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Nature | 如何写出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0
分享至



出版 | 写作要素

如何写出一篇会被接收、在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并吸引大量读者的一流论文

尽管学术论文常常有严格规定的结构,但作者仍有空间讲好一个清晰有力、读起来让人愉悦的故事。多位科研作者与编辑在此探讨“创意”的重要性及含义,并提供写作一流论文的实用建议。

自信陈述你的观点(Dallas Murphy)

科学写作者唯一的义务就是清晰。我经常发现,“有什么新意”这个要素被埋没了。要找到文章结构,关键是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你做了什么?手稿的每一部分都应服务于这个核心思想。

德语中有个概念叫“红线”(red thread),指引读者从引言一直走到结论的那条直线。在科学论文里,“新颖而有说服力的是什么?”就是那条红线——也是写这篇论文的全部理由。一旦确立了它,接下来的段落就成为构成这条红线的逻辑单元。

作者经常不敢用有力度的语气做出自信的判断,结果写出冗长晦涩、充满防御姿态的文字:列出过多限定和清单,仿佛在应对尚未出现的批评。当他们把对象当作“期刊把关者”而不是“真实读者”时,文字就会变得混沌。比如常见这样的句子:

“尽管并不全面,本文提供了对物理海洋学已知方法的有益综述,并以若干研究为例阐释了方法学挑战,这些挑战引出了对内在困难的成功解决方案。”

为什么不直接写:

“我们综述海洋学方法,并用实例展示具体挑战与解决途径。”

如果文字把科学本身弄得更混乱,那么作者不仅没传达好思想,还让读者费力到疏远了他们。读者的工作是专心与记忆;作者的工作是让这两件事变得容易。我鼓励科学家多读圈外作品,提升对写作技艺与原则的体悟。

始终保持信息清晰(Ángel Borja )

先想清楚你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若信息不清,后续很容易被误解。多学科作者团队现在很常见,这时清晰就更重要。我鼓励作者们线下当面讨论,就主旨、数据取舍、图表呈现和必要信息达成共识。最重要的信息应放在正文;为避免干扰,补充数据放到补充材料

大量手稿被拒,是因为讨论部分太弱,显出作者对现有文献了解不清。把你的结果放到更广阔的语境中,说明其意义与原创性。在讨论里可以有适度推测,但不要过度——空泛的推测、脱离作者经验的断言,都经不起推敲。结论中可用一两句说明你下一步计划尚需探索的问题

瞄准更广的读者群(Stacy Konkiel )

目前缺乏系统研究直接把写作质量论文影响力关联起来,但有研究显示:清晰、简洁、陈述式的标题更容易被社交媒体或大众媒体关注(如 Di Girolamo 与 Reynders,2017,J Clin Epidemiol)。这与我的经验一致。

我最大的建议是:开门见山。许多作者花大量篇幅铺垫、预先反驳可能的质疑,却迟迟不把观点说透。请用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的语言清楚简洁地表述你的观点。这样不仅便于跨学科引用,也能让公众读懂,尤其对生物医学领域尤为重要。我们还看到越来越多学者主动在如 The Conversation 这类平台撰写通俗摘要,有意识地传播他们的研究。

修剪多余的“花活”(Peter Gorsuch )

“创意”听上去很美,但科学论文的目的只有一个:传递信息。修辞花样可能分散注意力;比喻性语言还可能让非母语读者一头雾水。我的建议是:让文字只在必要的程度上复杂

常见的大问题之一,是方法部分缺失关键信息。复杂研究里尤易发生,但一旦缺失,可能让研究无法复现,进而成为死胡同。与此同时,论文的主张必须与证据相一致;也要避免在结论上过度自信。编辑与审稿人寻找的是有趣且对领域有用的结果。没有这些,论文就可能被拒。讨论部分往往是作者的软肋:需要说明为何发现有趣如何改变人们对问题的整体理解,并重审现有文献,思考这些发现如何打开后续研究之门。还要清楚说明结论的稳健性替代解释是否被考虑过。

先搭起坚实的逻辑框架(Brett Mensh )

结构为王。结构不对,一切免谈。我与 Kording 合写过一篇文章(2017,PLoS Comput Biol),提出用“背景—内容—结论(CCC)”来搭建核心概念:每个段落首句给出背景,中间阐述新意,末句收束结论;整篇论文层面,引言=背景结果=内容讨论=结论。那篇文章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

整篇论文应聚焦一个关键信息,并在标题中明确传达。论文中的一切都要在逻辑与结构上支撑这个信息。理解规则后,有创意地“破格”当然令人愉悦,但必须先懂规则。你要把“天真的读者”引导到能吸收你工作成果的那一步:先交代问题,告诉读者为什么该在意你的实验。

警惕“僵尸名词”,让文字有生命力(Zoë Doubleday )

写作时请始终记住:你的读者忙且疲惫;尽力写出你自己也愿意读的论文。为什么科学写作非得古板、干涩、抽象?人类天生爱听故事。如果不调动这点,读者很难真正吸收你的意思。科学写作应当客观、简练、基于证据,但不代表它不能有创意、有独特声音、能吸引人。如果科学没人读,它就不存在

写作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个人声音被抹平。导师、审稿人或编辑可能会给“自带风格”的写作贴上负面标签。很多学生跟我说他们渴望写作,但担心导师不支持创意——这确实是个顾虑。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所谓“官方体”——几十年几乎没变的干巴技术语体。作家 Helen Sword 把“implementation(落实)”“application(应用)”这类词称为“僵尸名词”,它们吸干了动词的鲜活生命。我们应调动读者情感,避免过分正式、非人称的语言。当然要把握平衡,切勿标题党。一旦主旨清楚,我建议尝试更生动的表达来讲故事。比如我最近一篇论文题为“八种栖息地、三十八种威胁与五十五位专家:多用途海域的生态风险评估”。当时也有人反对这个标题“不够学术”,但编辑最终还是接受了。人们对创意写作的抵触可能没你想象的大

我还有个例子:一次报告后,一位同事对我说,她刚拒了一篇综述,因为她觉得写作风格“不够科学”。但她承认自己可能做错了决定,正尝试撤回那个拒稿意见。

✍️ 总结

  • 先定主旨:一句话说清“新在哪儿、你做了什么”。
  • 按 CCC 组织:段落与全文都遵循“背景—内容—结论”。
  • 清晰胜于花哨:剪掉赘述、比喻和“僵尸名词”,让动词发力。
  • 方法要可复现:别漏关键细节;论断与证据须一致。
  • 讨论要站高:联系大图景,指出意义与未来方向,兼顾替代解释。
  • 面向更广人群:标题与表述简洁明快,便于跨学科与公众理解。
学术思考
  • 你的研究论文是否存在“核心信息不突出”的问题?
  • 是否过分依赖补充材料而削弱了主文的力量?
  • 在写作时,你是否考虑过跨学科甚至公众受众?
  • 你的论文段落是否符合背景–内容–结论的逻辑?

(本文原载于科教驿站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尺帝回应世界赛爆冷输KT!KT完成复仇,Chovy丢脸纪录令粉丝破防

尺帝回应世界赛爆冷输KT!KT完成复仇,Chovy丢脸纪录令粉丝破防

姚某人说联盟
2025-11-01 21:25:51
70岁以上必看:人到晚年才悟出的10个真相,早知道早清醒建议收藏

70岁以上必看:人到晚年才悟出的10个真相,早知道早清醒建议收藏

情感大使馆
2025-10-31 10:12:48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伴史缘
2025-10-31 18:08:00
台“心战大队”女少校和男辅导长外出开房激战,被正室捉奸

台“心战大队”女少校和男辅导长外出开房激战,被正室捉奸

侠客栈
2025-10-31 10:43:16
42岁女子昏迷不醒,丈夫却放弃抢救,3天后她睁眼一句话让人愣住

42岁女子昏迷不醒,丈夫却放弃抢救,3天后她睁眼一句话让人愣住

李子木说
2025-10-28 01:06:16
场均45.3分!东契奇想拿MVP,需要做些什么?

场均45.3分!东契奇想拿MVP,需要做些什么?

篮球实录
2025-11-01 22:46:47
全国政协副主席,调研浙江一大学

全国政协副主席,调研浙江一大学

双一流高校
2025-11-01 00:14:27
重磅!深圳市中心,又一50平方公里大规划来了!

重磅!深圳市中心,又一50平方公里大规划来了!

深圳梦
2025-10-31 22:38:29
一拳超人原作156话,库罗斯博士是背后黑手,埼玉解决驱动骑士

一拳超人原作156话,库罗斯博士是背后黑手,埼玉解决驱动骑士

醉爱动漫君
2025-11-01 20:29:12
巴洛特利嘲讽维埃拉下课:因果报应,老天自有安排

巴洛特利嘲讽维埃拉下课:因果报应,老天自有安排

雷速体育
2025-11-01 23:18:31
郑丽文第三波人事任命将出,重用洪秀柱嫡系,县市党部主委大换血

郑丽文第三波人事任命将出,重用洪秀柱嫡系,县市党部主委大换血

史纪文谭
2025-10-31 20:51:16
夫妻俩入住苏州一希尔顿酒店,半夜遭赤身光脚陌生大汉闯入,涉事酒店回应

夫妻俩入住苏州一希尔顿酒店,半夜遭赤身光脚陌生大汉闯入,涉事酒店回应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0-31 12:05:24
银河系正以200万公里的时速一路飞奔,背后到底有什么神秘力量?

银河系正以200万公里的时速一路飞奔,背后到底有什么神秘力量?

宇宙时空
2025-11-01 16:16:12
川普又放狠话:对华关税47%!真实税率是远没那么高,计算公式公布

川普又放狠话:对华关税47%!真实税率是远没那么高,计算公式公布

王五说说看
2025-11-01 16:49:19
前美网冠军拉杜卡努回沈阳探亲,在公园与大妈打起网球

前美网冠军拉杜卡努回沈阳探亲,在公园与大妈打起网球

东北小琼
2025-10-31 16:52:59
抵达台湾不久,59岁毛人凤随即暴亡,蒋介石:他糊涂,很不懂事!

抵达台湾不久,59岁毛人凤随即暴亡,蒋介石:他糊涂,很不懂事!

史笔似尘钩
2025-10-26 21:28:25
理想MEGA的这一烧,让整个行业的风向变了!

理想MEGA的这一烧,让整个行业的风向变了!

老司机侃侃车
2025-10-30 22:51:08
南通队本赛季唯一一场失利就是苏超决赛,此前14战12胜2平

南通队本赛季唯一一场失利就是苏超决赛,此前14战12胜2平

懂球帝
2025-11-01 22:15:02
荷兰抢夺中企后,掀开第二张底牌,不到48小时就被中方废掉

荷兰抢夺中企后,掀开第二张底牌,不到48小时就被中方废掉

据说说娱乐
2025-11-01 13:57:18
2025-11-02 01:23:00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721文章数 121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大哥们怎么看人?

头条要闻

郑丽文:台湾正处于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

头条要闻

郑丽文:台湾正处于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前CTO索赔42.87亿 158亿股权归属成谜?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M3旅行版上市售94.39万元 告别平行进口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数码
时尚
艺术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数码要闻

OPPO手机上线苹果手表互联互通功能:支持同步来电、通知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