它几乎控制了整个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把原本打算南下的冷空气硬生生“怼”了回去。
正因为此,接下来南方还要面对大范围炎热天气,江西、福建、浙江局部地区可能冲到38度,甚至逼近40度。出门游玩的朋友,防暑降温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
气候真的异常了吗?还要热多久?
面对这种“十月如盛夏”的天气,很多人都在问:这气候是不是真的异常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气候确实有些反常。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原本以为经历了“十年最短的三伏天”(只有30天),没想到三伏天结束后高温反而变本加厉。对南方很多地方来说,所谓的“入秋”只存在于日历上,体感上完全没有秋天的味道。
![]()
那么,这波高温还要持续多久?答案可能要让期待凉爽的朋友失望了:短期内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高温何时结束,关键要看副热带高压什么时候“退场”。从目前的预报来看,10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还没有明显缓解的趋势。虽然北方时不时有冷空气活动,带来气温波动,但要想穿透强大的副高、给南方带来实质性降温,难度还是太大了。
![]()
未来气候会更极端吗?全球变暖是主因。
为什么近年来的天气越来越“离谱”?这背后,全球变暖是最主要的推手。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一年比一年热。2023年、2024年,地球连续刷新“史上最热”纪录,全球平均气温首次超过了《巴黎协定》设定的1.5度临界点。虽然2025年能否再创新高还有待观察,但变暖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这不单单意味着夏天更热,还可能导致冬季出现极端寒冷事件,或者降雨分布更加不均匀——简单来说,就是“要么更热,要么更冷,要么更旱,要么更涝”。
![]()
除了全球变暖,今年还有一个重要的气候因素需要关注——拉尼娜现象。气象部门已经多次预警,2025年可能出现“双重拉尼娜”事件。从历史数据来看,在拉尼娜年份,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会更高一些,因为冷空气往往会更加活跃。
不过,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就像2021年和2022年,虽然是拉尼娜年,但我国冬季气温反而偏暖,分别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三暖和第四暖的年份。
除了拉尼娜,欧亚积雪、北极海冰等因素也会影响我国的气候。可以说,未来的天气可能会更加“变幻莫测”,我们需要做好面对更多极端天气的准备。
![]()
防暑降温不能松懈。
这波“秋老虎”实力不容小觑,南方的小伙伴们还要再忍耐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外出游玩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多补充水分,避免在午后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很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给我们的警示。节能减排、绿色生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
最后提醒大家,天气变化快,请随时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希望这个“超长待机”的夏天早日结束,真正的秋天尽快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